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荧光式太阳能聚光器能量转换效率的分析,取用了荧光量子产率高的若丹明染料和苝红类颜料作为荧光物质,并制成了太阳能聚集器,进而讨论了它们的浓度效应、自吸收及光稳定性等。结果是:随着荧光染料浓度增加,其Stokes位移相应增大,因而自吸收现象明显降低;但在高浓度下由于分子间碰撞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将导致荧光量子产率下降。苝红颜料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量子产率比分散在DMF溶液中高,它具有优于若丹明的良好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六个双恶嗪化合物,即:6,13-二氯双恶嗪;3,6,10,13-四氯双恶嗪;2,9-二甲氧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乙氧基-6,13-二氯双恶嗪;3,10-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测试了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计算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呈现出较好的镜像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8个以若丹明6G,若丹明101,若丹明B或若丹明DR-21为母体,以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为天线基元,以双亚甲基作为桥链连接两者的多发色团激光染料,并对它们进行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发生了从天线基元指向若丹明母体的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并且多发色团激光染料相对于对应的若丹明染料的荧光量子产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经过亚酰胺化、缩合、闭环等步骤合成了一系列文题染料。用元素分析、红外、质谱等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并测定了其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摩尔消光系数,荧光量子产率、Stokes位移等光物理性能和光化学稳定性。发现这类分散染料的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不具有一般萘酰亚胺荧光化合物所具有的镜影关系,其Stokes位移较小,荧光量子产率较高、且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在实验时间范围内,其光褪色反应遵循一级反应的规律,且光褪色速度很小。  相似文献   

5.
在香豆素激光染料的基础上进行刚化环构,合成了10个吡喃类激光染料。运用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对染料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並通过对染料光谱计算值和实验测定值的比较,确定了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在活性、荧光和还原三大染料工业中,荧光染料越居第二位。有机锡缩聚物荧光染料是近几年才开发的新型荧光材料。本文就荧光发射的基本原理,荧光物质的吸光发光的结构特征,染料高分子化的优点,以及影响荧光性能诸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还简述了有机锡缩聚物荧光化合物的合成,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测定,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980年日本筑波大学的福富等人,用波长514.5nm的氩离子激光照射早期胃癌新鲜标本,采用0~550滤光片削减反射激光,观察激光所激励的荧光,发现Ⅱc型胃癌表面出现均匀的黄色强荧光。此后,人们在探明该荧光的实质和用于诊断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作者成功地记录了机体内氩离子激光激励的荧光像,用西坂等人研制的内窥镜实时荧光光谱分析装置,分析了氩离子激光激励的荧光光谱。方法经石英纤维向病变部位照射488nm的氩离子激光,用纤维光束内窥镜接收反射激光和荧光。将吸收激光的滤光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四苯基卟啉(H2TPP)及其衍生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从而筛选出较好的光敏剂。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荧光光谱,采用参比法测定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结果:实验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荧光强度和荧光峰位移影响较小,但在非极性溶剂中荧光峰略有红移,并且溶剂影响光敏剂的量子产率,在CHCl3,DMSO中量子产率较高。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从样品中选择出光敏性能较好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研究了三只增感效率较高的菁染料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下的聚集态和荧光光谱。通常在甲醇溶液中染料的吸收光谱呈单分子态,荧光光谱有Stokes位移,在碱性水溶液中吸收光谱有明显双峰荧光光谱,而无Stokes位移,同时还计算了相应的荧光量子产率,结果为J聚集态的染料Ⅰ比产生二聚集态的染料Ⅱ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菁染料的荧光光谱强度随不同的浓度、不同pH卤盐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8个化学结构为(RCSCSR′)_2Ni(R和R′分别为苯基和取代苯基)的近红外染料,它们最大吸收波长在875~1170nm之间。将它们作为染料Q开关用于Nb:YAG及Nd:YAP激光器上,获得满意的调Q效果。调Q脉宽为4~6ns。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酰氧乙基氨基取代的1,8-萘酰亚胺类荧光色素为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了4个聚合荧光色素。采用GPS法,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吸收光谱标准曲线法,确定了聚合荧光色素中荧光色素的结合量。测试了它们在溶液中和在聚合物薄膜扣的吸收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染料IR-1061水溶性差、量子产率低,限制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将脂质体作为载体材料,增加其水溶性,并且将近红外一区(NIR-I)荧光染料IR-780同时负载于脂质体,以增强IR-1061在NIR-II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980 nm激光照射下,脂质体表现出显著增强的特征荧光。