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住院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进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将冠心病组病人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按照不同的对比方法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三支病变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为50~74%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75%~89%组、90%~9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缓急程度相关,同时与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以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6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cy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三组Hcy比较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依次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8例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8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A确诊为冠心病,5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确诊无冠心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7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不同病变支数患者比较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对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对比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P0.0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单支病变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多支病变组(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无冠心病对照组较冠心病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程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密切的联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另选取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研究者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观察比较各组hs-CRP、Hcy水平。结果 SAP、UAP、AMI组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3支病变组Hcy、hs-CRP水平均高于1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可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与氧化脂蛋白 (OX -LDL)之间关系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指标。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N =76 ) ,稳定型心绞痛组 (N =4 2 )和正常对照组 (N =4 5 )血清胆红素及OX -LD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清OX LD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清OX 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急性冠性动脉综合征组胆红素水平与OX -LDL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4 3,P <0 0 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OX -LDL水平明显升高 ,两者呈负相关。提示胆红素和OX -LDL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病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1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23)、急性心肌梗死组(n=20)和对照组(n=17)。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病史采集,并检测血脂、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分析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年龄、性别构成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3.81±0.48μmol/L)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4.82±0.50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2±0.55μmol/L)和急性心肌梗死组(6.03±1.13μmol/L)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79)。冠心病各亚组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ensini评分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Gensini评分(17.79±1.86)分别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8.05±4.4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0.62±3.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构成比、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nesin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r=0.704,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监测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对于判断冠心病病情、指导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心病组27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56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入院24小时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水平,日立70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ox-LDL、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清hs-CRP、ox-LDL、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s-CRP、ox-LDL水平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ox-LDL、Hcy有助于对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CAM-1浓度,并将同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同型半胱氨酸、ICAM-1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后3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显著下降;UAP组和SAP组的HDL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UAP组和SAP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更高,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UAP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ICAM-1水平高于SAP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ICAM-1水平高于UAP组.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与SAP组比较,UAP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CAM-1水平均较高,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后ICAM-1水平最高.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ICAM-1水平升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ICAM-1水平,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中C1562T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T、CT TT基因型频率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或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1).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1562T等位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研究组56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和对照组62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TC、TG、血尿酸、LDL-C水平,并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2±2.9)μmol/L vs(6.1±3.2)μmol/L,P=0.000]。研究组轻度狭窄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狭窄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中度狭窄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1,95%CI:0.66~0.88,P=0.000),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比较各组之间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的差异;常规治疗,随访半年,记录心脏事件。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30.26±30.65μ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5.00±11.36μg/L)和非冠心病组(14.34±9.25μg/L)(P<0.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及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OR=16.92);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高浓度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生物化学标志物之一;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应用ELISA测定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血浆脂联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冠心病15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脂联素、PAI-1浓度.结果 ①血浆脂联素浓度:冠心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②血浆PAI-1浓度: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③冠心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浓度与血浆PAI-1浓度相关系数为(r=-0.750,P<0.01).结论 低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血浆脂联素水平可能有助于反映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低脂联素水平可能通过减低纤溶活性而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的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依据心肌酶是否升高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6例),分析两组病人的血清HDL-C、LDL-C、LDL-C/HDL-C比值,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组LDL-C水平与不稳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急性心肌梗死组HDL-C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急性心肌梗死组LDL-C/HDL-C比值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HDL-C、LDL-C/HDL-C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浓度,探讨其联合检测对CHD的诊疗的作用。方法在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住院怀疑为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358例,其中293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65例为非CHD设为对照组。根据CHD的临床特点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95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cy及RBP浓度,分析其在CHD不同阶段中的意义。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cy、RBP水平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RBP水平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RBP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个水平(P>0.05)。结论血清Hcy及RBP的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非冠心病74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4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采用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测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型.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较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增高,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正常、双支、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纯合突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纯合子和杂合子患者.冠心病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频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均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冠心病的OR值是1.138,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标志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正相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μmol/L为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纳入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归入对照组。所有患者都采用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Hey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例数和冠状动脉积分都高于对照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都低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45,P0.05),对照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ey水平、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是否引起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升高.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病人168例血浆BNP浓度.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05例.另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8例.BNP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BNP浓度中位数42.3(7.6~491.3)ng/L,与正常对照组25.9(5.1~87.9)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BNP水平142.4(92.4~2617.7)ng/L,急性心肌梗死组126.0(5.5~3615.1)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00).不稳定型心绞痛组BN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4).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是血浆BNP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浆BNP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甄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6月因胸痛在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230例。将CAG显示为非冠心病者设为对照组共7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6例。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病变程度,同时测定3组患者LP-PLA2及血清YKL-40浓度变化,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LP-PLA2及YKL-4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Lp-PLA2及YKL-40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Lp-PLA2及YKL-40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变支数相同的患者合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LP-PLA2及YKL-40水平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Lp-PLA2及YKL-40水平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及YKL-40的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不稳定性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及性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患者比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比较H型高血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cy浓度的相关性。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H型高血压组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型高血压组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型高血压组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型高血压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型高血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型高血压组中Hcy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24,P0.05)。(7)Hcy、H型高血压分别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Hcy浓度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Hcy浓度、H型高血压可分别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