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是否在肺内存在,取Wistar大鼠20只,断颈处死取肺,冰冻切片,NADPH-D孵育液孵育,经洗,脱水,透明和封片,光镜观察NOS阳性细胞。观察发现: Wistar大鼠肺内的各级支气管上皮层内,含有NOS阳性细胞。阳性细胞胞浆内含蓝色或深蓝色颗粒,核不着色。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否在肺内存在,取Wistar大鼠20只,断颈处死取肺,冰冻切片,NADPHD孵育液孵育,经洗,脱水、透明和封片,光镜观察NOS阳性细胞。观察发现:在Wistar大鼠肺内的各级支气管上皮层内,含有NOS阳性细胞。阳性细胞胞浆内含蓝色或深蓝色颗粒,核不着色。NOS阳性细胞以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上皮层内最多且Clara细胞是NOS阳性细胞。结果提示:肺内含有NOS阳性细胞,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大鼠的一对面部须毛粘合以便提供对须毛的同时刺激,4~8d后利用微电极在初级体感皮层测定各须毛的代表区,发现粘合须毛与正常对照大鼠须毛及自身的未粘合须毛相比,其皮层代表区有了显著的改变,主要是该对须毛代表区会聚面积的扩大。这一发现支持过去的假设;皮层代表区及感受野的形成是由输入的相对强度及输入的时间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枢胰岛素在高血压发病中是否起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Wistar大鼠大脑皮层,下丘脑、延髓胰岛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Wistar大鼠。结论:中枢胰岛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室旁核各亚核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正常Wistar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各亚核的分布,结果显示,在正常Wistar大鼠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内的侧亚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舌肌是否具有摄取外源DNA并表达其携带基因的能力。方法:将质粒pSV40-β-agl扩增,纯化后溶于30%蔗糖溶液中,取50μg质粒DNA直接注射于Wistar大鼠舌肌中。1周后用X-gal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质粒DNA在体仙表达。结果:在Wistar大鼠舌肌中检查出报导基因产物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大鼠主动脉原位移植的手术操作简便,已用于心脏及主动脉移植的实验研究。本文采用端端吻合法将10只Wistar大鼠的胸主动脉原位移植于50只Lewis大鼠的腹主动脉,获得成功,结果如下。1.材料主动脉供体为Wistar大鼠10只,受体为Lewis大鼠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舌肌是否具有摄取外源DNA并表达其携带基因的能力。方法:将质粒pSV40-β-gal扩增、纯化后溶于30% 蔗糖溶液中,取50 μg 质粒DNA 直接注射于Wistar大鼠舌肌中。1 周后用X-gal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质粒DNA 在体内表达。结果:在Wistar大鼠舌肌中检查出报导基因产物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结论:Wistar 大鼠舌肌具有摄取外源DNA并表达其携带的基因的能力,是一个理想的用来体内分析外源基因表达、调控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NF、AⅡ在高血压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局部脑缺血后对其两者的影响,为方法;用尾简法测SHR血压,RIA测定ANF、AⅡ水平并与同龄Wistar大鼠对比,并用TTC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局部及血后梗塞灶大小。结果,3、5和7个月龄SHR下丘脑AN 于同Wistar大鼠,AⅡ水平明显升庙血浆中,AⅡ水平无何差异,ANF明显高于同Wistar大鼠,局部脑缺血后,SHR梗塞灶较istar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马桑内酯注入Wistar大鼠左侧前肢运动皮质,造成急性局灶型癫痫。用光镜、电镜和体视学方法研究其运动皮质第V层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癫痫大鼠运动皮质灶区、灶旁区的神经细胞数和胶质细胞数均分别比对照大鼠灶区和灶旁区显著减少;灶区神经毡中突触性终末数,显著减少;突触性终末的面积分数明显减少,而树突的面积分数无变化;神经胶质突起的面积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百草枯中毒对大鼠肺损伤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光兴  李晋  徐贵森  王萍 《四川医学》2011,32(4):466-467
目的探讨大剂量百草枯中毒对SD大鼠死亡率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百草枯溶液灌胃,剂量为125mg/ml,观察大鼠的行为、死亡率,及死亡和存活大鼠的肺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30d死亡率为70%,死亡集中出现在给药后7d,7d后大鼠没有新的死亡,死亡大鼠的肺充血坏死,肺/体重是正常对照的2倍,存活30d大鼠的肺组织有局部小叶的纤维化。结论百草枯中毒对肺的损伤是很严重的,使肺完全丧失通气功能,但存活30d大鼠的肺纤维化似乎并不严重,不会影响大鼠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在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华  薛耀明  李晨钟  张燕  朱波 《广东医学》2005,26(9):1197-1199
目的观察自发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4周龄的雄性OLETF大鼠20只,LETO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饲养28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空腹血清测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取大网膜脂肪组织,RT-PCR检测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OGTT试验结果显示,OLETF组大鼠负荷后0.5h和1h血糖明显高于LETO大鼠(P<0.05);OLETF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LETO组(P<0.05)。OLETF组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LETO组(P<0.05)。结论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接受不同针刺刺激后行为学表现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有效性。方法 11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应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将符合神经病学分级Ⅱ级的60只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脑卒中组、PSD组、电针组、久留针组和米氮平组,每组12只;除脑卒中组大鼠正常饲养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孤养与间断束缚的方法制备PSD模型,另设假手术组12只大鼠进行对照;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百会"、"印堂"、左侧"内关"和"三阴交"穴,每次10 min,每日1次;久留针组大鼠给予针刺"百会"、"印堂"穴,每次120 min,每日1次;米氮平组大鼠给予米氮平片2.7 mg·kg-1,灌胃,每日1次;治疗时间均为28 d。从治疗第1天起每隔1周进行体质量、行为学方面的评估,观察针刺对PSD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量、旷野试验方面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糖水消耗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脑卒中组、PSD组、电针组、久留针组和米氮平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15、22、29天PSD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5、22天久留针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显著高于米氮平组(P<0.05),电针组与久留针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9天,久留针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久留针组与米氮平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时6组大鼠垂直运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5、22、29天,PSD组大鼠垂直运动评分逐渐减少,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15、22、29天电针组和久留针组大鼠垂直运动评分与假手术组、脑卒中组、米氮平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久留针组大鼠垂直运动评分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PS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其疗效与米氮平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在F344大鼠、Kyoto Apc Delta(KAD)大鼠体内诱发制备肝癌模型,并比较其优劣.