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直径8~13cm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4例LM及28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显著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显著短于开腹组。结论:LM安全可行,但需要医师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缝合技术。与开腹手术相比LM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中出血量无增加,但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与肌瘤较大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56例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1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95例行开腹手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总结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2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组132例,腹腔镜组39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为12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及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肌瘤直径最大8 cm,数量1~5枚.腹腔镜组68例,开腹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2.53±4...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经腹腔镜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年内复发率及妊娠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20例(腹腔镜组)及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120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1)腹腔镜下切除浆膜下肌瘤和最大直径<6 cm肌瘤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腹腔镜下切除最大直径≥6 cm肌瘤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3)腹腔镜下切除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4)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剂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病率、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切除中等大小的子宫肌瘤,尤其是浆膜下肌瘤的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34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热病率均少于或低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3例(A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B组),腹腔镜辅助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C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D组)的手术方法和术中术后各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A组)与对照组(B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腹腔镜辅助组(C组)与对照组(D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性术式,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器械的更新改进,子宫肌瘤的腹腔镜保守手术将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期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62例与传统开放手术8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隐性疝的发现及并发症等,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发现隐性疝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捷、手术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诊治隐性疝和双侧疝方面尤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剖腹探查术(开腹组),10例行腹腔镜探查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等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技术在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与手术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但对于病灶微小的消化道出血仍存有不足。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开腹手术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52±28)min,开腹手术组为(115±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15)ml和(150±35)ml,止痛剂平均用量分别为(20±18)ml和(60±1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d和(11.8±4)d。腹腔镜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开腹组发生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为205例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8例,常规开腹组1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233.6±56.6)ml vs.(326.6±64.5)ml,P0.05]、手术时间[(121.4±26.4)d vs.(150.5±48.3)min,P0.01]、住院时间[(4.8±0.7)d vs.(6.8±1.9)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2例肝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19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肝功能及肝囊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人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A组)与开腹治疗组(B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间≤60分钟、肛门排气时间≤24小时及出血量≤100ml者比例均高于B组,术后1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轻微、恢复时间短及出血量少等优点,有助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尽早改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残胃复发癌根治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残胃复发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行残胃复发癌根治性手术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n=10)与开腹组(n=14)。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开腹组发生3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残胃复发癌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