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温除热法治疗癌性发热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发热是恶生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癌性发热,以虚为本,发热为标,甘温除热之法,以健脾益气和胃论治,使之气血生化有源,故重在扶正为法则.以固后天之本。笔者自1996-10~1999-10用上法治疗癌性发热30例,并以西药消炎痛治疗癌性发热25例做对照,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癌性发热患者共55例,简单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观察。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19~70岁,此病例均为癌性发热,排除感染性和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发热,热度一般在38℃~39℃,发热时间有规…  相似文献   

2.
于尔辛治疗癌性发热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尔辛治疗癌性发热44例上海市肿瘤医院张源远(200032)关键词:癌性发热癌性发热的发病率在癌肿病人中约占5%。但在某些癌肿中,如恶性淋巴瘤、肝癌等,并发癌性发热者远多于此数。我院中医科于尔辛教授在临床治疗各种因癌肿引起的发热时,采用辛凉解毒的清水...  相似文献   

3.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范 《江西中医药》1997,28(1):29-29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翟范(江苏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扬州225001)关键词癌性发热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治疗体会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发热,其一般表现为低热,也有表现为中等度发热,甚则39℃以上的高热。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  相似文献   

4.
一贯煎治疗晚期肝癌癌性发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癌性发热是晚期肝癌常见症状之一。自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一贯煎治疗晚期肝癌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晚期肝癌癌性发热共57例,全部排除感染性发热、各种医源性及伴发症发热,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贯煎治疗组28例...  相似文献   

5.
蓝天汤治疗癌性发热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天汤治疗癌性发热50例莱芜市中医医院(271100)武新华陈树泉王兆香关键词蓝天汤癌性发热疗效观察癌性发热(以下简称癌热)是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对于肌体危害极大。目前治疗癌热仍以APC、消炎痛、激素为主要药物,但因对患者胃肠道刺激...  相似文献   

6.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多强调辨证论治。本文通过回顾1例癌性发热的治疗过程,认识到癌性发热的治疗不仅需要辨证论治,也需要与辨病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癌性发热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何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92-129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滴,对照组给予双黄连注射液20ml静滴,均每日1次;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癌性发热多表现为缠绵难愈的间歇性发热,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常见低、中度发热,也可见高热;对抗生素不敏感;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有效,但药效短,常需长期服用,且易复发。因此,癌性发热严重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从2006年初开始使用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瘀解毒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发热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引起的发热。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自2002年起,笔者自拟化瘀解毒汤治疗癌性发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丰 《四川中医》1999,17(12):13-14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报道恶性肿瘤患者约2/3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1,2]。因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性较强、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且患者病情多发展到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故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观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1.1阴应发热型症见午后或夜间期热,或手足心发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消瘦,口干咽癌,大便干结,尿少包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致。本…  相似文献   

11.
癌性发热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与肿瘤组织坏死产生致热源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有关。西医治疗易反复,效果不佳。中医药在癌性发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经方治疗癌性发热独具优势。现报道运用经方治疗癌性发热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癌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之后的患者。临床上西医治疗癌性发热往往疗效不佳,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中药辨证方、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放血等多种手段,治疗多以中药辨证方为主。根据临床经验癌性发热分为实证四型、虚证三型,中医辨证论治辅助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伤寒论》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进行探析。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治疗癌性发热,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癌性发热的特点、中医病因病机及《伤寒论》柴胡类方治疗癌性发热的中医理论依据。结果:柴胡、黄芩药对是柴胡类方的核心药物,在柴胡类方中起和解少阳的主导作用,柴胡类方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功效。结论:应用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柴胡类方在癌性发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病人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解热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但用药后会引起一定的消化道副反应,严重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大部分癌症病人食欲欠佳,往往不能忍受药物的副作用。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治疗癌性发热的同时,还可以扶正固本,从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现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温除热"法在癌性发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气虚发热的本质与内涵、中医对癌性发热的认识,探索癌性发热与气虚发热的相通性。结果:癌性发热多以气虚为基本病机,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针对气虚发热病机而设的以温补脾胃、升阳散火为主的治疗方法,癌性发热在辨治上与其有相通之处。结论:李东垣针对气虚发热的相关论述为癌性发热的辨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国平  张成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32-1533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2004年3月~2007年3月采用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34例,并与西药消炎痛治疗癌性发热3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竹叶石膏汤治疗癌性发热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癌性发热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些癌症患者在手术前、放疗、化疗以及其他治疗过程中,由于出现发热而被迫中断甚至放弃治疗,所以对癌性发热及时、有效地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能为以后的抗癌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1994~1996年,笔者以竹叶石膏汤治疗癌性发热32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if$床资料才组32例均为住院患者,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发热多为弛张热或间歇热,大多有时间规律,无恶寒及寒战。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44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18.
癌性发热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治疗癌性发热多以气虚、阴虚、阳虚及血瘀及痰热为治。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癌性发热患者以阴虚气郁型为主,阴虚则内热,气郁化火伤阴致热,二者易互相胶结,故临床治疗当以滋阴理气为治。临床用滋阴至宝丹治疗癌性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邢丽菊 《中医杂志》2011,52(11):924-926
从癌性发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癌性发热的特点及癌性发热的治疗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缓急轻重,中西互补,灵活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发热一般指除感染因素外,与肿瘤本身直接相关的发热。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一定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