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功能及神经再生病理生理变化,1997/1999选择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32例,进行了优势侧胫前肌单纤肌电图(SFEMG)研究,其结果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程越长,临床症状越重,肌无力明显。其电生理改变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退行性轴索退行性变的生理病理过程。提示SFEMG具有评价周围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异常范围,确定糖尿病控制程度,以及病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蓓蕾  邹明  王小同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24-1125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多发周围神经病(DPN)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34例DPN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指总伸肌的颤抖(Jitter)、纤维密度(FD)、神经传导速度(NCV)、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结果:DPN患者指总伸肌的颤抖和纤维密度增大,分别与HbAlc、病程呈正相关。Jitter异常率73.53%,FD异常率61.76%,NCV异常率58.82%。结论:SFEMG有助于提高DPN的早期诊断,是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敏感的电生理检测手段,Jitter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接头异常和FD所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生与代谢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理与电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最常见的病因,病理和神经电生理是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将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理与电生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晖  黄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4):652-652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200例糖尿病患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为127例,经肌电图检查增至184例,确诊率由63.5%上升到92.0%;在无症状的73例中经肌电诊断异常为57例,异常率为78.1%。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氧运动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朱春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602-1603
为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的疗效,选择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交患21例,对其进行6周的有氧运动。观察到患血糖、临床症状及电生理值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有氧运动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饼发症之一,发生率10%-90%,临床上该病变可影响不同的神经,最常见的足下肢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其发病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呈慢性进行性改变。我院内科自2003年9月-2006年8月共收治Ⅱ型糖尿病合饼周围神经病变64例,全部为足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对其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及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并据其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200例糖尿病患者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为127例,经肌电图检查增至184例,确诊率由63.5%上升到92.0%;在无症状的73例中经肌电诊断异常为57例,异常率为78.1%。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50例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丹  王允洁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211-2211
多发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性神经病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解糖尿病(DM)患周围神经电生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临床表现之问的关系,对DM患50例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新  刘好文 《临床荟萃》2005,20(19):1132-113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它的诊断主要依靠糖尿病病史、神经损害的症状体征以及电生理的异常.随着肌电图的发展,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确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发现了很多“亚临床DPN”(指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通过电生理检测或神经活检证实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使其预后有了很大改观.现就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性神经病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解糖尿病(DM)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对DM患者50例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测定正中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迟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5→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胫后神经Guo→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趾1→踝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总神经膝→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肠神经外踝→腓肠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轴索及髓鞘同时受损多见,在四肢各神经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较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次之,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受累较少见。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了解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胫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病程显著负相关;②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显著降低(P〈0.01);伴轻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与中、重度者相比,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是一个随病程变化的过程。②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电生理检测在临床已作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本电生理室发现有的糖尿病患者仅仅选择性地损害正中神经,即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的表现。因糖尿病是CTS的易患因素之一,本文意在进一步了解CT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电生理表现。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为1998-09/2002-03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患者,无论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和/或体征,均行常规电生理检查。2例为门诊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80年WHO标准。排除标准: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盐酸氟桂嗪对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桂嗪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而盐酸氟桂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桂嗪,2周为1疗程,分别评价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进行电生理(motor conduct velocity,MCV;sensory conduct velocity,SCV;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查。结果盐酸氟桂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指标(MCV.SCV.SEP)(P&;lt;0.05)。结论 盐酸氟桂嗪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单纤维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应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36例,采用viking IV肌电图仪,测定指总伸肌的颤抖和纤维密度(FD),同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并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 颤抖和FD具有相关性,且均与HbAlc呈正相关。18例NCS异常,颤抖值均超出正常范围(11例伴阻滞,,14例FD增加;18例NCS正常,7例颤抖值增大(3例伴阻滞),5例FD增加、结论 颤抖和FD所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与代谢状况相关联;SFEMG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  相似文献   

16.
Charcot-Marie-Tooth病,是一组最常见的在遗传和临床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约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其基本临床表现相似,目前已知的亚型多达35种,为该病的确诊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本文综述该病各亚型的临床、电生理、周围神经病理、致病基因及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嗪对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桂嗪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而盐酸氟桂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桂嗪,2周为1疗程,分别评价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进行电生理(motorconductvelocity,MCV;sensoryconductvelocity,SCV;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检查。结果盐酸氟桂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指标(MCV,SCV,SEP)(P<0.05)。结论盐酸氟桂嗪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林世和 《新医学》2001,32(1):13-13
1引言缺血性周围神经病ischemicneuropathy是多发性神经病中的常见类型,其病因以动脉硬化、血管炎等最为常见。糖尿病的细小血管病变伴有的缺血性多发性神经病是近年非常重视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减少致残率、恢复劳动至关重要。2缺血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类型2.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1.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病程经过中出现四肢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十分常见。其发病与代谢、血管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近来强调本病与神经束膜或神经内膜上的细小动脉、毛细血管、细小静脉的微血管病变有关,即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正中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尺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指5→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胫后神经月国→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趾1→踝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总神经膝→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腓肠神经外踝→腓肠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轴索及髓鞘同时受损多见,在四肢各神经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较多见,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次之,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受累较少见。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应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采用VikingIV肌电图仪,测定指总伸肌的颤抖和纤维密度(FD),同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并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颤抖和FD具有相关性,且均与HbA1c呈正相关。18例NCS异常者,颤抖值均超出正常范围(11例伴阻滞),14例FD增加;18例NCS正常者,7例颤抖值增大(3例伴阻滞),5例FD增加。结论颤抖和FD所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与代谢状况相关联;SFEMG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