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ou XB  Zhou Q  Wang GF  Xie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363-2365
目的 探讨癫痫术中致痫灶切除前后脑电监测棘波减少的量化指标.方法 采用NICOLET BMSI6000脑电描记系统,应用皮层电极,在致痫灶靶区皮层,对癫痫起源部位进一步精确定位,并记录60 s内棘波数量.手术切除致痫灶,统计60 s内棘波数量,如果较切除前均减少超过80%,终止手术;如减少有低于80%者,则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病灶扩大切除、胼胝体切开或多处软膜下横切(MST),统计60 s内棘波数量,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 分别于切除后和扩大切除术后即使行皮质脑电监测,显示棘波减少80%以上12例,其中4例非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切除后仍可见大量棘波,扩大切除周围皮质,棘波减少达到80%;3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虽经MST后,棘波减少50%~80%;4例海马硬化术后,棘波减少不足80%.术后疗效评价,按照Engel分级评价为:Ⅰ级13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3例;术后疗效评;总有效者17例,有效率达85%.结论 非颞叶癫痫术中脑电监测切除后棘波减少超过80%预示手术效果良好,否则提示预后不良;颞叶癫痫术中脑电棘波减少与预后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访观察开颅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25例,病程平均8.4年。术前平均服抗痫药治疗5.2年。皮质电图监测下行颞叶前份+杏仁核切除12例;颞叶外皮层痫灶切除3例;病灶+周围皮层痫灶切除9例;胼胝前部切开1例。无明确病因者占64%。痫灶光镜和电镜检查(11例)结果符合癫痫的病理改变。随访结果,痊愈及显效者占84%,总有效率96%,无效4%。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拟行手术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 明确致痫灶部位, 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 方法 对32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 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制定相应手术方案. 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 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 结果 V-EEG、 MRI、 PET 3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 29例患者(90.6%)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 3例患者(9.4%)无明显缓解. 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 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14例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痫灶皮质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光镜下各例均显示脑实质内微血管畸形,电镜下的改变提示,癫痫虱痫灶皮质坏死与凋亡细胞并存。并从免疫和凋亡的关系上讨论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皮质痫灶切除治疗40例局灶性癫痫。痫灶位于额叶13例、颞叶26例、枕叶1例。40例的脑电图改变可归为三种类型。术后平均随访17.8个月,27例发作完全控制或显著减少,总有效率为81.82%。本组资料分析表明,手术疗效与脑电图类型及痫灶定位的准确性密切有关,术中选用静脉麻醉不仅不妨碍发现痫灶,还可防止术中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6.
王枫  张力  赵永波 《海南医学》2008,19(4):169-172
脑磁图是临床癫痫病学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脑磁图在发现皮质癫痫方面较脑电图更为敏感。在颞叶癫痫中,脑磁图能够明确定位颞叶致痫灶,并能区分中间部,外侧部以及  相似文献   

7.
对14例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痫灶皮质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光镜下各例均显示脑实质内微血管畸形;电境下的改变提示:癫痫患者痫灶皮质坏死与凋亡细胞并存。并从免疫和凋亡的关系上讨论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发作的症状学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的病灶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12例患者施行颅内皮质电极记录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术中采用脑皮质电极(ECoG) 探测定位,选用或联用胼胝体切开术(CCS),局部痫灶切除及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 。结果额叶癫痫的发作临床症状学表现与癫痫病灶有临床关联,结合VEEG监测可发现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30 例额叶癫痫患者经上述2~3种方法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结论观察临床症状学及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与术中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不同脑叶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9例将进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1-2周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捕捉其临床发作与发作前有定位价值的脑电活动,根据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MRI异常提示放置颅内电极(皮层与深部电极),然后再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结果 29例患者中,头皮脑电能够定位额叶致痫灶的概率为84.2%,Kappa值为-0.02,可靠性较低;而头皮脑电能够真正定位颞叶致痫灶的概率为93.3%,其Kappa值为0.5,可靠性高。其中3例顶-枕叶癫痫,头皮脑电异常放电区域与皮层电极大致相符。术后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Engel’s癫痫术后结果分类,10例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80%),Ⅱ级者2例(20%);16例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50%),Ⅱ级者5例(31.2%),Ⅲ级者3例(18.8%);3例顶-枕叶致痫灶癫痫患者术后均为Ⅰ级。结论在颞叶致痫灶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头皮视频脑电监测来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较额叶致痫灶患者高,枕叶癫痫尤其合并影像学异常者,头皮脑电监测定位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