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进行协同作用,方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糖尿病性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改变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障碍(DIED)的方法有多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被作为治疗DIED的一线药物。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血管生成素、睾酮补充以及传统中药也逐渐用于治疗DIED。另外,当药物治疗已无法收到效果时,阴茎假体植入手术也将会成为治疗DIED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化而来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常见的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直接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很少,为了研发出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各国的科研人员正在做不懈的努力。将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三大慢性并发症的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翠宁  高峰 《医药导报》2009,28(11):1393-1398
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进行性、终身性疾病。早期良好控制血糖有助于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迄今为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该文就现在应用于临床以及即将应用于临床的各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应用进展情况。方法查阅有关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文献,归纳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并发症防治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 2型糖尿病治疗的规范在慢慢地变化;由于2型糖尿病进展的本质,潜在的需要保护β细胞的功能已成为应引起重视的选项;糖尿病的并发症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糖尿病(DM)已跃居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当前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护理人员除了照顾和护理病人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病人的督促者、教育者,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机制研究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莉 《中国处方药》2009,92(11):33-35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始动机制、药物作用靶点的不明确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众多,但真正能实现靶点定向治疗的药物缺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伟荣  涂洁琼  曾黄辉 《河北医药》2013,(19):3000-300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对糖尿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平稳降糖的同时控制并发症更为关键[1]。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故本文将我院548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晶  戴德哉 《药学进展》2003,27(2):88-91
糖尿病并发症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针对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因开发其治疗药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分类概述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研究,其药物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抗氧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1999-2003年我院糖尿病住院病例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糖尿病发病和用药情况及用药变化趋势。方法:分别对1999-2003年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比例、糖尿病类型、治疗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应用趋势、急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情况、糖尿病治疗效果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糖尿病发病无性别差异;2型糖尿病占主导地位;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主要药物;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治并发症,有待于开发给药简便、疗效更高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