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广仙 《吉林医学》2012,33(12):2655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对新护士增强适应临床工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37名新毕业护士行3个月的岗前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考核后新护士在培训内容的10项考核结果显著优于考核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不但能够增强适应临床工作能力,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招聘时进行护理基础理论考试、操作考核、面试,择优录用,对新聘护士加强岗前培训,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考核,选拔合格人员,规范试用护士带教培训及考核的统一要求,结合临床路径带教,做到有的放失.结果妇产科护理的带教管理、带教老师及教学质量和护士上岗情况均处于优良状态.结论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了试用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目的,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刘颖  姚亚明  过敏 《右江医学》2010,38(1):66-67
目的改革传统的新护士带教方法,将手术室护理路径用于手术室新护士的全程理论及主要操作课程的教学培训。方法以手术室护理路径为主线,以术前、术中、术后的工作流程为轴对新护士进行带教、指导和督导,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并与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培训的新护士综合技能明显提高(P<0.05),手术医生和手术病人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教学老师的自身水平普遍提高,实现了教学相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培训手术室新护士适应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手术室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眼科手术室新护士系统培训方法,提高眼科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培训效果,提高护士专业实践能力。方法对新加入手术室的12名护士进行两阶段的培训,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学习,为期二个月,培训考核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学习。第二阶段为“一对一”临床工作的带教指导,为期四个月,培训考核合格后,进行综合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的新护士通过全部培训可独立上岗。结果半年培训后12名新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优秀,全部通过综合考核,上岗后能独立完成手术室的各项护理配合,较好的解决各种突发应急事件,与各临床组医生配合默契,沟通有效,各项记录填写的完整、详细、准确。对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急救技能等熟练掌握。12名新护士对培训学习均满意,新护士上岗后表现的更加自信、积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结论科学的培训内容,系统的培训方法,综合全面的考核,避免了培训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培训的效果;眼科手术室新护士系统培训方法是新护士全面掌握眼科手术室专业知识,尽快进入手术室专科护士角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秀玲  王仕侠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44-2146
目的:评价各病区各个阶段的护理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星级护理服务的目标、考核标准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对9个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分,对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各系统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实施星级护理服务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及病人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姗菱  蔡小芳 《海南医学》2014,(16):2484-2486
目的 通过对新护士礼仪培训,塑造护士的职业形象,使护士更加主动、自觉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对2012年新聘入医院的167名护士进行3 d的礼仪培训,并按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对20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后,患者对新护士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由87%提升至97%,新护士礼仪理论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优良率由培训前的79.7%提高至99.4%。新护士掌握了规范的礼仪,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结论 系统化的护士礼仪培训与考核,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李文颖 《中外医疗》2012,31(16):124-12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保障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病人的身体健康,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新护士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而带教老师作为新护士培训的具体实施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能力,分阶段对新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提高新护士的护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新护士护理技能培养模式.方法 运用岗前培训的技能考核细化量表,通过临床实践,使新护士队伍迅速成长.结果 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了科室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岗前培训技能考核表是加强新护士培训,确保护理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施6S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云  金学勤  吕文龙 《当代医学》2010,16(25):107-108
目的评价各阶段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病人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和运用管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6S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方案、实施目标及相关实施细则、考核标准,每月对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对900例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逐步提高。结论通过该项目实施,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丽萍  刘艳 《中外医疗》2013,32(3):169+171-169,171
目的加强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1月该科新分配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采用讲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视听教材等方法,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对低年资护士效果评价是:患者满意度从2009年的95.7%提升到2012年的99.2%。11位新分配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中通过第1次考核合格者10人,合格率91%,技能操作考核一次全部通过。提高了护理安全能力:2009—2012年该科发生的15件护理不良事件中,低年资护士发生率较前几年明显下降。培训后低年资护士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结论通过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意识,增强了临床应急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邵亚莉 《当代医学》2008,(11):19-19
目的 探索新护士护理技能培养模式.方法 运用岗前培训的技能考核细化量表,通过临床实践,使新护士队伍迅速成长.结果 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了科室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岗前培训技能考核表是加强新护士培训,确保护理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新护士护理技能培养模式。方法运用岗前培训的技能考核细化量表,通过临床实践,使新护士队伍迅速成长。结果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了科室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岗前培训技能考核表是加强新护士培训,确保护理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梯式教学在急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急诊护士具体实施以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项目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急救技能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模拟急救考核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对护士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方法,验证实施阶梯式培训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30名急诊护士考核成绩及护理综合质量考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阶梯式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素质,也使师资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在骨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名骨科护士开展为期3个月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3个月后,骨科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士临床培训中加强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救援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毕业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夯实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按照规范化培训标准,制订培训计划,组织落实.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化培训模式,加快了新护士的培养,促进了护理"三基"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为今后新护士培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欧海芳 《海南医学》2012,23(18):147-148
目的 探讨护士在示范工程活动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人文素质相关内容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人文素质相关理论考试、人文护理服务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士人文素质相关理论考试、人文护理服务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护士进行人文素质培训,能提高临床护士人文素质认知的总体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使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正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29-2730
目的分析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状况,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与应对能力,确保护理质量。方法对2009年—2012年我院内科5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场景模拟、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并采取一定的考核机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比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行系统化护理教学培训,可以大幅度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急救配合和应急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培养精神科护士业务素质的路径方法。方法采取院内管理人员培训、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专科知识培训、礼仪培训、护士轮转、院外进修等形式,有计划的分批培训并考核。结果精神科护士业务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是提高精神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金兰 《西部医学》2011,23(10):2019-2020
目的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房新护士带教,使之能尽快的适应环境,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方法选择带教老师,评估新上岗护士的全面情况,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实施培训计划,严格考核,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1名新护士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优秀率85%。服务态度满意率98%,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带教老年痴呆病房工作新护士,可提高其综合素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责任护士实施量化考核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量化考核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落实、病历书写质控、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5个方面。结果量化考核实施前后责任护士考核平均成绩经t检验,p<0.01,病人满意度、护理病历合格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病房管理合格率分别经X2检验,P<0.01或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实施量化考核后责任护士考核的平均成绩、病人满意度、护理病历合格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病房管理合格率5个方面均提高。结论对责任护士进行量化考核,有效提高责任护士的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使护理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