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肾法溯源于《内经》,历代文献多有发挥,特别是《景岳全书》中的左归丸、右归丸、归肾丸更为临床所常用。近年来,补肾法在妇科临床广泛应用,确收良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理论和内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内经》妇科治疗学的“天人相应”理论、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与现代临床相结合。结果:整理出《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系统理论。结论:《内经》妇科治疗学理论对当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案梦记》运用《内经》的治案进行探析,为《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医案梦记》中运用《内经》理论的相关治案,分析医案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选方用药,总结归纳医案中《内经》理论的相关应用,探索反思《内经》理论如何应用于当今临床。[结果]徐守愚、徐子麐父子对《内经》深有研究,善于运用《内经》脏腑生克制化理论指导辨证,以肝脏、肺脏为例,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指导辨证论治;善用《内经》理论指导治则治法,开鬼门、洁净府治腹胀,以温导法治石瘕,半夏秫米汤治失眠;善用《内经》理论指导病后调护,注重疾病初愈四时养生、精神调摄、饮食、劳逸、欲望等方面。[结论]徐氏父子擅长将《内经》理论运用于临床,守正且创新,疗效颇佳,对当今《内经》理论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意义,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探讨活血化瘀常用配伍原理及其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论述了化痰化瘀法、解毒化瘀法、调气化瘀法、祛寒化瘀法、利湿化瘀法、通下化瘀法、止血化瘀法、祛风化瘀法、补气阳化瘀法、养血阴化瘀法等活血化瘀常用配伍原理及其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血证的经验李辅仁学术继承人刘毅(北京医院100730)关键词妇科血证;活血化瘀;病因病机1血瘀病理与妇科血证的关系瘀血学说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并创立10多个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血证论》中唐容川对出血证强调侧重祛瘀在于活血...  相似文献   

6.
独取寸口法是《难经》在《内经》诊寸口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诊察方便,准确性高,对后世脉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运用,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经》有关刺法论述的内容相当丰富,特别是《灵枢·官针篇》专篇介绍了古代刺法经验,至今仍指导临床。后世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为便于临床掌握使用,笔者现仅就《灵枢·官针篇》的针法及运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将《内经》中有关瘀血治不的内容概括为:①攻下逐瘀法,用于治疗瘀血邪热在内,且病情较重之证;②温经化瘀法,代表方为四乌骨一芦茹丸,用于治疗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之证;③活血利水法,代表方为鸡失醴,用于治疗瘀血水停之证;④散寒化瘀法,代表方为熨方,本法适用于寒邪外袭、瘀血内停之证。《内经》有关瘀血治法的内容对后世中医瘀血之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读《傅青主女科》是如何运用养血柔肝解郁法治疗妇科病的,从而对妇科临床进行指导。方法:本文从不同病种、不同白芍用量,对《傅青主女科》应用养血柔肝解郁法调经、治带、止崩、种子的内涵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调经方剂共15首,其中12首方剂用养血柔肝之白芍,其中"经行腹痛"共5条,4条用到白芍;5种带下病中,"赤带"、"青带"、"白带"3种用到白芍;10种不孕中,3种用到白芍;"郁结血崩"中用到白芍;"嫉妒不孕"、"少腹急迫不孕"、"身瘦不孕"中用到白芍。结论:运用白芍为主药的养血柔肝解郁法,是《傅青主女科》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方法,进一步印证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以及治疗妇科病柔肝重于疏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止血法对妇科血证类疾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止血法治疗妇科血证类疾病的病例;结果 治愈21例占61.76%,显效10例占29.41%,有效2例占5.88%,无效1例占2.94%,子宫内膜变薄28例,子宫内膜增厚6例;结论 益气化瘀止血法对妇科血证类疾病子宫内膜的影响可能是双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止血。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在内科病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常用于妇人产后血虚受寒,或恶露不尽,小腹冷痛。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药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古人言其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  相似文献   

12.
论《黄帝内经》对妇科学的奠基作用王应兰(南京中医药大学二附院210017)关键词《内经》,妇科学《黄帝内经》为临床各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妇科学方面的贡献体现在生理解剖、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等诸方面.1对妇女生理解剖方面的认识1.1论述了...  相似文献   

13.
《内经》中有关针灸治疗的原则论述颇多,刺法灸法的正确运用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通过对清热温寒、补虚泻实及三因论治思想的阐述,明确了《内经》中的刺灸法则对临证针灸运用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怎样学习《内经》,学习《内经》有什么用处,怎样运用《内经》的理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等等,这对于初学《内经》的人来说,都是会遇到的疑虑。但是对于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临床工作者来讲,也存在着如何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研读《内经》的问题。直白一点说,这是个“学《内经》,做临床”还是“做临床,学《内经》”的问题。前者是将《内经》理论作为模本,当作范式,当作金科玉律去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阐发《内经》医学理论、弘扬《内经》学术思想、促进《内经》学科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兹定于2012年7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第十二次内经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深化《内经》理论研究,拓展《内经》临床运用,推动《内经》科研创新,探索《内经》教学改革,重视《内经》文化溯源。  相似文献   

16.
禤国维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内经》理论,提出了"阴阳之要,古今脉承,平调阴阳,治病之宗"的皮肤病治疗思想。强调大多数皮肤病,尤其是一些难治性、顽固性皮肤病,与肾阴、肾阳的关系密切。合理运用补肾法,往往可使沉疴得愈。在补肾过程中,有滋阴补肾法、养血补肾法、凉血补肾法、解毒补肾法、祛风补肾法、活血补肾法、祛湿补肾法、温阳补肾法等八法,尤其注重滋阴补肾。  相似文献   

17.
养血温经汤是艾发元教授治疗雷诺氏病总结出的经验方,根据《内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气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自拟温通方-养血温经汤,并在临床中运用本方治疗阴寒型雷诺氏病,疗效显著.搜集艾发元教授经诊相关病例,并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夏光惠主任系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近四十年,善用经方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尤独钟失笑散与桃红四物汤相合运用。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方仅有两味药:生蒲黄、五灵脂。该方药性平和,且有行血祛瘀止痛及推陈致新之功效。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该方以活血化瘀为核心,并能补血养血。两方相合,命为失笑桃红四物汤,有活血化瘀、养血调血之功,临床上屡奏奇效。现将近期跟师案例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温肾疏肝,祛痰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肾疏肝、祛痰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高月平徐嘉△(南京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210029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210001)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温肾疏肝祛痰化瘀笔者运用温肾疏肝、祛痰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取得一定疗效,兹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金匮要略》中有关妇科腹痛的论述集中整理并归纳为:温补冲任,养血祛瘀,调补冲任,养血安胎;温阳散寒,暖宫安胎;补虚养血,散寒止痛...等十种治法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