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出院后给予患者追踪随访,观察组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为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死亡。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不失为局限性肾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适应证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79例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43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短期随访结果 .结果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肿瘤的大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术中平均失血量(85 mL vs 135 mL),术后3 d每日平均引流量(60 mL vs 88 m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 vs 9.4 d)在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明显减少,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对所有病例进行了12到36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肾细胞癌患者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肾癌根治术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行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76例(A组),开放肾癌根治术48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总天、术后止痛剂的用量、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止痛药用量、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总费用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对于T1~T2bN0M0期肾肿瘤,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后腹腔镜组)51例,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开放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对肿瘤复发、肿瘤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临床疗效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h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4例,A组)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3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术后随访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中1例因最初对解剖结构难于辨认,无法分离肾前筋膜至肾门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精索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肾周脂肪过多无法将肾脏掀起显露肾蒂而玫开放手术。31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2个月因大面积脑出血死亡。余均无瘤生存。两组病例比较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肿瘤大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7月,对42例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临床分期:T1N0M0 24例,T2N0M0 18例。肾动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输血。镜下操作时间65~13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20~160 mL,平均75 mL;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 d。术后病理显示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腺癌2例,集合管癌1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术后1例因合并直肠癌失访,余41例随访2~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行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3年12月253例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组125例,开放手术组1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强度、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122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放手术。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强度、术后住院时间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及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疗效满意,安全性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3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开放组(30例)与腹腔镜组(33例)。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CRP、IL-6水平均升高,BUN、Cr水平均降低,且腹腔镜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两组的CEA、CA50水平均降低,且腹腔镜组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减轻对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肿瘤因子水平,利于患者肾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后腹腔镜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该院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5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肌酐水平、并发症、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8.7±27.9)min和(199.0±41.9)min(P<0.01),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2.4±42.4)mL和(269.6±151.5)mL(P<0.01),术后拔除肾周引流管平均时间分别为(7.0±1.4)d和(7.8±2.3)d(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2±3.0)d和(17.7±4.0)d(P<0.01),肿块平均直径分别为(2.02±0.4)cm和(3.49±0.8)锄(P<0.01).开放手术组有2例患者为孤立肾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腹腔镜组没有孤立肾患者.术前和术后平均血清肌酐水平后腹腔镜组为88.8 μmol/L和97.0 μmol/L,开放手术组为97.1μmol/L和106.0 μmol/L.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没有差别.随访3~20个月,开放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1例.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较同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解剖清晰,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手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77-1878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最大径≤4cm并进行PN治疗的肾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肾蒂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肾蒂阻断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效果好,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局限性肾癌58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分析评价该术式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100-242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50~420mL,平均126mL。术后住院9~12d,平均10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术后随访3~28个月,平均17.8个月,1例因肾癌肝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发生肺转移,其余病例仍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推广为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癌、肾盂癌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癌根治术和肾盂癌根治术的患者共254例,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例数等数据的统计,对术中操作步骤及手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46±64)min,平均出血量为(230±120)ml,中转开放患者为29例(11.4%),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24例(9.4%),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14例(5.5%),平均住院时间(8±2)d,下床活动时间(3.0±1.2)d。术后随访4~46个月,在随访期内肿瘤复发及转移者19例(7.5%)。结论后腹腔镜在上尿路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及49例开放式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肿瘤分级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8.8±39.1)min ,长于开放手术组[(132.3±37.1)min],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92.2±23.7) mL ,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288.3±35.5)mL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69.8±9.2)h]及术后住院时间[(6.1±1.4)d]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32.6±10.2)h、(8.9±1.9)d ,P<0.05]。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相比,前者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腹腔镜与开放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三个护理系统对手术治疗的47例肾细胞癌患者实施护理,其中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组24例,开放肾切除手术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外,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率、视觉模拟量尺(VAS)疼痛评分、引流液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开放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用一致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避免了护理模式的差异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客观佐证了腹腔镜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腹巨脾切除手术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63例肝硬化伴脾亢、巨脾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腹腔镜组34例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开腹组29例行传统开腹巨脾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2例患者均因出血无法控制而中转开腹,成功完成腹腔镜巨脾切除术32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1);2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在干预肾脏占位性疾病的疗效及远期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脏占位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试验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35例和对照组(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肾蒂阻断时间、失血量、术后3d内血肌酐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及远期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较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50.6±20.3)ml vs.(308.6±95.6)ml],胃肠功能恢复快[(2.7±0.8)d vs.(3.8±1.3)d],住院时间短[(13.2±3.1)d vs.(16.4±4.3)d];手术时间[(122.1±55.6)min vs.(96.2±50.5)min]和术中肾蒂阻断时间[(28.3±2.5)min vs.(18.3±8.2)min]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远期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在情感职能(50.4±20.2 vs.42.7±11.3)、活力(56.3±23.2 vs.40.2±10.9)等项目上有一定提高(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手术时间和术中肾脏血供阻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中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止痛药用量和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1.01±12.85)min)、术中出血量((57.05±24.05)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25±0.58)d)、止痛药用量((54.21±15.87)mg)、住院时间((5.04±1.25)d)均低于对照组((78.08±16.89)min、(121.85±45.87)mL、(2.69±0.69)d、(124.65±34.40)mg、(7.39±2.14)d)(P〈0.01);2组术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术后1、3个月血肌酐((214.03±42.25)、(191.01±21.85)μmol/L)、血尿素氮((21.01±1.85)、(17.85±1.65)mmol/L)水平较对照组(血肌酐(239.39±41.02)、(214.07±23.09)μmol/L,血尿素(23.45±2.05)、(19.08±2.04)mmol/L)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有助于提高术后肾功能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护理的影响。方法 观察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与20例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以及对护理的影响,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器人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新技术,有利于降低术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