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男性多发,多有明显诱因,发病多在夜间睡眠中或凌晨清醒后。原发31例(73.8%),继发甲亢11例(26.2%)。97.6%的患者经静脉及口服补钾后症状均完全缓解。结论 及早确诊和治疗是缩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程的关键,对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强调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35例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24例(68.6%)的患者继发于甲亢,肌腱反射正常18例(51.4%)、肌腱反射活跃者2例(5.7%),27例(77.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病急、进展快,血钾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补充钾,使血钾恢复到相对较为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  2 0例急性发病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均采用口服补钾与静脉补钾同时进行。结果  2 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均获痊愈。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治疗是降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3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病人均四肢瘫痪,腱反射呈多样性,肌张力低,无1例有病理征。结论:根据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不难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对腱反射的观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74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资料、电生理和实验室检查,对74例低钾性麻痹病人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低钾性麻痹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与遗传因素有关;多为感染(38例,51.35%)、激烈活动(14例,18.92%)和饱餐(8例,10.81%)后休息中发作:典型症状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患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发作时常有血钾及心电图改变,少数患可伴有呼吸肌麻痹、心悸等临床特点。结论:感染为该病的主要诱因,本病发病率低,但不能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有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病因、临床诱因及检查、治疗结果,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4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中首次发病者35例,有明确诱因者3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者15例,治疗后除1例醛固酮增多症和1例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治疗期间仍存在反复低钾血症外,38例患者肌力均恢复正常。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多有明确诱因,了解发病诱因是诊断及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对有确切病因的患者给予积极的病因治疗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树荣 《医学文选》2003,22(3):304-305
目的 观察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①周期性麻痹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青年居多,与职业无关;②继发性周期性麻痹中甲亢占739/6;⑧低血钾可以出现心脏受抑制表现;④肢体瘫痪程度与血钾下降程度无平衡关系;⑤低血钾可影响平滑肌;⑥周期性麻痹可伴血象升高。结论 周期性麻痹有显著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中原发性2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1例,散发19例,继发于甲亢21例;63.4%的患者有反复发作病史.两组间发病年龄、发病时血钾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3.4%病例有较明显诱因,71.4%的甲亢患者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有血清CPK、LDH、ALP增高及低钾心电图改变.结论 多种诱因可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及时补钾、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邓树荣 《微创医学》2003,22(3):304-305
目的观察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①周期性麻痹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青年居多,与职业无关;②继发性周期性麻痹中甲亢占73%;③低血钾可以出现心脏受抑制表现;④肢体瘫痪程度与血钾下降程度无平衡关系;⑤低血钾可影响平滑肌;⑥周期性麻痹可伴血象升高.结论周期性麻痹有显著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伴发周期性麻痹。本文报告14例,占甲亢病人的5%。其中13例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1例为正钾型。本文简要评述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治疗。认为周期性麻痹发作与低钾血症、胰岛索分泌过多、肾上腺素能兴奋性增高及血浆醛同酮水平提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钾性周期性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2例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其不同补钾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均四肢软瘫,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呈多样性.均无病理反射.结论 根据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12.
32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2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肌无力伴急性低血钾症为其临床特点。原发性26例,继发性6例,均为甲亢患者。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讨论,对继发性低钾型周围性麻痹患者应强调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斐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143-144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有原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血钾水平与肌无力不完全平行,血钾越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的变化也就越重。患者肌力下降可不对称,40例(53.3%)有肌痛或主观感觉障碍,37例(49.3%)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呼吸肌麻痹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出现肌痛、主观感觉异常、CPK增高,应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鉴别。呼吸肌麻痹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 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 (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 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 (3)部分病例(40.9% ~ 68.2%)发病有明显诱因, 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 (4)发病时, 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 (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 (1) 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 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 其甲状腺功能正常; (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 vs (2.78±0.49)mmol/L, P=0.007]; (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 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 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 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方法 对我医院已经确诊的258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3%的患者继发甲亢,肌腱反射呈多样性,正常和活跃者占52%,250例有心电图检查结果 者,59.8%出现典型的低钾表现,部分病人有血清肌酸激酶(CPK)升高.结论 继发于甲亢的周期性麻痹的高发病事应引起重视,本病可出现肌腱反射正常或活跃以及血清CPK升高;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6.
陈坚 《当代医学》2008,(13):49-51
目的 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方法 对我医院已经确诊的258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3%的患者继发甲亢,肌腱反射呈多样性,正常和活跃者占52%,250例有心电图检查结果 者,59.8%出现典型的低钾表现,部分病人有血清肌酸激酶(CPK)升高.结论 继发于甲亢的周期性麻痹的高发病事应引起重视,本病可出现肌腱反射正常或活跃以及血清CPK升高;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7.
马树明 《中外医疗》2011,30(26):81-81
目的探讨低钾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均于补钾后48h内血清钾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结论低钾周期性麻痹早期诊断和补钾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并发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6例干燥综合征并发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免疫学检查。结果: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眼干燥和低钾麻痹表现,辅查提示有高γ球蛋白血症和肾小管酸中毒,5例SSA抗体阳性,4例SSB抗体阳性,经补钾及激素治疗病情缓解。结论:口眼干燥、低钾麻痹、高γ球蛋白血症是诊断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线索,SSA、SSB抗体阳性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补钾加小剂量激素为干燥综合征并发周期性麻痹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治成功率。方法对68例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临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诱因与诊治方法。结果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诱发因素较多,有饱餐、劳累、剧烈运动、甜饮等,应对症治疗,避免误诊。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治疗,应做到细致周到、全面分析,以提高其诊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P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4例确诊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中,原发性6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5例,散发54例;继发性24例,其中继发于甲亢者19例。有心电图资料者62例,其中,正常10例,有典型低血钾改变者52例。伴有四肢麻木者6例,肌肉酸痛者5例。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获得痊愈。结论: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继发性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