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林益良  卢家灵 《广西医学》2012,34(3):323-32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寰枢椎损伤病例的影像诊断资料,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图像后处理方法,着重观察上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骨折以及脱位失稳等CT表现,并评价三维重建技术的优势.结果 椎体及附件骨折37例,2例无骨折征象,仅表现为寰枢关节脱位、失稳.结论 上颈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甘伟  艾阳平  马坚  付建华 《当代医学》2011,17(26):60-61
目的 探讨螺旋CT轴位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在椎体附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脊柱外伤临床高度怀疑椎体损伤病人经X线检查后行螺旋CT轴位扫描并进行三维重组.着重分析椎体及附件骨折、脱位的阳性率,骨折线走形,骨块移位对周围骨性结构的影响.结果 64例中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对椎体及附件骨性结构显示较好,阳性率明显提高.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上颈椎隐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上颈椎损伤而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的36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通过工作站对其进行后处理,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重建后,25例显示有隐形损伤,其中椎体旋转脱位1例,环齿关节脱位2例,单纯横韧带损伤1例,C1侧块骨折5例,C1椎弓骨折3例,C2椎弓骨折3例,齿状突基底部骨折6例,C2椎体骨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二维、三维和四维重建对上颈椎隐形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椎外伤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对比分析MSCT及MRI在颈椎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颈椎脱位、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等方面的诊断效果。结果:单用MSCT三维重建方法及联合MRI方法对颈椎椎体骨折、附件骨折及颈椎脱位的诊断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用MRI方法(P<0.05),而单用MRI方法及联合2种方法对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用MSCT三维重建方法(P<0.01)。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RI对颈椎外伤患者进行联合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颈椎外伤患者行16层SCT 5mm容积扫描,以1.25mm重建层厚传至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图像重建,观察分析颈椎损伤情况。结果:CT诊断33例均有颈椎损伤,其中为骨折31例,41个椎体骨,50个部位(包括附件);关节脱位39个,37个合并有骨折症,以寰枢关节脱位多见18个,小关节脱位11个,椎体间脱位或复合脱位10个;33例中有21例显示椎管完整性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表现,本组颈椎外伤中有9例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症。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颈椎损伤情况,做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是颈椎损伤无创伤性重要的检查方法,能明显提高颈椎损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6例进行128排螺旋CT腰椎容积扫描,对扫描图像采用三维重建、矢状位重建、曲面冠状位重建和薄层横断面重建等方法对椎体骨折情况进行评价,并与X线和MRI(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对照,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初步分级.结果 56例72个椎体压缩骨折,有骨折线椎体65个,椎管狭窄4个,5个椎体附件骨折,1个椎体神经孔狭窄,5个椎体发生滑脱;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联合应用,能准确全面诊断椎体骨折情况,对椎管狭窄及附件骨折显示准确度明显高于普通X线片及MRI;56例经过128排螺旋CT图像测量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分别为轻度28例,中度19例,重度9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对椎体压缩骨折程度的判断较以往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并能初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脊柱急诊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8例脊柱外伤CT扫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X线表现、CT横轴位图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48例患者中,颈椎骨折66 例,胸椎骨折54例,腰椎骨折118例,骶椎骨折1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5例,椎体爆裂性骨折4例,椎体骨折71例,附件骨折60例,椎体附件同时存在骨折28例.合并椎体滑脱者28例,伴脊髓损伤者5例.CT 三维MPR重建图像显示清晰,表面重建可显示大多数病变,174例X线平片未显示、部分显示或可疑.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显示脊柱骨折、软组织情况及椎管内情况均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对脊柱外伤特别是结构复杂部位的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6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平扫层厚2mm,重建层厚1mm。结果: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均清晰显示16例寰枢椎损伤情况,其中C1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2例,枢椎椎体骨折1例。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齿状突前间隙增宽、寰枢关节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损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影像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重建在脊柱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从2010年2月-2012年2月到本院就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螺旋CT图像进行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分析脊柱创伤的CT图像特点,并将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60例脊柱创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显示,椎体变扁19例,附件合并椎体骨折16例,椎体前缘骨折10例,椎体后缘骨折8例,椎管狭窄4例.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完全相符,螺旋CT诊断正确率高达100.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脊柱创伤的诊断正确率高,其能将脊柱创伤的位置、范围、形态、病变程度等清晰显现出来,降低脊柱创伤的误诊率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MRI对脊柱损伤全面性评估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脊柱损伤全面性评价的价值.方法 对50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脊柱外伤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5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15例,颈、胸椎复合骨折6例,胸椎骨折11例,腰椎骨折15例,胸、腰椎复合骨折3例.平片发现椎体和附件骨折54个.CT发现椎体骨折59个,附件骨折6例,18例可见椎体明显错位和椎管狭窄.MRI发现椎体骨折61个,椎体和附件挫裂伤103个;脊髓损伤20例,2例合并脊髓断裂;硬膜外血肿5例,外伤性椎间盘突出11例.