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正>手卫生是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文献[1]报道,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所以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环节中,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是最重要和简便的措施之一。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现对160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1])。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有报道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约在40%~50%~([2,3]),因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十分重要,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减少医院感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于2016年统计各月的执行率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  相似文献   

3.
徐爱红  王丽  王戈 《黑龙江医药》2012,25(5):705-706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在诊疗和护理工作中,手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因而医护人员的手成了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之一。国家卫生部为此专门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将手卫生列入医院管理年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新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据文献报道,各大医院医务人员只有三分之一做到了必要的洗手次数[2].有近50%的医务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护活动[3].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而实习生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解我院实习医护生手卫生执行现状,强化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对我科的实习生手卫生状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1],正确执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因此控制手卫生是一种最经济、基本、简单易行且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菌传播的手段[2].我院于2013年1~12月底开展医院内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也是医疗质量管理重要环节,根据目前报道全球范围内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约占50%,而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更大,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患者,手部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在整个医院感染中占有较大比例~([1])。护理人员受污染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路径,病原菌可以在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进行传播,而且存活时间长达数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六步洗手法和卫生手消毒后进行微生物学的监测,指出这两种手清洁消毒的方法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的医务人员的六步洗手法和卫生手消毒进行抽样检测及调查了解.结论 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时,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和卫生手消毒这两种手清洁消毒的方法,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洗手次数,通过对六步洗手法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后的效果监测,表明两种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病原微生物,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有循证证据证实,医务人员的手可带有大量细菌,提高手卫生水平,可以显著减少手部细菌数量,从而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2]。2003年,我国非典的暴发流行,暴露出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其薄弱的环节,之后,手卫生逐渐被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重视,广大医务人员也开始注重手卫生,但手卫生工作仍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陈卫  李卫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91-3192
手卫生作为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CSSD工作环境中,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调查,旨在了解CSSD工作人员手部卫生状况,为科室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手卫生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易行的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据统计,医院感染病例相当一部分为接触性传染,其中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医院感染约占30%,国际多项研究证实,1/3的医院感染是完全能通过手部卫生预防[1],尽管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础环节,对医院感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临床在执行起来却相当不易,  相似文献   

11.
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调查,了解手卫生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知识调查表,对外科系统156例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92.95%的医护人员知道六步洗手法,10%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医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和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洗手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医生、护士洗手前后平均带菌量分别为45.127cfu/cm2、36.350cfu/cm2、8.236cfu/cm2、5.473 cfu/cm2。结论:通过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管理者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质量,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医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分析影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因素,提高医护人员手清洗、消毒的依从性,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或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因手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09年6月1日至12月22日共26个临床科室的180名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现场随机采样检测。采样方法、活菌计数均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结果医护人员操作前未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0,医护人员操作中未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0,医护人员操作后消毒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91.7%。结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在操作前的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应加强培训,规范洗手,对促进手卫生执行水平的提高、预防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中国每年由于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巨大。如何做好手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很多医务工作者的洗手技术不规范,医院手部清洁器械、用品易被微生物污染。目前本院已淘汰肥皂作为手清洁用品,改用消毒皂液和乙醇类为基础的快速手消毒剂作为常规手清洁用品,并加强管理、监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揭阳市2004年-2008年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揭阳市各医院消毒工作状况,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15家医院的各类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器械浸泡液、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紫外线灯强度、医疗机构污水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级评价。结果2004年-2008年对揭阳市各医院进行消毒监测,共监测5109份,总合格数为87.06%。市级、县区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0.76%、78.5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监测样品中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合格率最高(98.86%),医务人员手最低(82.11%),物体表面、紫外线灯强度、空气的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85.06%、85.31%、83.32%。结论县、区医院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定期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加强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个体口腔诊所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全市32家个体口腔门诊检查,找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不足,提出整改意见。结果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滞后,制度化建设不合理,消毒灭菌器械质量欠规范,手卫生设施不健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指导其正确工作方法、自觉执行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感染发生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母婴进行基础护理、患者行为干预、病房空气消毒、呼吸道护理、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护理,对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7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38.1%)。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艳  王萍  阎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02-403
目的观察医护工作者洗手效果,以利于针对性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方法观察我院医务人员在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卫生的情况。结果在这5年,共有1457人次医护人员监测手卫生,其合格率为91.4%。临床医师的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为89.3%,护士的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2%。在Ⅱ类环境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6.5%,在Ⅲ类环境中,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1.4%。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1.9%;实习生与进修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为80.7%。结论落实各级规章制度,增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意识,提高洗手卫生设备的质量,从而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爱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51-152
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控制医院感染,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维护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基层医院的防感染设备相对不够完善、医务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和管理相对不到位,对控制感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院属于基层医院,与很多基层医院有着类似的医疗环境,本院采用了以培养医护人员的良好手消毒习惯为主的防感染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搬迁医院后,整体合理规划治疗室的布局,增加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加强治疗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结果每月定期对无菌物品、空气、工作人员手部、物品表面进行细菌监测都符合标准,为患者提供了良好安全的治疗环境,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做好各个环节感染控制工作,可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ISO9000在感染科手卫生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规范手卫生管理,落实手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手卫生措施,采用过程控制、强制性干预措施、终末质量效果监测等原则规范手卫生。结果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率达95%,洗手时间为15s达92%,掌握七步洗手法为91%,手卫生效果细菌监测合格率达93%。结论通过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使医务人员掌握洗手在保护患者预防外源性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病人有良好的就医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