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经腑同病 ,互为因果 ,反复难愈后人研究《伤寒论》,有经证、腑证之言 ,如太阳经、腑证 ,阳明经、腑证 ,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而少阳之经、腑证 ,尚无定论。笔者曾提出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证 ,大柴胡汤证是外感病中少阳腑证之观点。杂病之中 ,必有少阳经脉症状 (如沿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 ,亦必有胆腑症状 (如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等 ) ,方可谓之经腑同病。其发病特点为经、腑证象 ,彼此影响 ,十分明显。如少阳或兼邻近经脉(多为太阳经 )出现症状 ,常能引发上腹或右上腹症状 (胆位于剑突右下方 ) ,反之亦然。若兼外感 ,则有寒热现象 ,此与 …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选读》教材认为第96条之“往来寒热”属于少阳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交替。通过进一步研读《伤寒论》原文,笔者认为第96条所论为柴胡证。在《伤寒论》中,柴胡证不同于少阳证,而是太阳病的变证,主要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基本病机是表寒里热。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病机为胆火上炎。往来寒热是柴胡证之热型,体现了柴胡证“半在里半在外”的病位及太阳病渐趋阳明病的病势。往来寒热并非“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而是患者在持续发热状态下,时感恶寒、时觉恶热,恶寒与恶热交替而作。太阳病向阳明病的传变存在着发热恶寒→往来寒热→发热恶热的热型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柴胡证与少阳病异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证与少阳病异同探微山东中医学院李心机(250014)《伤寒论》中,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学术界多有不同看法。在《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应用的若干条文,少阳病篇仅列有一条,即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  相似文献   

4.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5.
论大柴胡汤证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国 《山西中医》1998,14(2):40-41
论大柴胡汤证的归属问题姜建国关键词伤寒论大柴胡汤证少阳病本证大柴胡汤证,由于方中用大黄、枳实的缘故,注家及教科书(如第5版统编教材)多将此方证视为少阳兼阳明证。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及方证归类有些欠妥,讨论如下。1关于“下之”的本意第103条云:“太阳病,...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关大柴胡汤证三条,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柴胡汤证乃少阳经证阳明腑证之合病,然其间疑点颇多。《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后人在研究过程中将太阳、阳明二经之病分为经腑二证,此点从理论及临床来说,均有一定价值,并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接受。所谓腑证,其病变部位必然在腑,其证候除通过经脉而有全身反映外,并有所在腑之局部反映,如阳明腑证,实为燥屎阻结于肠,除潮热谵语,然汗出外,尚有腹满疼痛,绕脐痛之局部证候,有时甚至可于腹部扪得燥屎之形迹,大便数日不行,更为阳明腑气不通之确据。故笔者认为大柴胡汤证非为少阳阳明合病,而是…  相似文献   

7.
《国医论坛》2021,36(3):9-10
更年期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其繁多的症状表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更年期女性心理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在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病机属营卫气血经脉不通的各种内外杂病,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现通过查阅古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从主症、病因病机及药效三个方面,对柴胡桂枝汤证与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探讨,分析二者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略论少阳病与柴胡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柴胡证 ?仲师书中凡用小柴胡汤主治者皆为柴胡证。2 5 1条 (本条与下文所引条文号码均以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温病学教研组校注 .伤寒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83.为准 )云 :“得病二三日 ,脉弱 ,无太阳、柴胡证。”此条“无太阳、柴胡证”在重庆出版社 1 95 5年版新辑宋本《伤寒论》以及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6 4年版的《伤寒论释义》中则表述为“无太阳柴胡证”。这里仲师强调无“太阳柴胡证”。如“太阳病 ,十日以去……设胸满胁痛者”、“伤寒五六日、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即为“太阳…  相似文献   

