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行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8例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我们采取JOA下腰痛疗效标准评分,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来评价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有31例在手术结合中医治疗后,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等情况取得优良效果,优良率为91.2%,对照组优良人数为27例,优良率为79.4%,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JOA下腰痛疗效标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Neurac神经肌肉激活技术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痛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未完成4周的治疗,退出统计。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每周均接受至少2次腰痛患者的对症康复治疗(垫上核心训练)及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至少1次的配合特定角度下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 ,但把垫上核心训练改为Neurac神经肌肉激活技术。比较两组改良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分别为(7.65±1.69)、(37.45±5.66)、(4.15±2.98)分,对照组分别为(7.95±1.57)、(38.75±5.43)、(3.85±2.37)分;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分别为(1.15±0.93)、(9.00±2.75)、(12.50±1.10)分,对照组分别为(1.70±1.03)、(13.7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规范化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的手法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骨盆牵引治疗,2组均进行腰椎间盘突出基础治疗草案.采用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以及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在入组前、治疗期间的1、2、3周以及治疗后3、6周进行评价.结果 2组在治疗前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6.0±2.4)、(23.8±2.6)分,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分别为(4.6±1.1)、(4.8±1.7)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痛VAS分别为(2.6±1.1)、(2.8±1.1)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痛VAS分别为(3.0±0.8)、(3.0±0.6)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根据腰椎JOA评分、Roland-Morris腰痛量表评分、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规范化的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迅速缓解症状及疗效的维持上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合并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悬吊运动训练.记录开始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3个月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ODI)、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和NPR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所得数据中,对照组ODI评分和NPRS评分较治疗后无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评分则较治疗后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维持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合并悬吊运动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金乌骨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藤黄健骨片,3~6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1%、9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12周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JOA评分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6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χ2=8.2277,P0.05),两组治疗前下腰痛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同治疗前都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VAS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RSWT)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创伤小,见效快,能够显著的提高JOA腰痛评分,降低疼痛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超声波刺激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镇痛效果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下腰痛评估表(JOA)评分的变化,探讨超声波刺激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超声波刺激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组(超声组)50例和牵引加磁热疗治疗组(对照组)48例,治疗前及治疗2疗程分别对患者进行VAS及JOA评分,观察超声波刺激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对患者症状及功能状况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超声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波刺激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镇痛效果明确,综合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JOA与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4周,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周,研究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总分均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Lysholm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术后力线改善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LDH急性期患者84例(2019-03 ~2020-04)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1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的4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7d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5.61%(P<0.05);治疗7d后,两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腰椎JOA评分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9.35% (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辅助治疗LDH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到天津市南开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注射用腺苷钴胺,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93.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JOA主观症状评分、JOA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JOA主观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JOA主观症状评分、JOA临床体征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NLB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颊针治疗,根据痛点和肌肉挛缩或硬结处靶点位置在人体面颊部的相应穴位分布实施单侧或双侧颊针治疗,留针20~40 min,每3天1次,5次1个疗程;B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对照.记录治疗前(T0)和治疗后1周(T1)和1个月(T2)、3个月(T3)时的VAS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和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T1和T2时的VAS疼痛评分均减少(P<0.05),JOA评分增加(P<0.05).T3时,A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治疗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88.0%vs.74.0%) (P<0.05).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颊针治疗慢性NLBP的近期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方案结合本科自编的骨筋肉操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6例,采用一般护理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126例,采用护理方案要求结合我科自编的骨筋肉操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JOA下腰痛评分、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为观察指标.结果 分别于入院3、14d测定JOA下腰痛评分表,观察组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效率和显效率显著增高(P<0.05);生存质量评分表试验组总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结合骨筋肉操锻炼,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及靳三针治疗,靳三针取穴以腰三针、坐骨针、夹脊穴为主.对照组予腰椎温热牵引治疗及中频理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0%),P< 0.05.治疗后,两组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合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牵引配合中频理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电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DMS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JOA、VAS和OD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慢性NLBP患者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稳定性训练和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NLBP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腰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60例。Ⅰ组患者单纯实施针刺治疗,Ⅱ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VA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JOA评分(22.35±5.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28±4.44)分, VAS评分(2.08±0.65)分、血清CRP水平(11.32±3.0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0.68)分、(18.42±3.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结合火龙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显著地减轻患者腰痛及改善腰椎功能障碍,还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炎症因...  相似文献   

17.
戴飞 《首都医药》2012,(10):52-53
目的 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方法,将200例下腰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贴24小时,隔日1次,共贴3次;对照组采用奇正消痛贴外敷治疗,贴24小时,1日1次,共贴5次.两组均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再次复诊,观察两组下腰痛VAS评分、腰椎活动度、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 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腰椎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腰椎活动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下腰痛有明显疗效,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观察组予以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各组都以2周为治疗周期,随访1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8%,对照组总有效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视觉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按摩或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冲击波配合中药热敷治疗PLID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实按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实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7±0.4)分、ODI评分(12.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1.0)、(23.4±2.2)分,JOA评分(25.9±3.6)分高于对照组的(19.8±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单独穴位埋线治疗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实按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钱敏  王刚  杜润中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226-2230
目的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铜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日期单复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4 mL和2%利多卡因4 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2 mL中,取上清10 mL,分别在肾俞、委中、昆仑、太溪、足三里、夹脊穴位处进针,3~4 mL/穴位,1次/3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腰痛宁胶囊,4~6粒/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VAS评分、JOA脊柱功能、一氧化氮(NO)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1%、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脊柱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JOA脊柱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和G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腰椎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调节NO和GM-CSF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