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建青  王丽 《新中医》2016,48(1):139-1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抗生素和人工周期雌激素,同时配合阴道内冲洗等),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妇科千金胶囊,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同时监测妇科超声及子宫内膜厚度,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及月经周期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泌物增多、下腹部坠痛、子宫内膜充血粘连及显炎症图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值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调节月经。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 CD38 和 CD138 在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月于惠阳三和医院行不孕症子宫内膜活检的 120 例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行子宫内膜活检,根据苏木精 - 伊 红(HE)染色结果分组,子宫内膜炎阳性患者有 41 例(子宫内膜炎组),疑似病例 36 例(疑似组),非慢性子宫内膜炎 患者 43 例(非子宫内膜炎组)。对子宫内膜炎组与疑似组的 77 例患者进行系统的抗炎对症治疗,对 120 例观察对象均行 CD38、CD138、CD68、C10、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不同组别的 CD38/CD138 阳性 率及受孕率。结果:子宫内膜炎组的免疫组化检查 CD38/CD138 阳性率明显高于疑似组与非子宫内膜炎组;治疗后 6 个月 进行随访发现,子宫内膜炎组的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疑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子宫内膜炎组与疑似 组的受孕者均为 CD38/CD138 阳性,阳性率均为 100.00 %。结论:不孕症患者行子宫内膜活检加 CD38、CD138 检测可以 显著提升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诊断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子宫性不孕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扶正祛邪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病变已侵入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病情顽固,对抗生素不敏感,以致许多患者病情缠绵难愈,苦不堪言。从1992年始笔者在专科门诊采用扶正祛邪法观察治疗该病40例,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32例对照观察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病变。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另一种类型,(即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蒂性息肉状獒生物突入宫腔内),本病可发生在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Cook甲基绿-派洛宁提纯法染色子宫内膜组织,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294例子宫内膜组织有64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结论: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可以做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妇科继发性不孕症,虽有内分泌失调而引起者。但以生殖器炎症而导致者多见,如子宫颈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等。笔者近10余年来,以“化痰祛瘀”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因内分泌失调而引起者5例;子宫颈慢性炎症而引起者16例;子宫内膜炎症而引起者11例;输卵管炎症引起输卵管阻塞者17例;输卵管内膜结核而引起输卵管阻塞者3例。患者年龄最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究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 –1(CD138)在慢性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症患者中的阳性表 达情况,并探究其对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5 月 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根据其子宫内膜苏木精 – 伊红染色法(HE) 染色结果分为病例组 22 例和阴性组 58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子宫内膜 CD138 免疫组化检查,比较各组 CD138 阳性率。同 时对病例组患者予以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追踪受孕成功情况,并分析受孕成功者CD138阳性率。 结果:病例组 CD138 阳性率为 95.45 %,显著高于阴性组的 3.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以上, 病例组患者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后有 3 例宫内妊娠,阴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 21 例宫内妊娠,其中 CD138 阳性者受孕成功率 显著低于 CD138 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 CD138 阳 性率高,且 CD138 阳性表达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患者其宫内妊娠成功率低,因此临床有望可通过检测 CD138 诊断 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并预测其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此外,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使 CD138 由阳性转为 阴性有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瞿晓竹老师认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机为正气亏损、气血瘀滞,导致湿热瘀结于内膜基底层,与外科阴证疮疡的病因病机相似,且二者均有难消、难溃、难敛的特点。秉承陈士铎治疗阴证疮疡大补兼攻散的原则,瞿老师主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应以益气养血扶正、托毒外出为法,配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自拟益气化瘀调冲汤疗效显著。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调冲汤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混和菌制备Wistar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分组给药,治疗一月后取子宫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价并观察其子宫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子宫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结果益气化瘀调冲汤能调节炎症因子IL-6的和IL-2的释放,使Th1/Th2细胞偏移趋于平衡,并下调子宫内膜ICAM-1表达,使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益气化瘀调冲汤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发挥抗炎及促进内膜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两组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联合组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积分差异。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95.56%、常规组82.22%,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积分改善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半年复发率联合组6.67%、常规组17.78%,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半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收治并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联合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血清抗氧化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较低,血清TNF-α、hs-CRP、IL-2水平较低,试验组MDA、AOPP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且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炎症反应且不良作用较小,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hesus猴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治疗组以复方三七成分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设空白对照组,3个疗程后,在预测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切取三组猴的子宫内膜,固定后置光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改变,内膜上皮坏死,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出血严重,螺旋动脉扩张较明显,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空白组为正常行经前期图像,治疗组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出血,螺旋动脉较模型组管径缩小.结论:复方三七成分可以促进螺旋动脉的修复和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7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炎是指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 ,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慢性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 ,疗效往往不佳。笔者自 1 999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7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7~ 49岁 ;病程 45天~ 90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经常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 ,腰骶部疼痛 ,白带增多、稀水样、淡黄色或脓性、血性 ,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痛经、闭经。妇查子宫呈球形增大 ,质软有压痛 ,可有血性、脓性分泌物排出。镜检符合慢性子宫内膜炎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hesus猴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治疗组以复方三七成分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设空白对照组。3个疗程后.在预测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切取三组猴的子宫内膜,固定后置光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改变,内膜上皮坏死,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出血严重,螺旋动脉扩张较明显,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空白组为正常行经前期图像,治疗组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出血,螺旋动脉较模型组管径缩小。结论:复方三七成分可以促进螺旋动脉的修复和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益气化瘀方药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采用益气化瘀方法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青霉素、止血敏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6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瘀治疗慢性子宫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娜  于萍  周菲菲  董天睿  倪锦红 《北京中医药》2019,38(10):1004-1006,封3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对家兔血常规影响,对子宫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子宫内膜炎模型比较,黄芪甲苷处理后家兔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随着黄芪甲苷作用浓度的增加,子宫内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及浸润范围减小;黄芪甲苷能够有效下调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子宫内膜组织中CD40的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对模型子宫内膜炎有一定改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子宫内膜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血方治疗。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丸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3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抗生素组和中西医组两组。抗生素组以常规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噻肟等开展治疗;中西医组在抗生素组基础上增加血府逐瘀丸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病情改善率;2用药不良反应;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中西医组相比于抗生素组病情改善率更高,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用药不良反应轻微,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相比于抗生素组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丸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观察组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基础上加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水平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水平高于对照组,RI、PI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 %)高于对照组(8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为妇乐冲剂组,D组为多西环素组,E组、F组、G组分别为慢盆消炎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阴道接种支原体+子宫注入混合菌株法制作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灌胃给药20 d。给药结束后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取大鼠子宫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MMP-9、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MMP-9、iNOS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MMP-9、iNOS表达;且慢盆消炎方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妇乐冲剂组、多西环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盆消炎方能改善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动性;并能不同程度抑制炎症因子MMP-9、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