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象”思维贯穿整个中医思维过程,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其对经络、腧穴命名的构建作用,在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腧穴的位置、五输穴的命名、穴位得气的判定等很多方面有广泛体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既要学会“取象比类”,又要学会“异类不比”,对于通过取象比类得出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方式方法,对中医针灸理论进行分析。将"象思维"作为出发角度,和现代解剖学相联系,分析"象思维"对于经络理论、针刺手法、腧穴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得知,"象思维"和人体经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象思维"可以对腧穴柱治愈原理进行阐释,并且可以有效指导针刺手法。在中医针灸起源、中医针灸形成以及中医针灸发展过程中,"象思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象思维"对于中医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象思维”浅谈对中医针灸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大明  路玫 《中国针灸》2013,33(1):75-78
目的:借助“天人合一”“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针灸理论产生的渊源及其内涵,努力从对“象”的认知过程中寻找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点,使其有所创新和发展.方法:从“象思维”的角度,结合现代解剖学对经络、腧穴理论以及针刺手法等进行分析、阐述.结果:通过分析、对比,认为“象思维”与经络的发现有着密切的联系,“象思维”与十二经脉(脏腑)表里关系的建立有一定关联,用“象思维”可以阐释腧穴的主治原理,“象思维”对针刺手法的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象思维”在中医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医理论包括针灸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取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其在针灸学中的运用也较广泛,对经络的发现构建与循行分布、腧穴的命名、五腧穴的涵义、标本根结理论、以及临床治疗如腧穴主治、手法操作、得气判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取象思维在针灸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增强人们对取象思维的理解和重视,以探寻针灸学术领域的创新点,推动针灸的相关理论和针灸学科不断的发展,为临床诊疗的认知和把握提供新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5.
王昆文 《国医论坛》2011,26(2):45-47
中医治病靠什么?不是靠仪器,不是靠理化数据,而是靠人的大脑,靠象思维,靠智慧。那么,中医的象思维又是何时建立的呢?应当说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内经》。这是毫无疑义的,《内经》就是中医象思维的代表作。《内经》所建立的藏象理论、经络理论、气血理论、体质理论、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理论,都是象思维的结晶。可以说,没有象思维,这些理论就不可能建立,中医学就可能仍然停滞在“形而下”的阶段。正是象思维,才使中医学上升为“形而上”的“道”。“提携天地,把握阴阳”,你看中医学的视野是何其阔大!正是有了这样的视野和思维,它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疾病的观察和认识才可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6.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等,本义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人体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孔隙,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施术的重点部位之所在。除缪刺、巨刺有左右区分之外,极少涉及双侧穴位的不同。笔者发现人体之双侧腧穴具有阴阳对立互补、虚实不同的特性,在受治者感觉、因病施治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左右腧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1双侧腧穴左右不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中国"象"的哲学渊源和理论内涵,考察其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理论创新和中医诊疗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如何正确认识中医思维模式形成的源流,把握中医"象"本质,深刻理解中医独特的"司外揣内"、"取象比类"、"以象测藏"等方法的内涵,以此理解领悟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等经典基础理论的哲学本原,中医治法治则、中药功效特征、方剂配伍法则的科学蕴义,以及在现代生物科技背景下运用中医"象"思维方法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尤其在微观领域的理论构建,从而对于保持并发扬中医诊疗优势,纠正当今中医药研究方法学的某些误区,都将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象思维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和说理工具,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始末。对《内经》象思维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读,抽提《内经》象思维的表述方式和认知过程,从科学视角对象思维的特点和具体体现予以分析,《内经》象思维特点具有有象性、关联性、时空性、可知性,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分析《内经》中象思维,在理论、诊法、药物、治疗方面"天人合一"均有体现。研究象思维可以阐明中医学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探知中医理论的认知方法 ,恢复中医原貌,实现理论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文化中较多重要的概念及引申义都被古代医家引入到中医学中,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精、气、神"等。"针灸学"在中医学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分析针灸学中的腧穴名称,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规律,这些规律中亦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中医的博大精深。根据2006年颁布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2346—6),简单统计362个十四正经的腧穴。基于这些腧穴,我们筛选频次出现最多的汉字"俞""门""阳""中""天""阴""大"、"谷"等。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明确腧穴含义,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及扶正补阳的理念。带"俞""门"等字的腧穴均有主管机体气机开阖的作用;带"阳""阴"的腧穴皆有补阳滋阴,平衡阴阳的功效;带"泉""谷"等字的腧穴都是经穴汇聚合流之所。正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取类比象,联系机体的生理功能,总结出较为恰当的腧穴主治功能,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针灸学的教学提供趣味话题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取象思维对藏象学说建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取象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阐释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作用,以揭示取象思维是藏象学说建构的最主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