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莉莎  叶云  罗文  王继生 《中国药房》2014,(13):1227-1231
目的:介绍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方向提供借鉴。方法:以"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等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源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3-2013年有效文献对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抗抑郁药物目前主要的作用靶点有单胺类受体、非单胺类受体、神经肽受体和激素系统等。其中单胺类受体中包括多重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受体;非单胺类受体中包括乙酰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谷氨酸受体、组胺受体;神经肽受体中包括孤啡肽受体、神经激肽受体、σ受体;激素系统中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雌激素、褪黑素;另外还包括新发现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等。针对上述靶点研制新型抗抑郁药物将是研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与谷氨酸传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抑郁症病因病理学的传统解释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单胺类递质的功能失调,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除单胺神经递质外,谷氨酸等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谷氨酸受体的分型,然后就抗抑郁药引起的谷氨酸受体的生化、药理学的改变,以及谷氨酸功能失调在临床和动物模型上的表现予以综述,以增进研究者对这个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传统的抗抑郁药是基于单胺递质假说而开发的。近年来,除了单胺类外,谷氨酸系统、HPA轴等一些新的抑郁症治疗靶标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这些靶标研发的新型抗抑郁药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抑郁症的治疗靶标和新药研发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和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数已上市抗抑郁药物都含有1个或多个手性中心,手性抗抑郁药物研发已成为重点方向。"反应停"悲剧的发生促使各国新药评审部门对手性药物研发重新思考,并对其申报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手性拆分和定向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单一对映体申报已成为手性抗抑郁药物的研发趋势。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手性研究以药理学为基础,且大多仅采用体外靶标亲和力这一单一指标确定活性对映体。针对该缺陷,本课题组从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综合因素分析4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手性抗抑郁药物综合评价体系,该文将对此作一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本课题组自主研发并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件的1.1类抗抑郁新药阿姆西汀的手性研究为实例,对该评价体系进行解析,以期为手性抗抑郁药物光学异构体比较研究和活性光学异构体的选择提供候选思路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虽然疗效较好,但起效慢、治疗不彻底和易复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找疗效更为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和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对抑郁症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治疗靶点,除了经典的对单胺能神经递质调节作用的优化外,还包括对非单胺能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的调节以及局部脑区刺激等。本文将围绕这些新靶点以及以这些新靶点为依据开发的抗抑郁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发药物或发现新靶点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单胺递质理论、神经递质受体理论、受体后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理论)、药物分类(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5-HT和NA双重再摄取抑制剂、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等)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异烟肼,属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但因易于引起肝脏损害等严重毒副反应而被逐渐淘汰。随后又发展了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作用于血清素受体的一系列新药物的发现,揭开了抗抑郁药物研究的新篇章,其代表药物氟西汀(fluoxetine)已成为全球10种最为畅销的药物之一,具有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的特点。本文从结构与活性关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5大类抗抑郁药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论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美善 《中国药事》2007,21(4):277-278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高达15%~20%,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抑郁心境、快感缺乏、无价值感以及罪恶感等。常见的抑郁症还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自发性运动、睡眠及体重改变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因而受到各国的关注。然而抑郁症及各种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较多研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为其主要病理改变,各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均通过不同途径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以期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对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丽娜  魏宇宁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6):421-422,427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以用药金额排序对我院2003~2005年抗抑郁药物的品种和金额等进行归类,并用限定日剂量法对药物使用进行评估。结果:2003~2005年我院口服抗抑郁药物用药金额增长了561.81%,DDDs增长了108.9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 I)类抗抑郁类药物的应用占抗抑郁药物总份额的50%以上。结论:应注意口服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前,第一代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上述药物有较多的毒副作用,人们研究生产了第二代抗抑郁药,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SNRI)和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SRI)。第二代抗抑郁药与第一代抗抑郁药相比疗效相似,且安全性大,耐受性好。本文阐述第二代抗抑郁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1抑郁症的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抑郁症单胺类假说认为犤1犦:抑郁症状是由于血清素(5-HT)和/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利用缺陷所致。虽然对未经治疗的抑郁症的体液分析尚未得到直接的证据,但外周去甲肾上腺素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