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MP)免疫球蛋白 M(IgM)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 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检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 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对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IgM 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酶联免疫法检测 诊断准确率为 97.5 %,高于胶体金法检测法的 9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酶联免疫法检测 IgM 的灵敏度、 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金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胶体金法检出时间(1.0 ± 0.3)h 短于酶联免疫法检出时间(24.8 ± 5.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 MP 特异性抗体 IgM,诊断准确性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在诊断 EB 病毒(EBV)相关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间收治 的 94 例疑似 EBV–IM 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检测。以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结 果为金标准,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联合以及单独检测对 EBV–IM 的诊断价值。结果:94 例疑似 EBV–IM 患 儿中,金标准检测出阳性 90 例,阳性检出率为 95.74 %,阴性 4 例,阴性检出率为 4.26 %。与金标准比较,两种方 法联合的一致性最好(κ = 0.883,P < 0.05);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 EBV–IM 患儿 EBV 抗体、EBV–DNA 阳性率和女性 EBV–IM 患儿 EBV 抗体 与 EBV–DNA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对 EBV–IM 患儿均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两种方式联合检测对 EBV–IM 的诊断价值较单一检测更高,且检测结果不受患儿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 16 排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16–MSCT)检查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初步诊断为呼吸道异物患儿 148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硬质支气管镜 检查明确病情,均行 16–MSCT 检查、X 线检查。统计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情况,并以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为 “ 金标准 ”,比较 16–MSCT 检查、X 线检查诊断呼吸道异物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148 例本院初步诊断为呼吸道异物患儿经硬质支 气管镜检查证实 111 例为阳性(呼吸道异物),37 例为阴性(呼吸道无异物),异物类型多为植物性,异物位置分布主要 为左气管;16–MSCT 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 X 线检查,漏诊率、误诊率低于 X 线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16–MSCT 检查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漏诊率、误诊率低, 可为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联合结核感染 T 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肺结核患者中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85 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 TB–Ab、 T–SPOT.TB 试验检查,以痰涂片、痰培养及病理检查为诊断 “ 金标准 ”,判定 TB–Ab、T–SPOT.TB 试验及两者联合在肺结 核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85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 “ 金标准 ” 明确诊断为肺结 核 50 例(58.82 %)。TB–Ab 诊断灵敏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T–SPOT.TB 诊断特异度高于 TB–Ab 诊断和联 合诊断;T–SPOT.TB 诊断阳性预测值高于 TB–Ab 诊断和联合诊断;TB–Ab 诊断阴性预测值低于 T–SPOT.TB 诊断及联合诊 断;TB–Ab 诊断准确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SPOT.TB 在肺 结核中诊断效能高于 TB–Ab 诊断,而两者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小儿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 2016 年 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哮喘患儿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雾化吸入 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 3.3 %,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 23.3 %,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憋喘、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小儿哮喘临床表现复杂,多数伴有哮鸣音,憋喘的表现,肺炎 支原体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二项(IgM,IgG),血常规及胸片检查等可作为其诊断依据,阿奇霉素片联合布地奈德 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此类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加快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菌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对肺结核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 期间在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 105 例,另选取临床诊断为非结核肺炎的患者 95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 T 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T 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 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 细 胞斑点试验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相比于结核抗体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均更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郴州市第 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18 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9 例,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测, 观察组采用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高频与低频超声 联合方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测,诊断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 I(cTnI)以及 D– 二聚体(D–D) 测定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脓毒症患儿 89 例,按照患儿病情分为严重脓毒症组 56 例、脓毒症休克组 33 例,并选择没有达到脓毒症诊断标准的相应年龄、性别的 普通住院患儿 89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 PCT、NT–proBNP、cTnI 以及 D–D 水平,并分析四项指标单独检测与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严重脓毒症组以及脓毒症休克组患儿血清 PCT、 NT–proBNP、cTnI 以及 D–D 水平均较高,脓毒症休克组患儿均显著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清 PCT、NT–proBNP、cTnI 以及 D–D 水平会显著升高,且与患儿病情密切相关,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脓 毒症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细胞块石蜡切片联合常规离心涂片对胸腹腔及心包积液患者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滑县人民医 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胸腹腔及心包积液患者 164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细胞块石蜡切片、常规离心涂片单 独与联合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细胞块石蜡切片、常规离心涂片单独与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准确度、灵敏度、 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 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164 例胸腹腔及心包积液患者共检出阳性 103 例,常规离心涂 片检出阳性 88 例,细胞块石蜡切片检出阳性 89 例,细胞块石蜡切片联合常规离心涂片检出阳性 103 例;细胞块石蜡切片 与常规离心涂片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二者单独诊断,漏诊率低于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细胞块石蜡切片联合常规离心涂片应用于胸腹腔及心包积液患者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 C 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发热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发热患儿 10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20 例作为 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 CRP、WBC 检测,比较两组的 CRP、WBC 水平,根据出院诊断结果评价 CRP 联合 WBC 检测诊 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发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 WBC、CRP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 出院诊断结果,细菌性发热感染患儿有 80 例,病毒感染发热患儿有 20 例,20 例健康体检儿童均无发热,相比于单一 WBC 检测和 CRP 检测,CRP 联合 WBC 诊断细菌性感染发热患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RP 联合 WBC 检测可有效鉴别细菌性感染发热患儿,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明显 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 选取东莞市桥头医院接收的 66 例疑似为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 CT 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 金标准,观察 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结果: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和病理结果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度为 95.45 %,灵敏度为 96.83 %,特异度为 66.67 %。 