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量外照射和内污染近远期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量外照射和内污染近远期辐射效应研究王永孝,纪桂云,徐秀凤,白玉书,周藕良,金璀珍,傅宝华,刘文丽,刘任远,金家美,刘锦文,杨觉雄,李美颖,姚永明,叶青,石瑞,于源龙小剂量外照射和小剂量内污染目前尚无可靠的评价方法与估计标准。因此对小剂量危害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贫铀(DU)是供生产核反应堆或核武器用铀的废料,具有密度高、强度大、穿透力强等特性,军事上用于各种武器弹头的贯穿体。美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了大量的DU武器,造成人员体内及环境的DU污染,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遭受DU武器袭击后的毒理学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内容包括DU内污染的特点、DU伤口污染的危害、吸入难溶性铀的危害以及急待研究的毒理学问题,着重阐述了嵌入伤口的DU残片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遭受贫铀武器袭击后的毒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铀(DU)是供生产核反应堆或核武器用铀的废料,具有密度高、强度大、穿透力强等特性,军事上用于各种武器弹头的贯穿体。美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了大量的DU武器,造成人员体内及环境的DU污染,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遭受DU武器袭击后的毒理学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内容包括DU内污染的特点、DU伤口污染的危害、吸入难溶性铀的危害以及急待研究的毒理学问题,着重阐述了嵌入伤口的DU残片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在~(238)Pu诱发的生物效应中,其致癌效应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表明,~(238)pu主要诱发骨肉瘤、肝癌和肺癌,可溶性~(238)Pu主要诱发骨肉瘤和肝癌,而吸入难溶性~(238)pu时,主要诱发肺癌。  相似文献   

5.
在^239Pu诱发的生物效应中,其致癌效应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表明,^239Pu主要诱发骨肉瘤、肝癌和肺癌,可溶性^239Pu主要诱发骨肉瘤和肝癌,而吸入难溶性^239Pu时,主要诱发肺癌。  相似文献   

6.
过量受照人员照后22~31年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可察觉早期的辐射损伤,并用作“生物剂量测定方法”估算辐射剂量,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微核测定法,不仅可以用作生物剂量估算,而且在远后效应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为过量受照人员照后22~31年细胞遗传学随访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人员受照情况和分组:本次观察过量受照人员53例,其中29例为一次性外照射,按受照时间分为Ⅰ和Ⅱ组。Ⅰ组15例事故发生在1966年,Ⅱ组14例发生在1975年。第Ⅲ组也为一次外照射,因故未能进行随访。其余24例为裂变产物的内污染,发生在1971~1972年,列为第Ⅳ组。一次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贫铀( depleted uranium,DU)气溶胶气管灌注的实验模型,观察柠檬酸雾化吸入与盐酸氨溴索对肺内难溶性贫铀的廓清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0只(体质量200±1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贫铀气溶胶染毒组( DU组)、DU+雾化吸入柠檬酸组( CA组)、DU+盐酸氨溴索灌胃组( AM组)、DU+柠檬酸与盐酸氨溴索联用药组( CA+AM组),分别在染毒后7、15、30 d活杀。微波消解法检测肺铀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匀浆液炎性因子。结果与DU组相比,给药组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肺内铀的沉积量(P<0.01),CA+AM组肺铀含量低于单独用药组。肺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染毒后7、15、30 d,治疗组大鼠肺病变明显改善。肺匀浆液炎性因子检测显示,染毒后30 d,与DU组相比,治疗组IL-1α、IL-1β、IL-2水平降低,MCP-1、MIP-1α水平升高。结论使用柠檬酸和盐酸氨溴索均可明显提高肺铀廓清率,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减轻难溶性铀颗粒对肺组织的破坏。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肺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肺部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并且增强巨噬细胞募集能力。  相似文献   

8.
影响口服难溶性药物良好体内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综述,包括有关研究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标准、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基本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口服难溶性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前进行过不同组别铀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工作 ,指出了肾和骨是铀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急性铀中毒可致肾衰竭 ,皮肤污染铀可能是一种高度职业危险。为了确定最毒的硝酸双氧铀与经皮染毒面积的相关性及其致死与染毒时间的关系 ,开展了此研究。方法 :选用皮肤作为铀的进入途径 ,进行两项 Wistar雌性成鼠实验 :1将硝酸双氧铀应用于不同面积的局部 ;2将硝酸双氧铀在选用的区域局部应用于不同时间。后一项硝酸双氧铀染毒不同时间后 ,根据染毒鼠的存活率和在肾与骨引起的效应决定用肥皂和水对染毒皮肤进行冲洗。结果 :硝酸双氧铀染毒的面积 (16…  相似文献   

