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式剥脱+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8例(457条患肢),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溃疡愈合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远期复发率。结果该组1例因重度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行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溃疡愈合,疗效良好;2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后恢复顺利;68例患者小腿溃疡愈合;6条患肢出现皮肤灼伤;8例术后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以上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基本缓解。远期随访全部患者无静脉曲张复发,无静脉溃疡迁延不愈,无皮肤营养性障碍等远期并发症,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 EVLT联合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望代替单纯传统手术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驱血带下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驱血带下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62例103条肢体,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每条腿)25分钟-65分钟,平均38分钟中出血量(每条腿)10~80ml,平均38ml。术后腿部美观,无复发。结论:驱血带下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脉曲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腿部美观,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及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或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3例,28条患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2~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及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式剥脱技术进行小腿曲张静脉剥脱,对照组采用切开剥脱进行小腿曲张静脉剥脱,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联合隐股静脉瓣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点状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64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3条患肢)施行隐股静脉瓣下大隐静脉EVLT联合高位结扎、局部点状剥脱术,对照组(31条患肢)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抽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复发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静脉血栓等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EVLT联合高位结扎、局部点状剥脱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美观、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联合传统阶段式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兴东  朱建文 《临床医学》2010,30(10):72-73
目的探讨DIOMED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方法 240例患者(315条肢体)均采用DIOMED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第1天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湿疹样皮炎治愈,色素沉着逐渐消退,下肢溃疡均在3~8周内愈合。结论采用DIOMED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9.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存在手术切口多损伤大、操作繁琐、影响肢体美观、术后恢复周期长、手术切除不彻底和复发率高等不足.我院于2003年针对农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曲张程度重、并发症多、求诊意识差、延期诊疗等特点及静脉剥脱器尺寸单一和没有制式电凝器造成大隐静脉主干电凝不完全的情况,结合并改进点式剥脱技术及电凝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9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87例采用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研究组),102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相比具有高效、微创、并发症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23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接受射频消融闭合治疗,选用合适的射频导管(6F或8F)在超声引导下插入大隐静脉至隐股静脉交界下方0.5 cm处,保持85℃的情况闭合大隐静脉。结果射频闭合治疗患者20例,23条肢体,射频闭合时间30~40 min,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日5 d,无一例术后皮下淤血、皮肤灼伤或小腿麻木(隐神经损伤),术后症状缓解,3例踝部轻度肿胀,适当抬高患肢、理疗处理2个月后消退;2例足靴区溃疡,术后5周愈合;术后随访12~30月,术后1个月、4个月、8个月、12个月定期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无复发临床表现,深静脉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值得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静脉腔内激光(EVLT)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89例共95条肢体单纯激光治疗或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1)单纯激光治疗;(2)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3)激光治疗结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4)NN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5)激光治疗结合硬化剂注射。结果3例(3.4%)局部复发经再次激光治愈,其余病例均一次治疗闭塞,随访1~24个月(平均7.8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EVL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静脉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可以进一步拓宽其手术适应证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射频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闭合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所收治的96例(115条肢体)射频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结果本组96例患者,115条肢体,均获良好疗效。随访1~12月,3例出现小腿疼痛、麻木,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皮下血肿。结论射频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创伤小,美观,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微创组40例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数目、复发率及皮下淤血、小腿皮肤麻木感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大部分患者下肢症状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均无活动障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皮下淤血、小腿皮肤麻木感发生率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钬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切口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临床广泛应用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并评价血管内射频闭合方法联合旋切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采用此种方法治疗患者共65例、75条患肢,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6-76岁,平均55.6岁;按CEAP分类法,所有患者均为C2-C4级。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皮肤烧伤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10月,元复发。大隐静脉主干经血管腔内射频消融治疗后均闭合,联合旋切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临床治愈。结论 腔内射频闭合联合旋切微创治疗是一种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术式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治疗彻底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29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146例,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145例,单纯采用激光治疗。通过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定2组全血黏度低切(10 s-1)、中切(30 s-1)、高切(100 s-1)、血浆黏度(100 s-1)、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TAP)、血流时间速度积分面积(VTI)、血管内径、每分血流量,并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组术后1周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周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检查:治疗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1周、1年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股总静脉Vmin术后1周、1年,血流量术后1年、股浅静脉内径(nm)术后1年,股深静脉内径、血流量术后1年,腘静脉TAP、血流量术后1周、1年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患者、30条下肢静脉曲张在DSA及超声导向下,经皮穿刺大隐静脉,通过射频导管发出热能作用于静脉壁,行大隐静脉闭合治疗。结果24例患者、30条下肢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治疗均获成功,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烧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每条肢体血管闭合时间17.8min,平均住院时间4.9天。术后随访1周~9个月,46.7%(14/30)下肢曲张静脉消失,53.3%(16/30)下肢曲张静脉明显减少。术后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复查,83.3%(25/30)大隐静脉主干闭塞,16.7%(5/30)大隐静脉管腔变窄,血流缓慢。未见复发,疗效满意。结论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实时监控下腔内激光闭合治疗(EVLT)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7例(共69条患肢),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行EVLT,术后1周、1、3、6、12个月随访,均行超声检查。结果术后55条患肢痊愈,其余14条患肢的CEPA分级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2例,给予消炎止痛治疗,均于术后2周恢复正常;内踝处麻木1例,2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小腿属支静脉曲张复发1例,为术后2个月出现,复查超声显示对应穿通支存在血流信号,嘱患者继续穿戴弹力袜,病情未再进展。术后超声复查均未见大隐静脉主干存在血流信号,无血栓性静脉炎、皮肤烧灼、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实时监控下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美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PDVI)的误诊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PDVI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均有程度不一的患肢发胀、沉重感或胀痛,易疲劳、乏力;部分伴小腿肌肉痉挛发作、迂曲浅静脉团、踝部及足背轻微水肿、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及色素沉着。本组30例(57.7%)仅诊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漏诊PDVI,其中16例在外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8例术后1~5年静脉曲张复发;12例(23.1%)误诊为轻度肾功能不全;10例(19.2%)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组52例均经无创Doppler检查,Valsalva试验逆向血流持续时间0.5 s,确诊为PDVI。予药物治疗并辅以弹力袜治疗为主,平均随访6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对PDVI的认识,重视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可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