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者回顾了17例三叉神经病变经Gd-DTPA增强后的MR影象,男11例,女6例,年龄10~63岁,大部份病人从1.5T设备上获得影象,在矢状,横断及冠状扫描中用短TR/TE及长TR/TE序列成象,静注0.1mmol/kg Gd-DTPA后作T_1加权成象,使其中5例(29%)病变显示的更明显,3/5例在MR平扫图象上未被发现。7例恶性肿瘤源于头颈部或颅内肿瘤的扩展或远处的转移;6例良性肿瘤为三叉神经鞘瘤或脑膜瘤侵犯三叉神经;4例为炎性病变。沿三叉神经末梢分布的头颈部恶性病变有向周围神经扩展的倾向,强化的MR影象能显示三叉神经根进入区即三叉神经的脑池部份,7例T_2加权象显示脑干正常的恶性病变中有6例三叉神经脑池部份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低场强MR在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3例临床表现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MRI检查,疼痛为间隙性或持续性.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常规T_1WI、T_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阴性者加做三叉神经薄层扫描,其中有8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 阳性发现26例,阴性17例.26例中三叉神经脑池段周围血管压迫或接触14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听神经瘤1例,桥前池胆脂瘤3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膜瘤2例,脑干脱髓鞘病变1例,脑干胶质瘤1例.结论 低场强MR对三叉神经痛原因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能发现三叉神经本身的病变,也能发现三叉神经周围组织病变对三叉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三叉神经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探讨三叉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三叉神经瘤的CT和MR资料。结果:肿瘤多数位于中颅窝及后颅窝,少数可骑跨于中、后颅窝,呈类圆形或圆形伴乳头状突起,累及Meckel腔,骑跨者多呈哑铃状,少数形状极不规则。肿瘤内多数伴有囊变。结论:颅内三叉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部位、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相关断面和影像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叉神经在颅内的行程较为复杂,以往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多较为困难,由于HRCT和MRI的应用和成像技术的改进,已能显示三叉神经痛在颅内的各段。本文综述了三叉神经颅内各段的断面和影像解剖及影像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encephalotrigeminal angiomatosis)又称脑面血管瘤病或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Sturge-Kalischer-Weber Syndrome以及Sturge-Kalischer-Weber-Dimitri disease等,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病变部位为脑、眼睛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颅面部皮肤[1].  相似文献   

6.
三叉感觉神经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能由病毒引起.诊断本病依靠临床表现和客观检查.三叉神经眨眼反射的传入通路是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因此,本文对已经确诊为三叉感觉神经病变的一些病人进行了眨眼反射的研究.Kern等于1982年首先报导他们检查的8名患长期的单侧三叉感觉神经病变的病人,根据一侧面部和口部三叉神经区域感觉消失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人脑影像学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并就其与病人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2007年经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病人的脑CT和(或)MR影像,这些病人均在接受治疗后1年内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治疗后1年间共有128例病人接受脑影像学检查。128例病人中的41例(32%)存在器质性病变,包括脑血管并发症(n=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9)、硬膜下积液(n=6)、复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n=11)及由药物毒性引起的其他异常(n=5)。研究发现引起脑器质性病变的唯一显著性危险因素是年龄,年龄越小危险性越高(P=0.01)。同时,MRI检查比CT检查对于病变的显示更具有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合并脑血管并发症时生存率明显减低(P<0.05)。然而,这41例存在脑器质性病变的病人与其他87例无脑器质性病变病人相比,总生存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是否存在脑器质性病变的病人间,其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病人在合并脑血管并发症时将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Meckel腔(MC)为颅中窝中后份的硬脑膜陷窝,区域狭小、空间结构复杂并与许多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相毗邻。认识其正常解剖结构,对解释三叉神经症状、MC内病变、颅底影像学和显微外科学有重要意义。1 MC解剖基础1·1位置与毗邻MC是位于海绵窦外后下方的硬膜外间隙,前方为盲端,后方通过三叉神经孔与桥前池相通。MC周围硬脑膜与中后颅窝硬脑膜相延续,腔内含有蛛网膜、蛛网膜下腔、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纤维[1,2],蛛网膜与颅后窝蛛网膜相延续。三叉神经纤维分为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前者由三叉神经节发出,分为周围突和中枢突,…  相似文献   

9.
正摘要目的探讨MR神经成像(MRN)在周围三叉神经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17例临床怀疑有周围三叉神经病(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的病人均接受了1.5 T MR扫描。对  相似文献   

