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9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JOA评分)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8.5%,优良率78.3%.术后出现明显或严重颈部轴性症状的病例较术前增加(P<0.01);术后有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9.2±7.5)较无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15.2±8.7)小(P<0.01);颈部轴性症状分级与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中下颈椎伸屈运动范围及中立位颈椎弧度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后虽然保持了颈椎矢状面的动态稳定性,但损害了该平面的静态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笼钛板内固定术(ACCF)与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成形术(ELA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近期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MCSM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CCF(n=35)和ELAP(n=47)两组,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颈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变化,采用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X线平片和CT图像计算颈椎曲度、椎管矢状径及颈椎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CCF组手术时间长于ELA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少于E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曲度及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椎管矢状径明显增加(P﹤0.05),且ACCF组颈椎曲度及活动度高于ELAP组,椎管矢状径低于E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F组和ELAP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71%和29.79%(P0.05)。结论 ACCF和ELAP治疗MCSM均可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神经功能,其中ACCF对患者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减少颈椎曲度及活动度丢失,而ELAP则可扩大脊髓活动空间,能更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在治疗老年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期间在本院进行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的老年颈椎病6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老年颈椎病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60例老年颈椎病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2.64±38.57)分钟,术后JOA评分为(13.92±.3.26)分,比术前高,术后NDI评分为(13.01±3.14)分,低于术前(P0.05);低龄和高龄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低龄老年颈椎病患者的恢复时间(7.68±2.11)比高龄患者短(P0.05);不同病程老年颈椎病患者之间对比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明显(P0.05),NDI评分改善率进行比较无较大差别(P0.05)。结论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颈椎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一种保留颈3、颈7棘突的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应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良组)或传统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传统组)治疗的69例多节段狭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组患者38例,平均年龄51.2岁(42~67岁);男25例,女13例;传统组患者31例,平均年龄52.4岁(35~69岁);男18例,女13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随访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随访时颈椎总活动度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时VAS评分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总活动度改良组角度大于传统组(P<0.01);传统组13例(41.6%)患者出现轴性症状,改良组4例(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4例(12.9%)患者出现C5神经麻痹,改良组3例(7.9%).结论 此种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可明显减少术后轴性症状及颈部疼痛的发生,与传统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84-87
目的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行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前路组15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后路组1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来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术后神经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NRS评分降低(P0.01),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P0.05),但后路组的手术时间较前路组的短(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后路组患者骨化节段数多于前路组(P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术式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JOA评分10分患者较≥10分患者的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脊髓高信号患者较无高信号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结论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均能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男性、术前JOA低评分、脊髓高信号是导致手术疗效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线(SC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脊髓解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42例行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病人术前及术后1月的MRI图像。在MIR图像上进行术前受压节段压迫程度评分和SC线分型(分为A、B、C型),分析SC线分型与术后脊髓解压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的关系。结果术后脊髓解压程度与SC线分型呈正相关(r=0.518,P<0.01)。各型间术后脊髓受压程度差异有显著性(F=43.58,q=1.86~2.12,P<0.05)。各型病人手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增高(t=5.9~9.9,P<0.01),但术后各型间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线及其分型能较好地预测术后脊髓解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于我科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55.3±9.3)岁。观察术后颈椎曲度变化,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颈部疼痛症状,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术前JOA评分(8.12±1.56),术后JOA评分为(14.60±2.95),改善率(51.93±19.03)%,VAS评分术前(4.65±1.12),术后(0.79±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颈椎曲度术前(18.2±6.4)°,术后(18.1±7.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估手术疗效,计算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3个月观察轴性症状发生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测量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为13~46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再关门”出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分别为(8.2±2.5)分、(13.0±3.3)分和(13.9±3.6)分,JOA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4.8±18.5)%.术前CCI为(16.2±4.5)%,末次随访时减小为(14.7±4.7)%,CCI较术前减少(1.5±0.4)%.13.9%(5/36)的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结论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能有效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同时,可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标准间盘切除治疗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63例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下肢疼痛症状并经CT或MRI证实存在与症状体征相符的间盘突出.所有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通过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计算JOA评分改善率以及MaeNab疗效分级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1~16年,平均12.9年,术后JOA评分从前(11.8±4.2)分提高到(23.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改善率平均为68.7%.JOA改善率与术前下肢疼痛时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572,P<0.01).术前下肢痛少于2个月者与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acNab分级分成的两组患者术前下肢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准间盘切除术作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其疗效是肯定的.