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几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TBM的早期临床症状、脑脊液(CSF)变化不典型;乙脑流行期间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关键,提高临床医生对TBM警惕性,对早期诊断及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结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元  刘晓娜 《吉林医学》2007,28(12):1407-1408
目的:探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结核抗体检测对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金标记免疫斑点法检测59例脑膜炎患者和31例非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的结核抗体,比较不同类型脑膜炎以及非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率的差别。结果: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率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为78.9%,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0.05)和脑脊液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ESAT-6),探讨其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3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37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单核ESAT-6抗原,同时进行脑脊液抗酸染色、结核抗体和腺苷脱氨酶(ADA)检测,然后比较各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ESAT-6(免疫优势抗原)抗原的阳性率较其它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其ESAT-6抗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脑脊液抗酸染色、结核抗体和ADA检测。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18-121
目的评价三种快速实验室检测技术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疑诊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病例52例,分别进行血T-SPOT.TB、脑脊液LAMP和脑脊液Xpert MTB/RIF检测。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三种检测方法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结果在52例患者中,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8.33%,阳性预测值31.25%,阴性预测值75.00%,一致率34.62%。脑脊液LAMP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75.00%,阳性预测值59.09%,阴性预测值90.00%,一致率76.92%。脑脊液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88.89%,阳性预测值77.78%,阴性预测值94.12%,一致率88.46%。结论血T-Spot、脑脊液LAMP和脑脊液Xpert MTB/RIF检测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酶,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中ADA即明显增高,因此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活力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动态检测脑脊液中酶活力变化却鲜见报道,我们对3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进行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53例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腰穿、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升高、糖低、氯化物低为主要特征,多数结脑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结论 提高对结脑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脑脊液检查在诊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7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患者有无脑膜炎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两组患者脑脊液异常的发生比例及因脑脊液检查而确诊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所占的比例。结果有症状组患者脑脊液异常者占60%,经脑脊液检查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占55%,无症状组脑脊液异常者占58.6%,经脑脊液检查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占51.7%。结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应以CSF为检查为主,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头颅MRI检查等综合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8.
游建友 《中外医疗》2012,31(31):58+60-58,6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大都呈现出慢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为48例,好转为18例,12例没有好转,自动出院或者转院进行治疗,2例死亡。结论患者的脑脊液特点以及头颅CT或者MRI检查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一个重要的指标,早期诊断以及科学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增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张润  姚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01-3303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2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海结核性脑膜炎以边远农牧区患者居多,临床表现多样化;脑脊液检查依然是该病诊断的主要方法。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依赖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苏赤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59-126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病理分型特点并结合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探讨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呈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头疼、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等。本组28例中23倒病情好转出院,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死亡2例。结论根据结核性脑膜炎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结合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能有效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认识,为临床诊治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诊断的17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和633例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检验后,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多因素结果筛选出头痛发热、脑积水或脑梗死、脑脊液压力升高、糖和氯化物同时降低、腺苷脱氨酶(ADA)升高是结核性脑膜炎确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由于临床症状、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等不典型,极易误诊.应针对其重点表现因素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给予抗结核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武进  郭振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498-1499
目的:根据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15例早期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低热为主,脑脊液细胞表现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脑脊液如未经多次检验,其改变可不典型,但脑脊液细胞学早期观察,早期可见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淋巴细胞、激活单细胞^[1]。结论:脑脊液细胞学的早期监测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癌等鉴别,并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判断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61-46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及时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尤其是细胞学动态变化资料。结果: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多亚急性起病,以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中度升高,葡萄糖、氯化物中度减低,脑脊液细胞学细胞数多中度升高,早期为混合细胞反应,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较慢,可稳定在1个月以上,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多数好转,发病2周内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对于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早期确诊困难的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对于其鉴别诊断和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钠离子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Gene X-pert MTB/RIF)、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99例,其中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5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分析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相比较非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升高(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降低(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及脑脊液结核菌培养(P<0.05);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降低(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X-pert、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脑电图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2.25%,其异常率与患者的意识障碍、脑脊液成分异常、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呈相关性,脑电图的变化与患者病情变化存在平行发展关系。结论:多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表现异常,脑电图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电图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2.25%,其异常率与患者的意识障碍、脑脊液成分异常、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呈相关性,脑电图的变化与患者病情变化存在平行发展关系。结论:多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表现异常,脑电图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1999年7月~2008年12月住院诊断结核性脑膜炎7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结核性脑膜炎经过积极治疗,痊愈53例,好转16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外结核灶、CT检查是诊断结脑的关键,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及ESAT-6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ESAT-6阳性率84.38%,ADA阳性率63.33%;对照组患者的ESAT-6阳性率6.25%,ADA阳性率10%,研究组患者的EAST-6及AD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EAST-6阳性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总结其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的1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误诊情况,结合其症状、误诊原因等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4例,流行性脑膜炎2例,病毒性、化脓性脑膜炎各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癔症各1例.结论 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率,关键是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在临床诊断中重视结核性脑膜炎,及时做脑脊液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检测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取2组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比较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激活单核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脑脊液单核细胞中具有结核菌素抗原,检查阳性率为82.8%(48/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1/58)(P<0.05)。结论脑脊液单核细胞中结核抗原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