颈椎损伤病例中,合并椎动脉损伤7例,3例表现为椎动脉痉挛变细,4例椎动脉闭塞.结论 MRI能全面评价脊柱的损伤,包括轻微的损伤和其他的继发性损伤,对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上颈椎损伤患者,采用MSCT 3~5 mm扫描、1.0 mm重建后作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结果 上颈椎椎体骨折18例,其中齿状突骨折6例,环枢关节脱位7例,其中环齿关节脱位6例,单纯枢椎旋转脱位1例.结论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能明确显示上颈椎骨折、脱位情况,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析MRI在急性脊柱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78例急性脊柱外伤患者,对可疑损伤部位进行CT扫描.在伤后8小时采取T1WI、T2WI横断面,T2WI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矢状面对患者脊柱进行常规MRI扫描,回顾性分析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 78例患者CT扫描后,结果显示,颈椎椎体骨折且椎管狭窄者有20例患者,腰椎椎体骨折且伴有附件骨折者具有48例患者,胸椎骨折的患者具有6例,骶椎椎体骨折的患者具有4例;78例脊柱骨折中具有88个椎体骨折;脊髓损伤MRI检出率(25/78)32.05%,CT(12/78)1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韧带损伤MRI检出率(50/78)64.10%,CT(6/78)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创伤性脊髓损伤采取MRI检查,效果较好,可以清晰显示脊柱形态、骨折及位置同脊髓的关系等病理改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采用X线或CT诊断的效能对比。方法选取50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为脊柱损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X线平片正侧位检查和CT扫描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X线检查显示6例漏诊,44例有椎体骨折;CT扫描检查发现入选患者均存在椎体骨折,其中36例椎管狭窄,14例多椎体骨折,脊柱损伤部位分别为腰椎12例,胸椎26例,胸腰椎损伤8例,颈椎4例。CT扫描检查脊柱损伤诊断准确率较X线检查明显要高(P0.05);同时发现,本组中以爆裂型椎管狭窄受累最多,其次为骨折脱位型。结论 CT扫描能清晰显著脊柱损伤程度及位置,可正确评估损伤分类,尤其对椎管狭窄诊断敏感性高,X线平片为二维图像检查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两种检查方式,取其精华,使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讨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山脉折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50例72节胸腰椎骨折中,单椎体骨折36例。多椎体骨折14例,CT诊断准确率98%。以暴烈性骨折(占54%)和压缩型骨折(占36%)多见,三柱受累中以前中柱(占24%)和前中后柱(占56%)多见,椎管狭窄发生率高达58%。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类,判断脊柱失稳,评价脊髓损伤及选择治疗上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5节脊柱爆裂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CT多平面重建。47例中颈椎3例,胸椎17例,腰椎27例。结果脊柱爆裂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5.45%)。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连线改变,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等表现,21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骨折45例(95.74%);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1例(65.95%);脊柱附件骨折19例(40.42%)。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5.31%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3.4%和100%。结论X线平片对爆裂骨折的诊断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龙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1014-1015
目的 分析颈椎损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颈椎外伤的55例患者行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或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并做多平面及三维(3D)重建。结果经影像学诊断48例颈椎损伤,其中CT诊断48例,平片诊断18例。平片与CT对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分别为37.5%及100.0%。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与X线平片比较,多层螺旋CT明显提高了颈椎损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戴畅  马海永 《农垦医学》2006,28(5):337-339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X线表现,并提高对螺旋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39个椎体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CT多平面熏建。31倒中颈椎2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4.1%)。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线的改变,X线平片有14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4.8%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2.6%和77.4%。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有时爆裂性骨折较难与单纯压缩性骨折区分。螺旋CT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张华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72-17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脊柱损伤病人行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功能,行MPR、VR重建,对病变部位、范围、解剖结构及邻近组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R图像能行多方位重建,影像质量与横断面一致,对椎体及附件骨折显示率100%,对于复杂的骨折、脱位显示清晰。VR图像从立体上显示骨折,对于骨折及脱位情况显示直观,但对于细微骨折显示不良。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MPR、VR图像,能清晰、直观、立体、全面及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提高了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上颈椎损伤的CT征像,评价CT在急性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上颈椎外伤的X线、CT检查资料,6例行MRI检查.结果 寰椎骨折7例,齿状突骨折16例,枢椎椎体骨折3例,枢椎椎弓骨折7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1例.结论 在急性颈椎损伤中,CT能快速、安全地对上颈椎骨折、脱位、做出准确诊断,CT是上颈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X线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椎管分度及附件骨折处数的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椎管分度及附件骨折处数的准确率较X线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及多平面重建(MPR)诊断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椎管分度及附件骨折处数的准确率较容积再现(VR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椎管分度及附件骨折处数的准确率较轴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可有效诊断椎体骨折个数、椎管分度及附件骨折情况,尤其是后处理技术MPR,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