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6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HCC患者HBV—M阳性率为83.93%,抗—HCV阴性率为17.86%;抗—HCV在HBV—M阴性患者检出率高于HBV—M阳性患者,HCV和HBV双重感染率为10.71%。说明HCC病毒病因以HBV为主,HCV在HBV—M阴性患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ELISA法检测了92例肝细胞癌(HCC)及53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HCC组血清HBV—M及抗—HCV阳性率为87.O%和1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和3.8%(P均<0.05)。HCC组抗—HCV阳性病人中84.6%HBV—M阳性。提示:HBV是本地区引起HCC的主要病因,而HCV也可能是HCC的致病因素之一,但HCV单独致癌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协调HBV而起致癌作用。且不同地区HCV毒株致癌效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100例HCC组与120例对照组同时检测HBV DNA和HCV RNA,对比分析.结果 HCC组中HBV DNA和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76.0%及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和3.3%(P<0.01),HCC组中HBV DNA和HCV RNA阳性率都为6.0%显著高于对照组(0.8%)(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和治疗乙肝和丙肝,对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相当一部分HBV和/或HCV的慢性感染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可并发肝细胞癌(HCC).HBV和HCV双重感染的病人常可造成更为严重的肝病和增加HCC发生的危险性.合并感染的病人表现为不同的病毒复制和免疫状态.现就近年来对于HBV和HCV合并感染临床特征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为肝炎病毒,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除HBV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以HAV、HBV、HCV的感染更为突出.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根据各种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能准确地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为肝炎病毒,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除HBV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以HAV、HBV、HCV的感染更为突出.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根据各种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能准确地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发病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关系密切。本文就几年来笔者积累的肝癌资料100例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HBV、HCV感染与HCC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病因作用以度两种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167例HCC组和180例正常组的配对对照研究。结果HCC组中HBV—DNA和HCV—RNA阳性率分别为74.9%度1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和3.9%,HBV—DNA或HCV—RNA阳性以及两者均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2.79、30.21和84.00。结论HBV感染除可能有直接致癌作用外,还可与HCV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EBV作为肿瘤相关病毒已获公认,为探讨EBV与HCC的关系及与肝炎病毒有无协同作用,进行本研究.方法采用PCP、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HCC标本中EBV、HBV、HCV和HDV.结果PCR测HBVDNA(X基因和(或)S基因)阳性率为56.4%(44例/78例),EBVDNA(BaimH I W和(或)LMP1)阳性率为28.2%(22例/78例).RT-PCR测HCV RNA阳性率为5.6%(1例/18例),HDVRNA阳性率为0(0例/18例).免疫组化测EBVLMP1多定位于肿瘤细胞中.结论EBV在HC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注意;HBV对HCC发生起重要作用,与EBV无明显关系;本地区HCV发病率不高,但其与EBV在HCC发生中有无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HDV与HCC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脏脂肪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普通人群抗 HCV的阳性率为3.2 % ,全球HCV感染者1.7亿人。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HC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谱有  相似文献   

11.
Hepatitis     
930539 Clinical evaluation of HBV HCV andHDV serum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LC)and hepatoeellular cacinoma(HCC).ZENG Weizheng(曾维政),et al.lstDept Intern Med,General Hosp,Chengdu Com-mand,Chengdu,610083.Chin J Intern Med1993;32(3):167—169.Eleven kinds of HBV,HCV and HDV serummark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46 patients withHCC,48 patients with LC,and 52 controls with-out liver disease.The prevalence of one out ofHBV or HCV or HDV markers(M)in HCC andLC was 91.3% and 95.8% respectively,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s(17. 3%).Positivity of HBV—M in HCC and LC wa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HCV—M and HDV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江  荆俊杰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11):684-686
<正> 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30%的HCV感染病例有肠道外暴露史或属于高危人群,像接触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内药物滥用,以及血液透析。有一部分HCV感染被解释如隐匿型感染像反复使用接种针头,甚至咬伤和抓伤都可能传播HCV。然而仍有一部分HCV感染无法解释其传播途径。尽管感染HCV不如感染HBV或HDV那么容易,但感染HBV或HDV时也有感染HCV的危险。而且有可能同时或共同感染,即在已慢性感染一种病毒的患者体内可以附加另一种病毒的感染。以往研究肝炎病毒标志物时,已有慢性HBsAg携带者又附加甲型肝炎病毒(HAV)的急性感染的报道,还发现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与乙、丙、TTV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郑州地区原发性肝癌 (HCC)发生与乙、丙、TTV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5 3例HCC患者血清HBV、HCV及TTV标志进行检测 ,并与 68名健康对照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 5 3例原发性肝癌中 ,乙肝病毒感染为 77.4% (4 1/ 5 3 ) ,TTV、HCV及HBV与HCV重叠感染分别为 7.5 5 %、3 .77%和5 66%。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与TTV、HCV及HBVHCV重叠感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肝癌患者的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对204例各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检测,并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受检者均为我院近两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43例,女61例,年龄10~65岁。 1.实验方法 HBV DNA检测采用PCR法;HBV M采用ELISA法(试剂由深圳市月亮湾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5.
嗜肝DNA病毒主要由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以及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组成,可引起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HCC)。本文将对近二年来国外学者就嗜肝DNA病毒分子生物学与HCC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大连地区36例肝硬化病人和27例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HBV标志物的检出率。在肝硬化病人中,抗—HCV检出率为36.1%,HBV标志物为75.0%(P<0.05)。肝细胞癌病人的抗—HCV检出率为40.8%,HBV标志物为63.0%(P相似文献   

19.
高蓬 《实用医技杂志》1998,5(5):281-282
<正>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本文采用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对比,以探讨HBV感染状态及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8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为199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56例,女24例,年龄分布13~66岁,平均34.5岁,诊断符合1995年5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相似文献   

20.
经输血传播病原体通常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西尼罗河病毒(WNV)、嗜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等。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针对上述病原体对献血员血液筛检的特异抗体原和抗体标志物共有4种,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方法模式为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酶标仪、洗板机、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和全自动加样系统等。病毒核酸检测标志物是HBV DNA、HCV RNA和HIV 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