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凝集素引起检测结果误差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玲  汪智新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61-1261
1 病例资料 病例1女,75岁,因发热待查收住院(后确诊为支原体性肺炎)。人院时门诊查血常规(Sysmex KX-21三分类一预稀释模式):WBC7.9×10^9/L,Hb120g/L,RBC4.1×10^12/L,PLT211×10^12/L。次日查血常规(Sysmex XS-800i五分类一全血模式):WBC8.0×10^9/L,Hb117g/L,RBC0.7×10^12/L.PLT5×10^12/L。观察病人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于1999年4月(59岁)开始出现颜面红紫、口唇发绀、头痛等症状。1999年9月就诊时查体示脾肋下5cm。化验血常规示:红细胞7.42×10^12/L,血红蛋白219g/L,白细胞33.0×10^9/L,血小板388×10^9/L;空腹血糖3.92mmol/L。  相似文献   

3.
李振华 《中级医刊》2014,(11):18-2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主因“发现全身皮肤出血点3天”于本院血液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32×10^9/L,N0.558,血红蛋白(HGB)102g/L,血小板(PLT)8×10^9/L,遂转至本院急诊治疗。  相似文献   

4.
B血型人抗-A抗体缺失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8岁,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肾性贫血收入院。因治疗及病情需要申请输成份血。病人既往无输血史。实验室检查:WBC7.87×10^9/L,RBC1.82×10^9/L,Hb 59g/L,PLT 134×10^9/L,ALB 36g/L,GLO 26.1g/L。血型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AB型。遂做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2岁,以发热3d于2008年4月6日人院。查体:体温39.2℃,轻度贫血貌,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一),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骨髓涂片示原粒细胞23%,POX100%(+);染色体分裂相少,无法判断;融合基因ETO—mRNA(+),血常规WBC8.9×10^9/L,RBC2.69×10^12/L,Hb92g/L,PLT18×10^9/L,ANC0.71×10^9/L。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 患者,男,71岁,主因“咳嗽伴咯血9d,胸痛5d”于2009~03—13人我院。入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下肺炎,待除外占位,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血常规示WBC6.28×10^9/L,Hb 70g/L,血细胞比容(HCT)0.238,中性粒细胞占80%,淋巴细胞(L)占10.8%。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1岁。持续高热10d入院。体温39.5℃左右。7年前因“脑梗死”卧床。近45d一直因肺炎应用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三嗪)。查体:体温39.4℃,体重50k,神志模糊,口角皲裂,舌体光滑无苔,左下肺闻及湿哕音,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3级。入院未用药时血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3.0×10^9/L,红细胞3.49×10^12/L,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138×10^9/L。AST20U/L,AIJT30U/L,谷氨酰转肽酶22U/L。尿酸135μmmol/L,肌酐62lu,mmol/L,血尿素氮8.61mmol/L。连续3次痰培养有真菌孢子,肺CT示左肺下叶少许片状密度增高影,诊断为真菌性肺炎。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40岁。因“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出血3d于2008年3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示WBC 8.3×10^9/L,中性粒细胞0.45,Hb 73g/L,PLT 89×10^9/L;肝功能:ALT 68U/L,AST 57U/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胆汁酸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9.
李印  张居芬 《医学争鸣》2009,30(5):388-388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3岁.以腰痛、下腹部、双下肢麻木、大小便困难20d就诊.MRI示T10低密度信号.入院血常规检查:WBC:5.21×10^9/L,RBC:4.29×10^12/L,Hb:114g/L,PIJT:229×10^9/L.临床诊断为脊椎占位病变,手术切除.术中急做细胞学印片诊断:圆形细胞恶性肿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病理检查:巨检:枣大,不规则组织,稍韧,部分呈灰绿色.镜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血糖的浓度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SIRS组(78例)和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生存亚组(37例)和死亡亚组(41例);在SIRS组中随机选择血糖水平〉6.1mmol/L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测定IL-6、IL-10、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血清浓度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强度。结果入院5d后,血清IL-6、TNF—α及血糖水平SIRS组较非SIRS组明显增高,分别为(80±38)×10^3μg/L与(42±7)×10^3μg/L、(52±20)×10^3μg/L与(17±6)×10^3μg/L、(11.9±1.1)mmol/L与(6.5±1.5)mmol/L;死亡组较生存组患者亦明显增高,分别为(108±21)×10^3μg/L与(66±22)×10^3μg/L、(28±8)×10^3μg/L与(16±9)×10^3μg/L、(14.4±2.1)mmol/L与(7.0±1.0)mmol/L。IL-10、IL-13和HLA—DR表达强度的变化却相反。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扭转上述变化,降低死亡率。结论SIRS患者的血糖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危重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再障生血胶囊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再障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6g/(kg·日)],中剂量组[0.8g/k(g·日)],低剂量组[0.4g/(kg·日)],另设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结果:外周血高、中、低剂量组白细胞分别是7.4±7.8×10^9/L、6.0±5.2×10^9/L、3.0±0.5×10^9/L.与阴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分别为52.3±11.24×10^5/根、56.8±15.15×10^5/根、47.9±11.29×10^5/根。高、中、低剂量组均较阴性对照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再障生血胶囊能有效保护由环磷酰胺所致的骨髓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病人,男,72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脏多发性囊性占位”。查体:营养较差,巩膜皮肤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胸腹壁未见曲张静脉,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腹水征(-)。实验室检查:WBC6.0×10^9/L,RBC4.10×10^12/L,Hb115g/L,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0岁,因间断胸阁,气短3个月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人院查体:血压160/80mmHg。贫血貌,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腹部稍显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水肿。心电图检查示广泛T波异常,血常规检查WBC3.4×10^9/L、RBC1.82×10^12/L,HGB69g/L、PLT87×10^8/L。  相似文献   