10.
脾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复习40例脾淋巴瘤的影像学所见。原发脾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3例,继发37例〔其中何杰金氏病(HD)13例,NHL24例〕。筛孔状改变4例,单发病变4例,多发病变25例,全脾受侵7例(包括3例原发脾淋巴瘤)。2例由于影像学检查检出脾病变而改变了分期及治疗方案。3例脾原发淋巴瘤B 超以中低回声为主,回声极不均匀的大肿物,而CT 增强扫描则以低密度为主,密度不均。继发病变B 超吴低/无回声,CT 示低密度区。B 超检出CT 所示全部脾病变,2例CT(1例只作了平扫)漏诊,而B 超显示为多发小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 CBASS序列在三叉神经痛(TN)病因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对50例TN患者依次采用CBASS序列,结合FE序列,FE3D-TOF序列进行检查,对CBASS序列成像MRI表现及手术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0例TN患者中,肿瘤性病变7例,其它3例,排除上述继发性TN10例;40例原发性TN患者入选,疼痛侧MRICBASS序列发现有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29例(29/40),非疼痛侧有三叉神经血管接触9例(9/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20.050,(P<0.0001);②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BASS序列对原发性TN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1.8%,准确性90.01%,假阴性为18.21%,假阳性为6.9%。结论: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压迫或接触是TN的首要原因,CBASS序列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肿瘤病变或其他病变之间的关系,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多种疾病的眼震电图表现,为临床诊断和军事医学体检提供检查和诊断依据.方法:总结丁1500例眼震电图资料.结果:讨论厂中枢性病变(脑瘤,脑梗塞,桥小脑角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和对周围性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论:眼震电图对前庭周围性疾病和颅内器质性,非器质性病变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提出颅内占位等器质性病变的“快动向”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慢动向”等特点.对诊断中特异性波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引起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常见病因及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内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及病理检查确诊的33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3例患儿均行影像学检查,17例(女9例,男8例)发现器质性病变,包括下丘脑错构瘤6例,空蝶鞍3例,生殖细胞瘤3例,恶性畸胎瘤1例,胼胝体脂肪瘤1例,胶质瘤2例(其中1例为NF-Ⅰ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1例;2例合并脑积水.16例(女15例,男1例)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特发性性早熟.结论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包括特发性和器质性性早熟,女孩大多数为特发性性早熟,而男孩多为器质性性早熟.因此,对于<4岁的女孩及所有男孩,性早熟发展迅速,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提示病理性性早熟者均应行头颅影像学检查,脑部MRI是排除器质性性早熟的基本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严天军  陈友琼  刘惠  谢英 《西南军医》2010,12(2):285-286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对临床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同程度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患者行排粪造影动静态检查,采用动静态结合的X线影像检查观察患者提肛、力排、静息时直肠侧位像,并测量乙耻距、小耻距、肛直角、骶直距等的数值和影像改变。结果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均有不同形态的影像学异常,部分出现多功能性异常疾病的并发症。结论排粪造影相比传统的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能更好地显示肛管及直肠功能、器质性病变,是传统结肠镜和钡灌肠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发全面性癫病人大脑无器质性病变,常规MRI检查无法发现异常。目前普遍认为病人皮质-丘脑网络存在微细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改变在原发全面性癫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从结构、功能、血流及代谢等方面观测皮质-丘脑异常,为研究原发全面性癫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方法。就原发全面性癫皮质-丘脑网络的神经放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颅内神经瘤(神经纤维瘤,雪旺氏瘤)是起自颅神经感觉成份神经鞘的肿瘤。以听神经最常受累,其次是三叉神经,其他颅神经则很少受累,神经瘤起源于雪旺氏细胞替代少枝胶质细胞的移行带。病变一般发生在青壮年,常为孤立病变,多发者及较早出现临床表现者常并发神经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17.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占顽固性癫痫的 70%~80%.常见病因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皮质发育不良(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病理证实海马硬化同时可合并颞叶其他部分的病变,即双重病变(dual pathology,DP),其中海马硬化合并MCD最常见.手术切除致痫灶对TLE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公认常规MRI检测TLE器质性病变最敏感、最有价值,然而事实上只有20%~30%的TLE患者MRI可见器质性病变.随着MRI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MRI的出现为TLE(特别是常规MRI阴性的TLE)潜在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本文就MRI的形态及功能成像在TLE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原发全面性癫日病人大脑无器质性病变,常规MRI检查无法发现异常。目前普遍认为病人皮质-丘脑网络存在微细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改变在原发全面性癫日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从结构、功能、血流及代谢等方面观测皮质-丘脑异常,为研究原发全面性癫日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方法。就原发全面性癫日皮质-丘脑网络的神经放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02~2009-04收治的2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对其中114例良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2例、萎缩宫腔58例、炎症54例、宫颈管息肉4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12例、节育器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B超下子宫内膜<4.0 mm者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3.3%,而≥4.0 mm者器质性病变58.6%,12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膜均≥4.0 mm,良性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者均宫腔镜下手术1次治愈.结论:宫腔镜检查辅以病理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Sturge-Weber综合征又称颅面血管瘤病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血管畸形,病变的主要特点为软脑膜血管瘤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面部血管痣[1]。CT和MRI综合诊断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笔者收集6例Sturge-Weber综合征,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