此外,对脂质体粒径、外观、光热转换效率、光声性能以及细胞毒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制备的复合物脂质体可作为NIR-II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体系,具有用于诊断和引导肿瘤光热治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2(3),9(10),16(17),23(24)-四(三氟乙烷氧基)酞菁锌(ZnPcF)光物理性质(包括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光敏化作用产生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ZnPcF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应用9,10-二甲基蒽为捕捉单线态氧的探针,通过测定光敏化过程中探针浓度的变化,计算ZnPcF的单线态氧(1O2)量子产率。结果 与酞菁锌(ZnPc)相比,ZnPcF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都有一定程度的红移。ZnPcF的摩尔消光系数(ε)为1.65×104 L·mol-1·cm-1,荧光量子产率为0.197,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为0.547。结论 ZnPcF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荧光及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有进一步开发其抗肿瘤效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荧光现象是以这个事实为基础的某些化合物吸收了射线后,可以发射比此射线波长更大的一部分辐射能量(Stokes定律)荧光素钠盐是作为染色剂最有效的化合物。为了明了荧光现象,就要认识荧光的分子大小。一个分子应视为是间接与所相对的电子运动σ联系的原子结构。在此结构的周围有更活跃的电子在移动,即电子π。分子周围又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解聚合法使β-四氟乙烷磺内酯分别与邻苯二胺、二氯-邻苯二胺合锌(Ⅱ)和二氯-邻苯二胺合镉(Ⅱ)开环缩聚,制备出邻苯二胺型和金属配位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确定其分子链为同时含有酰胺、磺酰胺、氟碳基团、芳环和金属离子的特殊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表明: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0.65,Cd2+配位后荧光量子产率保持0.65,而络合Zn2+的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的荧光量子产率降低为0.39,Zn2+对该类聚合物的荧光性能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量子点结构。结果表明,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可以合成出荧光量子产率为11%~62.4%、荧光发射峰在415~800 nm宽范围内可调的Zn1-xCdxSe和CdTe水溶性量子点。XRD结果表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与其粒径相关。这是首次应用单一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合成具有紫色近红外宽荧光发射的水溶性荧光量子点。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溶性量子点具有较好的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半峰宽以及较强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70nm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分析采集24例外科手术切下的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分析两者的荧光光谱差异。结果:采集了400~700mm波长范围的自体荧光光谱。400~590nm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癌组织。590~700nm癌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在波长460nm、690nm有特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为提高准分子激光消融动脉粥样斑块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采用荧光和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四环素在动脉粥样斑块中较特异性结合及四环素的光吸收特性。结果:家兔模型中证明,四环素在离体或在体情况下均能迅速而又较特异地结合于动脉粥样斑块中;四环素对230~400 nm波长范围紫外光吸收明显,并在270和358 nm处形成最大吸收峰。用波长为308 nm的准分子激光(50 mJ×100次)照射经四环素处理和未经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纸层析法、柱层析法在检查了治障宁的纯度基础上,从治障宁中共分离出五种成分,其中两种成分不显荧光,三种成分在紫外灯下显有荧光。另外,又测定了它们的光谱行为,都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和红外吸收曲线,只是最大吸收峰波长稍有差别。因此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治障宁的吸收值实为五种成分吸收值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通过HeckSonogash FTIRa偶合法合成了含五蝶烯(Pentiptycene)基团的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乙炔撑衍生物(PPE),分别为:侧链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PPE 1和侧链单、双丙基七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取代的PPE 2、PPE 3。采用FT-IR、1H-NMR、UV-Vis、荧光发射光谱、TGA等仪器对PP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其与TNT之间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PPE 1、2、3均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对TNT显示出很高的猝灭敏感性,其荧光猝灭效率与TNT的浓度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特别是侧链引入POSS的PPE 2,提高了PPE的荧光量子产率及与TNT荧光猝灭效率,同时,PPE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