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与中药联合治疗Ⅱ期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Ⅱ期肛裂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中药与内括约肌侧切除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肛泰膏外敷治疗,早晚都进行高锰酸钾坐浴,配合扩肛法)。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便血评分、疼痛评分、裂伤愈合时间以及便秘消失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明显低于研究组(92.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便血评分等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以上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便秘消失时间(7.55±1.19)d、裂伤愈合时间(16.49±2.2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9±2.29)d、(21.83±3.11)d,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肛裂患者联合采用手术与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裂伤以及便秘症状,减轻患者便血以及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效果。方法:将辨证为痰热内扰型失眠的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实验组30例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两组均实施睡眠护理、生活指导、有效沟通积极护理措施。均7d为1个实验周期。实验1周期后进行效果判定。结果:实验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黄苏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好转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9.0%;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赵正恩  汪玲 《光明中医》2016,(14):2077-2078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33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针刺治疗后,取阳白、地仓、颊车、颧髎、翳风、完骨,依次闪罐,至皮肤局部潮红为度,然后在翳风、完骨留罐约3~5分钟。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均只行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8.90±3.82)d、(22.78±3.85)d,两组在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0例。试验组治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配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量化针刺手法治疗术后接受西医常规方法治疗3 d无效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量化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8±1.7)h,(16.6±2.2)h,(29.3±4.7)h,均早于对照组的(10.5±2.0)h,(30.4±2.8)h,(48.4±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发现量化针刺治疗比常规针刺治疗效果更显著,量化针刺手法是临床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经我院治疗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调护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中医针刺治疗后配合袪风除湿、通络止痛中药研末外敷配合调护120例,并与单一针刺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患者经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调护治疗后,总有效率97.5%,其中治愈77例,占64.2%,好转40例,占33.3%,无效3例,占2.5%。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其中治愈28例,占46.7%,有效24例,占40%,无效8例,占1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满意,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24例患者采用针刺为主配合心理安慰治疗。结果:24例治愈10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结论: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评估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基础药物治疗)32例和28例对照组(基础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4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1.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28例,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64.2%,总有效率为71.42%。32例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能量合剂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32例治疗组治愈者的平均时间是(25.77±3.48)天,较对照组的(32.71±4.54)天明显缩短,两组的治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后天性眼肌麻痹的疗效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治疗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在鼻内镜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0例进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5 mg/(kg·d),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例无效,18例患者好转,30例患者治愈。对照组患者中,10例无效。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4.0%显著高于实验组感染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为(14.20±3.22)d,实验组术腔清洁时间为(20.43±4.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鼻内镜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8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1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7%。实验组治愈13例,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实验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配合针刺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内服加味三子养亲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6例采用针刺配合内服加味三子养亲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临床治愈28例,好转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结论:针刺配合内服加味三子养亲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中药理疗TDP神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针刺穴位同时配合中药理疗TDP神灯联合治疗。经过1个周期(4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7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5.60%。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9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对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为(15.7±2.5)d,对照组为(23.2±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6.3±1.5)d,对照组为(26.87±1.9)d,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与单纯手法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圆利针针刺配合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庄浪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旋转复位法。对照组50例在复位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法(腰部夹脊穴、大肠俞、肾俞、环跳、秩边、委中);治疗组50例在复位的基础上给予圆利针针刺治疗(取穴同对照组),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8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临床治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针针刺配合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白玉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2):107-108
目的:探讨鼻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25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行鼻内窥镜术后配合中药萍芷片治疗;对照组单纯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手术加中药组治愈53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单纯手术组治愈29例,好转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药治疗鼻息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五磨饮子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眼针配合腹部针刺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5)。结论: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腹部针刺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中药贴敷加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0例肿瘤化疗后伴有顽固性呃逆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给予甲氧氯普胺针10mg肌肉注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试验组:治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1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5.42±1.80),3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3.34±0.83),7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0.97±0.24)。对照组:治疗后1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6.04±1.95),3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4.21±1.22),7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2.35±0.5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和中药贴敷足三里穴位治疗化疗后引发的顽固性呃逆,其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呃逆患者症状评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芒硝液灌肠治疗脑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脑中风后便秘患者4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2018年2月15日~7月20日,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实施中药芒硝液灌肠治疗、常规治疗,将两组平均排便时间、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9.21±2.16)min、住院时间(10.25±1.75)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效18例、有效1例、无效1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后便秘通过采取中药芒硝液灌肠治疗,住院时间、平均排便时间显著缩短,治疗有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金津、玉液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将116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金津、玉液放血,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语言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针刺配合金津、玉液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