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管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近年来,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研究成为热门话题,通过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参考近10年来关于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文献,总结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专方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综合治疗方法,了解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药治疗的最新动向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腰椎管狭窄症而言,保守治疗效果差,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5月份开始,采用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时中 《中外医疗》2012,31(14):89-89
目的探讨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3例腰椎管狭窄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术后进行3~24个月的随访,与术前比较,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且对于Ⅱ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最好,总优良率为88%,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关键是要依据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1-2],近年来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国外资料报道60%的腰腿病为腰椎管狭窄所致[3]。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无创伤、低风险,不会破坏腰椎生理结构的完整性,极大的降低了治疗成本,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而国内外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持续的时间不够具体,临床上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1年北美脊柱外科协会更新了DLSS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在充分研读最新版NASS指南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最新研究进展,对DLSS的临床诊治展开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保守疗法中又没有特效的方法,但是针对引起椎管狭窄的一些原因进行治疗,比如用针刀松解神经根的粘连、纠正小关节错位等来改善和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疗效,笔者在门诊中用该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4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毅  董桂甫 《医学综述》2008,14(12):1866-1868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越来越多,它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且疗效各异,现就其定义、病理及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临床上微创脊柱外科广泛应用的技术,过去经皮内镜手术的主要指征是椎间盘突出症,而腰椎管狭窄症实际上是该技术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腰椎管狭窄症已经从相对禁忌证转变为相对适应证,但亦对操作者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就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药酒烫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中频理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壮药酒烫熨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壮药酒烫熨疗法治疗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效率为93.33%,与单纯使用中频理疗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壮药酒烫熨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宁锦龙  黄剑峰 《华夏医学》2008,21(1):180-181
脊椎管狭窄症以发生在腰椎最多,脊柱退行性变是引起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原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造影和CT是最常用的方法。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6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前均通过CT及椎管造影检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所见与CT、椎管造影结果对比,笔者认为脊髓造影与CT联合应用能准确诊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治疗方法.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变短,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症状重体征轻,以退变性狭窄最为常见,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就其手术治疗来讲,传统手术治疗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已成现实,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脊柱微创技术诞生并不断发展,这对脊柱外科疾病,特别是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此,现我们对脊柱微创技术治疗LSS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的病因、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150例的临床表现及CT所见。结果:椎体后缘软骨结节(67例,占44.67%);椎间盘钙化(45例,占30%);椎体后缘骨质增生(29例,占19.33%);后纵韧带骨化(9例,占6%)。结论:CT扫描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为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涂抹治疗,治疗组给予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1.91±0.74 vs. 2.5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显著提高了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已成为腰椎非骨性椎管狭窄的常见致病因素,断层影像学上观测到黄韧带肥厚骨化厚度超过4 mm时,被公认为是一个诊断黄韧带肥厚的指标,但是由于人体骨性椎管大小的差异,所以单纯用黄韧带厚度来判断椎管狭窄,难免出现个别诊断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本文对黄韧带肥厚骨化的三维立体可视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规律,为临床术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运动学测量、腰椎测量、影像学测量等方法,探讨 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学改变,并对该手术治疗作改进。结果;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椎体后表面、椎弓根部、椎弓峡部和关节突关节等部位均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而椎间盘退变及腰椎后仲均这一趋势加剧。后部结构切除手术除对于腰椎的生物力学行为有明确的影响,改进  相似文献   

16.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 REVIEW OF BIOMECHANICAL STUD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etiology, path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Methods. A series of biomechanical methods,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measurement, cadeveric evaluation, and imaging assessment was applied to correlate lumbar biomechanics and lumber spinal stenosls. Surgery of lumber spinal stenosis has been improved. Results.The stresses significantly concentrate on the posterolateral part of the annulus fibrcsms of disc, the posterior surface of vertebral body, the pedlcle, the interarticularis and the beet joints. This trend is intensified by disc degeneration and lumber backward extension. Posterior elcxnent resection has a definite effect upon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lumbar vertebrae. The improved operations proved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lumber vertebrae is of importance to the etiology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ls, and disc degeneratkm is the initial key of this process. Than these will be aggravatnd by backward extension. Functloval radiography and myelography are of assistance to the diagnosis of the lumhar spinal stenosls. For the surgcal treatment of the lumber spinal stenosis, destruction of the posterior element should be avoid as far as possible based upon the thorough decmnpression. Maintaining the lumbar spine in flexion by fusion after decorapression has been proved a useftd method. When developmental spinal stenoals is combined with disc herniation, discectoray through laminotomy is recommend for de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军  陈扬  徐勤 《广州医药》2012,43(6):29-31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_2011年1月,我院共行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岁,术后随访。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疗效评估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优22例,良9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86.1%。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月间将符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断标准且具有手术适应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两组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ODI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优1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对照组30例,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分数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