术后患者疗效随时间延长无明显下降,呈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传统工具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05月~2018年05月在我院诊断为CSM并行C3-C7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切割主力工具分为超声骨刀组(17例)和传统工具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 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术中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术前颈椎前凸角、术前平均椎板角、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骨刀组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工具组(455.3±286.6mL vs 642.5±371.7mL,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24h, 72h及总量)、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术后颈椎前凸角、术后平均椎板角、椎板开门角、术中并发症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SM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亚于传统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保留颈半棘肌肌止,颈7椎板造穹隆,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的椎管成形术式和传统的单开门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分析应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40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组25例,传统组1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JOA评分及颈部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随访时颈椎总活动度及轴性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有升高趋势;改良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总活动度改良组角度大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8例(50%)患者出现轴性症状,改良组8例(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颈7椎板造穹隆,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的椎管成形术能明显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改善颈部疼痛,增加颈椎活动度,具有一定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文涛  沈宁江  林明侠 《海南医学》2014,(11):1594-1596
目的评估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改善率、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同时在随访的影像资料上测量术后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改变及丢失程度、术后椎管扩大率及椎板开门角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7.1±1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0.0±28.7)ml,椎板开门角度为(48.0±3.1)°。术后椎管扩大率为(69.7±13.5)%;颈椎曲度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丢失程度为(3.4±2.7)%;平均脊髓后移距离为(3.1±0.7)mm;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JOA评分改善率与脊髓后移距离无明显相关性(r=0.161,P=0.3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开门后再关门;并可获得手术后即刻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曲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的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是一种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Twinfix锚钉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采用Twinfix锚钉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改良组),与同期传统单开门手术治疗的31例(传统组)进行疗效分析比较,记录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颈椎总活动度(ROM)及轴性症状。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改良组平均24.3个月,传统组平均24.5个月。改良组术前JOA评分(8.13±0.47)分,术后(15.09±0.53)分,改善(6.95±0.68)分,传统组术前JOA评分(8.09±0.53)分,术后(14.94±0.47)分,改善(6.84±0.49)分,两组间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前后ROM减少(5.42±1.89)度,传统组手术前后ROM减少(8.67±2.39)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8例,传统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2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fix锚钉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能较大程度保留颈椎活动度,能有效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早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铆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铆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且获得随访的2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Neck Disability Index ),评估其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及生活工作改善情况。结果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铆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运动、感觉及疼痛恢复良好,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JOA评分由术前的(7.48±0.53)分增加至术后的(12.84±0.85)分,NDI评分由术前的(62.5±4.1)分降至术后的(46.4±2.2)分,在随访期间术后JOA、N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单开门铆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是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ROM)及术后根性、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8-42月),术前JOA平均为(7.2±2.1)分,术后JOA评分为(13.7±3.5)分,改善率66.3%,颈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减小(12.6±3.4)°,术后有4例(10.8%)出现C5神经根麻痹,11例(29.7%)发生轴性症状。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有效促进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恢复,相当程度保留了颈椎运动范围,但其相关并发症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孙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58+160-158,160
目的 探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患者35例,采用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的JOA评分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cising spinal pia mater to relieve pressure and un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with internal screw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e dated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From March, 2009 to July, 2010, 16 cases with chronic cervical cord injury underwent spinal dura mater incision and un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with internal screw fixation. Nerve functions of preand postoperation were evaluated by Franke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scale.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JOA score at the indicated time was record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Frankel classification rating of 16 patients improved obviously. JOA scores at the 1st month, 3rd month, 6th month, and 12th month after surgery were 7.9±2.3, 8.5±1.6, 8.9±2.1, and 12.4±2.5, respec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prior to surgery (5.5±0.6). At the end of follow-up period, JOA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e-treatment (P<0.05). The recovery was relatively rapid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following the surgery, then entered a platform period.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dated spinal cord injury to undergo spinal decompression and laminoplas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需行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利用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在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固定时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8.4分,随访时平均JOA评分14.2,平均增长率为65.1%;影像学评估显示内固定确实,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在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固定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应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及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选择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A组JO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合理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对提高CSM患者的JOA评分及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疗效。方法: 对41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全部行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钢板固定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分采用JOA评分。结果: 随访12~16(14±2.0)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提高4.8分。结论: 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合并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等优点,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