10.
Ca-DTPA依然是促排内污染锕系核素的首选螯合剂.在需长期螯合治疗和忌用Ca-DTPA时,Zn-DTPA是毒性较低的代用剂,但在内污染后早期,其促排效果不如Ca-DTPA.Ca-DTPA与DFOA或LICAMC合用效果最好.体内受铀的可溶性化合物污染后,输注碳酸氢钠是当今促排铀和防止肾损伤的最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147Pm内照射对精子DNA链修复的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设计用碱性淋洗技术探讨了小鼠受低剂量147Pm内污染时对精子DNA链修复的刺激效应。动物预先在睾丸内注入3H-TdR,用以标记精子DNA,从标记到采集精子的时间固定为36天,正好为BALB/c小白鼠雄性生殖细胞的一个发育周期.从摄入147Pm到采集精子的时间则固定在12天,因这时小白鼠精子DNA链断裂的洗脱量最大,待精子被溶胞液溶破后,加入淋洗液,调节蠕动泵流量定时收集标本,用液闪装置测量膜上标本和膜下各收集标本的放射性活度,从而判断各标本中DNA的量。研究结果发现,当机体内污染低剂量147Pm在0.185kBq/g时,此时的膜上DNA存留率呈现升高,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表明低剂量裂片147Pm内照射对精子DNA链修复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环糊精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纳米粒等传统技术和其他一些新方法对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受过量外照射人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量受照射往往由放射事故所引起,在辐射技术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时有发生。笔者对200余例超剂量受照射者进行了医学观察。为了总结辐射损伤的防治经验,研究过量照射的生物学效应,选择了受照射剂量较高,临床表现较明显的病例做简要的报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能否发挥正常疗效的关键之一,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物制剂研发的重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影响药物吸收的几个因素以及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影响口服难溶性药物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综述,包括有关研究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标准、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基本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口服难溶性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氚生物效应研究概况高卫民周湘艳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氚的研究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氚的分布、代谢、转移以及生物效应的大量研究使人们对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关于氚的生物效应研究概况,国内学者曾从不同角度予以...  相似文献   

17.
张永模  高秀蓉 《西南军医》2010,12(2):311-312
药物只有被溶解方能被胃肠道上皮细胞粘膜所吸收,很多药物由于溶解性较差,难以吸收,从而造成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改善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医药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加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传统技术有很多且较为成熟,本文仅作简要介绍。近年来,不断涌现了一些增加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新技术,并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对这些新技术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难溶性药物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86~1997年上海天然水源中铀含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水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天然水源中铀含量是水源是否受天然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一个信号核素。随着工业发展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含铀矿物的开采和利用不断增加,在利用过程铀可从矿体和沉积物内转移到水中。这种转移最终大多数将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尤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体现出来。监测水源中铀含量变化,是保护环境,估计污染对环境生态造成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评价人为因素对环境本底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上海位于北纬30°41′~31°53′,东经120°51′…  相似文献   

19.
纳米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充抒  梁艳  梁莉 《武警医学》2013,24(4):358-361
在药物研制中发现,近40%的药物是水难溶性的,一些药物甚至难溶于有机溶剂,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不能使充分发挥疗效[1],使一些药物在研制开发过程中面临溶解度低、药物稳定性低,口服吸收差等问题,将会直接导致药物生物利用度低。而常规制剂技术难以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问题,严重阻碍高效制剂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贫铀(DU)弹片嵌入软组织后,铀在机体内的分布、动态变化,以及取片对铀浓度的影响。方法将DU片植入大鼠肌肉,取片组在植入后第5天取出DU片,在植入后第1,3,7,15,20,26天收集样本,预处理,用激光荧光法测定铀含量。结果植入DU大鼠所有样本铀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是肾脏、卵巢和胸骨铀浓度更高;单片组植片部位的肌肉铀浓度远高于未植片部位,其余组织铀浓度显著高于取片组。结论植入DU片大鼠体内铀分布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卵巢和胸骨;取出嵌入的贫铀片可大大减少组织内的铀浓度,同时应剪去周围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