9.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待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1 46条 :“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按仲景原意 ,此方为少阳兼太阳表证之主方。其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是太阳证而轻 ;微呕、心下支结 ,是少阳柴胡证亦轻。惟病关少阳 ,不宜峻汗 ,故欲解太阳之邪 ,必舍麻黄而取桂枝法。惟二证皆轻 ,故以柴胡、桂枝二方原剂量减半相合 ,名曰柴胡桂枝汤。反之 ,若二证皆重 ,似可依原量相合 ,其大法当无变异 ,乃视病情轻重 ,而为剂量之增减 ,亦仲景心法也。小柴胡汤寒温并用 ,攻补兼施 ,升降协调。外证得之 ,重在和解少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证"以指导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遵照张仲景提出少阳病治疗禁忌是以条文中脉症乃少阳病为前提进行分析。结果:"柴胡证"包括诸多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中的脉症。结论:张仲景提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由于少阳病具有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涉及的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旨在说明小柴胡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杨慧  肖映昱 《河南中医》2023,(2):167-170
少阳主枢,不仅是表证传里之枢机,也是三阳证转入三阴证的枢机,故其临床证候复杂且多有兼证。张仲景立调和枢机之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以上五方虽均能和解少阳,调畅枢机,也都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特点,然各有侧重。小柴胡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功能为和解少阳,调达枢机,疏利三焦;柴胡桂枝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太阳表证未解,功能为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为解太阳、少阳两感之轻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功能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弥漫三焦,表里俱病,寒热虚实互见,功能为和解少阳,通阳和表,泻热清里,重镇安神;柴胡加芒硝汤证病机为邪犯少阳,兼阳明里实,燥热较甚,正气偏虚,功能为和解少阳,兼以泻热祛实,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匮玉函经》中大柴胡汤证和小柴胡汤证之间的关系为同属少阳病本证,以及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的学理。方法:列述并分析《金匮玉函经》中"三阳三阴"病形证治篇条文,计算大柴胡汤方每剂、每服含大黄的量,对其同时代同医书中同类药物进行量效比较,并分析其相关对立观点的出处、荒谬及可信度,确立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及大柴胡汤证的证候范畴。结果: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大柴胡汤证为少阳病本证。结论:确立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大柴胡汤证为少阳病本证的认知,必将为顺畅解释有关大柴胡汤、证原文上的掣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气化角度就《伤寒论》第251条中所提出的"太阳柴胡证"作相关阐释,认为太阳病中是可有柴胡证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被称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在《伤寒论》太阳病篇的应用频次仅略少于"经方之首"桂枝汤。其对太阳病及其变证具有突出的治疗优势,堪称是用治太阳病及其变证的主方。孙思邈概括"太阳病用柴胡汤法",列为《伤寒论》太阳病七法之第四法。根据张仲景"伤寒中风,有柴胡证"等病证合参、以病统证的思维模式,提出"太阳病柴胡证"的概念,认为"小柴胡汤实为疏表清里之首方",而不应将其限于"和解少阳"的狭义范畴。此观点为解析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的主治病证,以及阐释其在现代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的治疗优势,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再论大柴胡汤证之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证不是少阳阳明合病,而是小柴胡汤证由气分向血分发展的必然阶段,病势有深浅之分,病位却不是由少阳及于阳明.而是由气郁发畏为气滞热郁血瘀。“心下急”、“郁郁微烦”为其辨证眼目。  相似文献   

16.
陈明 《河南中医》2014,(6):997-999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柴胡汤证进行解读:①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之重证;②大柴胡汤证为六经之郁证,大柴胡汤解郁作用最强;③大柴胡汤为少阳邪热呕利只重证;(多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大柴胡汤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柴胡汤证的古今歧见 ,认为大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 ,通脏泻热 ,其主治证候应是少阳热结胆腑 ,腑气壅滞不通的少阳腑实证。又因其亦具攻下燥结之效 ,故也可用治少阳与阳明腑实同病的证候 ,但临证时要具体辨证 ,合理化裁  相似文献   

18.
柴胡陷胸汤由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化裁而成,既能和解表里之半,又可分消上下之势。本文旨在介绍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陷胸汤辨治肺炎的临证思路。梅国强教授以《伤寒论》中少阳病误下后仲景所列举的三种病机转归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合理扩展了少阳病误下后的疾病转归途径。梅国强教授认为痰热互结、病兼少阳是少阳病误下后病机转归途径中应有之意,并且此种转归是现代肺炎发病的重要病机。因此,梅国强教授临证辨治肺炎,其治法融会和解少阳与清热化痰散结于一炉,遣方善用柴胡陷胸汤化裁,屡见奇效。本文以期从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陷胸汤之范例,窥探其扩展经方运用之全貌。  相似文献   

19.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146条,本方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而成,是双解太阳少阳之剂,适用于太阳少阳合病或太阳少阳并病。主治太阳病表证未解,邪已入少阳,症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等太阳证,又有微呕、心下支结等少阳证。临床用来治疗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常可收到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柴胡汤证的归属,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少阳阳明合病或少阳病合并里实证,但细究其详,笔者认为该观点的支持论据并不充分,其推理逻辑亦存可推敲之处。而通过对柯琴诸论述与《伤寒论》原文的对比考证,笔者从阳明经证的实质出发,推断大柴胡汤证不可归于阳明里实证,而应归于少阳气分实热证的范畴,并由此辅以其他论据推断大柴胡汤是否有大黄一药当存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