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多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引起间歇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S)、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呼吸中段,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l0s;或呼吸紊乱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平均次数)大于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发生,改善低氧血症,对于年老体弱、有严重的心肺脑疾病、OSAS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患,是首选的最有效的内科治疗。现将我院60例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翠银  汤琪  郭巧玲  刘军 《妇幼护理》2022,2(24):5627-5629
目的 分析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 期间收治的 80 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所有患者均经电子鼻咽镜和夜间连续 7 小时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对 不同程度患儿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指数和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阻塞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分别有 26 例、27 例和 27 例,患儿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随着患儿病情加重逐渐增加,最低动脉血 氧饱和度随着患儿病情加重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 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小儿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 数呈正相关,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患儿病越严重,缺氧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表现为睡眠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浅表,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1)〉5。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白天嗜睡为特征。成人发病率高达2%~4%。大量循证医学的结果发现OSAHS是预测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Peker等’对多个研究中心的308例中年无心脏病鼾症患者进行了7a的随访,发现OSAHS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为16.2%,  相似文献   

7.
睡眠呼吸障碍与内科疾病第6讲睡眠呼吸紊乱与肾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紊乱(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包括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睡眠呼吸紊乱等,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睡眠呼吸紊乱与多个学科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我们主要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为代表,阐述睡眠呼吸紊乱与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我科老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并发急性心肌梗死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上气道阻塞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睡眠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暂停时间〉10秒),睡眠结构紊乱,出现低氧血症,患者困长期的低氧状态及高碳酸血症,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发生磨牙症的情况。方法使用多导睡眠检测技术对38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磨牙事件进行分析。结果38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共有磨牙症患者238例(62.5%),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事件2520次,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事件末端出现磨牙事件的有1437次(57.0%)。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磨牙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于加强认识高血压病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高血压病通过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达到了降压目的。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能引起高血压病而且发病率高,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能有效治疗相关的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交感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俗称鼾症,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表浅和/或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3.
朱玲琴 《全科护理》2014,(21):1986-198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ILS)是以反复发作的睡眠期打鼾、呼吸暂停、憋醒,并伴有日间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以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其中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为常见。它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4%,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糖代谢紊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与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的糖代谢紊乱的发病率相当高,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R),进而出现糖耐量减低及临床糖尿病。本文旨在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糖代谢紊乱情况。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s以上,它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伴有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黄晓波  许旺  王建锋 《临床荟萃》2010,25(12):1078-108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已有研究表明OSAHS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彭春红  张谦  刘兰  黄效模  任亦频  龙永锦 《临床荟萃》2007,22(21):1560-156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好发于男性,表现为睡眠时鼾声响亮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有研究表明,OSAHS与呼吸调节异常有关[1]。一般来说,代表呼吸调节的主要指标有低氧通气反应(HVR)和高碳酸通气反应(HCVR),二者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002-12/2003-12因打鼾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以其中坚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半年以上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治疗组;年龄(51&;#177;13)岁.纳入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5人为对照组.同意参加本实验.采用Polywin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0.588~1.176kPa,每日6~8 h.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人数保持上述数目,治疗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健康者25人.[1]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 498,9.626,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667,P<0.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1,0.742,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442,-0.531,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88,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4,P<0.01).[3]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负相关(r=-0.509,-0.666,P<0.01),白细胞介素8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1).[4]治疗组患者(10例)经治疗半年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4.896,5.609,P<0.01);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4.625,P<0.01).结论:[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升高,白细胞介素10降低,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能通过缓解缺血,下调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生成,上调白细胞介素10生成,达到对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0SAH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和低通气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大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