14.
患女,3岁5月,以“发热伴脓血便10余天”入院,查体:T39℃,精神差,面色苍黄,中度贫血貌,皮肤未见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4cm,质地中等,脾肋下3.0cm,质地中等,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2.6×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RBC2.98×10^12/L,Hb73g/L;PLT143×10^9/L。总胆红素43.8gmol/L,间接胆红素30.6μmol/LALT88U/L,AST150U/t,LDH1200U/L。腹部B超示:(1)肝脾大;(2)右侧胸腔积液。凝血项FIB1.26g/L,APTT47.8S,PT16.9s。  相似文献   

15.
杜瑞芬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76-277
白细胞参考值:(4~10)×10^9/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1.0×10^9/L,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40g/L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8例,其中5例确诊为难治性ITP,均经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而采用脾切除的办法治疗者的远期疗效。方法5例难治性ITP中男性1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42岁(22~63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6年。5例病例术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手术当天和术中酌情输注单采血小板1~2u。结果手术前5例病人血象:Hb133(115~145)g/L,WBC15.6(8.5~25.3)×10^9/L,Plt27(5~39)×10^9;手术后7~9d复查病人血象:Hb113(86—133)g/L,WBC16.7(9.4—23.7)×10^9,Pit430(310~575)×10^9;术后随访复查血象:Hb119(107~126)g/L,WBC11(7.5—14.1)×10^9,Plt297(193—366)×10^9。结论通过观察和对比该5例病人脾切除前后的血象变化,统计学有着显著意义。对于难治性ITP采用脾切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任光  黄庆  李荣颜  凌彩霞  农珺  滕建昆 《医学综述》2008,14(18):2865-286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12岁,地中海贫血,在当地医院有多次应用盐水法交叉配血输血史。每次输200mL全血,共输5次。前4次未见输血反应,最后一次输血患者出现寒颤、下腹痛、腰痛、低血压、尿少等症状。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6g/L,白细胞1.9×10^9/L,红细胞1.58×10^12/L,血小板41×10^9’/L,尿素氮25.5mmol/L,肌酐545.8μmol/L,血尿酸797.6μmol/L;尿常规:蛋白4+,隐血2+;血型鉴定:B型,Rh(D)阳性。因需要输血,用凝聚胺(polybrene)法与B型RhD阳性供者做配血试验时,出现主侧凝集,同时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选,结果阳性。为查明原因对患者血样进一步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1岁,因面色苍白2年,稀便6d入院。体查:T:36.6℃,慢性病容,重度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特殊,脾于肋下8cm处扪及,质硬,无压痛、结节,肝肋下未及。血常规:册C85.6×10^9/L。单核细胞计数11.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9.0×10^9/L,RBC 1.88×10^10/L,血红蛋白58g/L,血小板126×10^9/L。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低钠血症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8岁.大痛、头晕20d入院。患者于20d前头痛、头晕,伴发热,体温37.5-38℃,(病后10d)腰穿:脯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20mmH2O,总细胞1421×10^6/L,有核细胞36×10^6/L,蛋白质48g/L,Glu1.7mmol/L,Cl^-121mmol/L,诊为结核性脯膜炎给予四联抗痨,近几天病情加重。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查体:T38℃,消瘦体形,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6岁,因“发热4d,呕吐1d”于2008年2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7℃,脉搏131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n),神智淡漠,颈项强直,对光反射迟钝。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58×10^9/L,红细胞4.18×10^23/L,血红蛋白110g/L,分类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44,单核细胞0.08,血小板50×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