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并非罕见,但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伴房室传导阻滞病例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导。现将我院诊断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7岁,学生。两个月来发作性双下肢麻痹伴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于1979年11月26日住院。 患者于1979年10月4日打排球后头晕、心慌、  相似文献   

2.
文献报道2~30%的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可发生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较为罕见。国外 Davis 等报道6例发生不同感染的甲亢患者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国内陶氏在1954年报告1例甲亢并发阿——斯综合征,但其发生原因又并非由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邓氏在1961年报道5例。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伴伴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薛会光,刘雪梅(济宁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作期间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较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2岁。因突发性四肢软瘫伴心慌胸闷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1996年3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200例,其中符合心肌炎诊断者30例(15%),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合并心肌炎患儿中,心电图检查:Ⅰ°房室传导阻滞20例,Ⅱ°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早10例.心肌酶谱(CK、CK-MB)水平均升高;经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时心肌酶均恢复正常,心电图除有I°房室传导阻滞外余均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1年,2例有Ⅰ°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对心肌形成损害,但预后好,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甲亢伴Ⅲ°房室传导阻滞罕见,国内报告5例。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女,52岁,住院号405641。1982年11月13日入院。主诉消瘦、多汗10年,心悸、气促5年,近半月加剧。患者于10年前出现多食、怕热、大汗、体重减轻10kg,手颤,经~(131)Ⅰ试验确诊甲亢,曾不规则服抗甲亢药治疗。5年来逐渐出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尤  相似文献   

6.
30例病例均为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对其心电图改变类型整理分析,发现单纯性持续性严重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7例,慢快综合征8例,有1例仅表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无窦性P波,可能为窦性停搏或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所致,有4例表现为双结病变,其中2例为窦性心动过缓伴Ⅱ°~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Ⅱ°窦房阻滞伴Ⅰ°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严重窦性停搏,其时间大于3s,且在长间歇中无逸搏出现。讨论 SSS是一组严重的缓慢性心…  相似文献   

7.
侯任昉 《西部医学》2006,18(3):260-260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由于房室传导能力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的完全性房室分离,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1]。通过症状结合心电图极易诊断,但发病间隙期心电图正常容易误诊。现将3例Ⅲ°AVB报告如下。病例1男,56岁,因黑便而晕厥1次入院。患者解黑色稀大便2次,每次300克左右,第2次解黑大便时晕厥约5分钟,伴大汗,意识丧失。查体:血压90/60mmHg,Hb96g/d l,大便隐血( ),心电图正常。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即给予止血、抑酸、抗炎等对症治疗。5小时后病员开始抽搐,伴意识障碍,几分钟后抽搐停止。急做头颅CT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病例复习文献对心房颤动伴“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进行了商榷,建议废除心房颤动伴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改称心房颤动可能伴有部分房室传导阻滞;并提出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非一定是停用洋地黄或其它抑制心肌药物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伴低钾麻痹一般以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Ⅱ度以上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较少见。我院从1996~1998年收治3例,报告如下。显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4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无力4月,四肢瘫痪伴胸闷、呼吸困难Zh,于1998年11月24日急诊入院。4个月前在我院确诊甲亢,患者间断取药。入院当日晨起不能行走,随后四肢即不能活动、呼吸困难。查体:T36t,R28次/rmn,P54次/rmn,BP侣/10kPa(135/75rnmHg)。神志清楚,说活无力,呼吸表浅,双眼微突,甲状腺D度肿大。心率54次/un,心界不大。四肢肌…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引起缓慢型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无明确诱因的甲亢患者出现I°~III°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历资料。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8例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正常 ,只经抗甲亢治疗 ,甲亢并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预后较好。结论 :少数甲亢患者可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 ,应引起临床医生警惕  相似文献   

11.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下称周麻)发作期间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较为罕见。我院自1981年元月至1989年元月诊治甲亢合并周麻29例,伴I°~Ⅲ°AVB 5例。现就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可引起甲亢性心脏病,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发生,临床上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而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少见。现就本院收治的13例心脏传导阻滞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一些作者对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此时洋地黄的应用问题提出异议,这是内科临床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本人分析了我院近年来及在山医一院心血管科进修期间4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中符合多数作者诊断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标准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严重低血钠导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陈同凯(上海市浦东崂山医院上海200100)关键词低血钠房室传导阻滞病例报告简某某,男,88岁,1995年6月24日晚上10点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性质不剧,疼痛呈持续性,伴头晕、黑朦,即到某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心脏病较为常见。本文收集自1985年4月~1993年12月收治的114例甲亢病人中,患有甲亢性心脏病42例,表现有传导阻滞19例,其中完全性右束支阻滞6例,不完全性9例,Ⅱ度Ⅰ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经抗甲亢治疗后15例传导阻滞消失,3例胸片心影缩小。讨论认为该心脏病变与甲亢有关。当遇有心脏传导阻滞时,要考虑是否的甲亢性心脏病的存在。并对发生机理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简称预激)合并肥厚性心肌病较少见。本例心电图QRS波群宽大畸形合并心房纤颤Ⅱ°房室传导阻滞误诊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误诊为“风心病”,“冠心病”。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才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所遇一家系报告如下(家族谱见图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心电图监测方式观察72例晕厥患者,获取心电动图。结果诊断之后发现有7例为窦性心动过缓,18例为窦性停搏,8例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为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室性心动过速,2例为窦性停搏、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张××,女,66岁。因乏力、多食、阵发心悸8年,突然呼吸困难、胸闷4天,于1983年6月25日12时入院。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心脏扩大,肺气肿,肺内感染。住院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心电示波示窦性心律伴间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经抢救无效,于当日23时50分死亡。为分析房室交界区传导失常,图1仅展出Ⅱ、Ⅲ导联,图2为Ⅲ导联,图3为Ⅱ导联。图1描记于1983年6月25日12时20分。P_(Ⅱ、Ⅲ)直  相似文献   

20.
心室率低于30次/分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常出现黑朦,昏厥,抽搐或休克等急性心排血量锐减症状.本文报告一例慢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极缓慢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仅12~14次/分,且持续6小时以上,而临床却未出现明显血液动力学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