方法 KAD大鼠25只,随机法分组,阴性对照组(5只)给予正常饮水;DEN造模组(20只)前5周饮水中添加40 μg/mL DEN,6~20周给予正常饮水;定期解剖大鼠,肉眼观察肝脏病变并取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制作病理切片.25只F344大鼠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 F344大鼠和KAD大鼠均可成功诱发肝癌,且肝癌发生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造模16周时KAD大鼠就可见灰白色病灶点,3/4大鼠成瘤,平均病灶数为1.00士0.82个;造模20周时,KAD大鼠全部(4/4)成瘤,病灶数为3.50±1.29个;而F344大鼠迟至20周时才可观察到类似病灶,3/4大鼠成瘤,病灶数为1.25±0.96个.KAD大鼠的诱导成瘤性显著高于亲代F344大鼠(P<0.05).结论 与亲代F344大鼠相比,抑癌基因Apc突变的KAD大鼠经DEN诱导更易发生肝癌,且该模型具有肝癌诱发时间短、相同诱导时间肝癌发生率高、诱发病灶数多等优点,是化学诱发制备肝癌动物模型的良好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rc基因与不同月龄大鼠记忆形成的关系,以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以判断其记忆形成情况,用RT-PCR检测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结果幼龄鼠和成年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逐渐降低,第3d显著低于第1d(P〈0.05),尤其是幼龄鼠,表明其学习、记忆能力强,但其平均逃避潜伏期仍高于成年鼠,虽无显著性,但记忆能力已接近成年鼠,只是不稳定。幼龄鼠的穿越次数少于成年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也短于成年鼠,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可说明其空间探索能力低,也进一步说明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RT-PCR结果显示定位航行训练组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成年鼠高于幼龄鼠。结论幼龄鼠瞬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但形成稳定记忆的能力弱于成年鼠。Arc基因在幼龄鼠和成年鼠静息状态时无明显差别,但行为训练后在成年鼠海马的表达量高于幼龄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后压力耐受大鼠大脑白质体积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的改变,分析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是否与大脑白质的改变有关.方法 选用50只4~5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的大鼠在给予4周的CUS之后,根据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的结果筛选出压力易感组和压力耐受组.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评估各组的行为学水平,运用体视学方法计算各组大鼠白质体积和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体积.结果 压力易感组的蔗糖偏好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压力耐受组(P<0.01).压力耐受组OFT总成绩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压力易感组(P<0.01).压力耐受组的白质体积显著性高于压力易感组(P<0.01),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耐受组白质的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显著性高于压力易感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质和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改变可能与抑郁易感性差异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脾细胞凋亡的增龄性改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水平与脾细胞凋亡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 ;AnnexinV 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细胞凋亡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脾细胞凋亡基因Bcl 2、Bax的表达。结果 更年组大鼠血E2 水平低于青年组 (14 .89pg/mLvs 34.0 9pg/mL ,P <0 .0 1) ;脾细胞凋亡率高于青年组 (7.7%vs 10 .3% ,P <0 .0 5 ) ,促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也高于青年组。结论 衰老过程中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加 ,受到相关基因的调控 ,并与雌二醇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探讨NO和氧化应激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气管内滴细菌脂多糖两次并熏烟 2 8d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用酶标测定仪检测肺组织匀浆中NO(硝酸盐还原酶法 )、MDA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NO质量分数。 [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匀浆NO含量降低于正常大鼠 ,A值分别为 0 .0 5 1和 0 .1 2 6 (P <0 .0 5 ) ,MDA质量分数高于正常大鼠 ,A值分别为 0 .0 2 3和0 .0 1 6 (P <0 .0 5 ) ,而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O质量分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 ,A值分别为 0 .2 2 5和 0 .2 6 8(P >0 .0 5 )。 [结论 ]一氧化氮、氧化应激在熏烟和细菌脂多糖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替米沙坦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12只,高脂饮食组(HF0)48只.6周后,将高脂组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F组)、替米沙坦组(T组)、联合组(F+T组)和高脂对照组(HF组),各12只.4周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与NC组比较,HF组的GIR显著降低(P<0.01).与HF组比较,F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T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F+T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结论 非诺贝特、替米沙坦及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以自制的“妊娠特用固体饮料”喂养妊娠后wistar鼠,每只每天1~1.5ml。于孕鼠分娩后与对照组比较新生鼠的身长、体重,同时取肝、肾等器官常规制片,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喂养组新生鼠身长、体重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Ρ<0.05)。喂养组无1只死亡,对照组死亡5只,两组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Ρ<0.05)。两组各器官发育均正常,但喂养组的组织分化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