结论:CT 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能有效明确急性阑尾炎类型。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腹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 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 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 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查的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0 例疑似患者 中,77 例确诊为子宫肌腺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腹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 Kappa 值为 0.053, 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为 0.277,联合检查的 Kappa 值最高,为 0.879。结论: 经腹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 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小儿急性期肺炎诊断中免疫球蛋白(Ig)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断的急性期肺炎患儿 9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正常儿童 90 例纳入 对照组。两组均接受 IgG、IgM、IgA 测定,比较两组儿童的 IgG、IgM、IgA 测定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及其 亚组病毒性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 IgM 水平更高,IgG、IgA 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病毒 性肺炎组相比,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 IgM 水平更高,IgG、IgA 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均更高,阴性检出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 IgG、IgM、IgA 单一检 测与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阴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三者联合检测的阴性检出率低于单一检测, 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患儿肺炎诊疗中,可根据其 Ig 测定结果对其肺炎 感染类型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价值。方法: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于长沙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 106 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分别实施放射免疫测定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进行比较,并测 定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在 106 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患者 100 例,占比 94.34 %。化学发光免 疫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化学发光免疫 检测技术检测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 检测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比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更好。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和研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niae,MP)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咽拭子MP—DNA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滴度检测。并记录临床表现及体征。结果:对120例患儿检测及临床记录,MP—DNA阳性数为64例(占53.3%),其中MP—IgM阳性数为34例(28.2%),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应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尽早进行MP—DNA、MP—IgM检测、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程度与血清蛋白水平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随机选择 2016 年 2 月至 2019 年 4 月于东莞市望牛墩医院儿科接受诊治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 30 例,并根据患儿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分为相对应 的轻症组与重症组,每组 15 例。并选择 14 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健康组)作为对照。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 蛋白(Ig)(IgG、IgA、IgM、IgE)、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 反应蛋白(CRP)、铜兰蛋白(CP)、触珠蛋白(HP)、 α1– 酸性糖蛋白(α1–AGP)〕水平。 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的 IgG、IgA、IgE、IgM 水平明显更高, 且重症组患儿均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健康组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的 CRP、CP、HP、 α1–AGP 水平明显更高,且重症组患儿的各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情程度与其血清蛋白水平情况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蛋白水平有利于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明 确患儿的实际病情,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 MRI 联合 CT 诊断脑膜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34 例疑似脑膜瘤患者,对其均行 MRI、CT 诊断,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 MRI、 CT、MRI 联合 CT 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并分析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MRI、CT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临床上对疑似脑膜瘤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 MRI 与 CT 诊断各有优势,而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倍体 定量检测对早期宫颈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宫 颈癌患者 257 例,各患者均接受导流杂交 HPV 基因分型、TCT、DNA 倍体定量检测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分析结果。结果: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任一方法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检测早期宫颈癌可考虑采用 HPV 基因分型、TCT、DNA 倍体定量检测三者联合的方式,所得检测效果理想,可提升 筛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涂片抗酸染色诊断肺结 核的效果。 方法: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95 例的痰液标本 127 份, 对所有痰液标本均实施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核杆菌 DNA 及涂片抗酸染色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 法的诊断效能。 结果:痰培养结果显示,95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61 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 64.2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核杆菌 DNA 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痰噬菌体、结核菌素试验(PPD)三者联合检 测诊断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疑 似肺结核患者 8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T–SPOT.TB、痰噬菌体、PPD 检测。统计三种方法单独、联合检 测的诊断结果,并计算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T–SPOT.TB 与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 高于痰噬菌体与 PP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与 T–SPOT.TB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痰噬菌体与 PPD 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T–SPOT.TB、痰噬菌体、PPD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的价值优于单独痰噬菌体、PPD 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