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患侧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治疗方法。方法 9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健患侧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疗4周后通过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对治疗结果评价。结果 2组患者FMA、MBI评分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患侧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05-108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组(联合组,n=100)和单独常规康复训练组(常规组,n=100),统计两组患者的ND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F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DF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95/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1.0%(81/100)(P0.05)。结论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60例,应用Clayton康复方案,疗程1个月;对照组62例,不进行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文胜 《海南医学》2010,21(15):32-33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24h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和显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SS、FMA、MBI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1)。结论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进行患肢肢体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12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Barthel指数(MBI)及生存质量评分(SS-QO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 MBI及SS-QOL评分的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周时,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也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用效果持续,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7.
“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郭根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45-2146
目的 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案,采用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还是那个进行早期康复训练。30天后对比简式Fugl-Meyer(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以判断两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个月后对比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 min/次,1次/日).两组均经过3个阶段:1 ~3周为第一阶段,4~5周为第二阶段(治疗间歇期,即不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及运动想象疗法),5~8周为第三阶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和功能独立性测定(FIM)中运动功能部分的转移和行走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个阶段治疗后上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第二阶段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阶段实验组FMA和FIM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予以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自我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自我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自我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FIM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予以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自我康复训练,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1.
翟慧琴 《中外医疗》2014,(29):40-4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PES)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ES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S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继发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160例首次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于病后6 d开始,按照早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时间21 d,每日1次,每次1 h.以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早期康复避免或减轻了继发性损伤,与对照组亦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及防止继发性障碍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脑出血并伴有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诊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简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偏瘫的患者实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这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03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康复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则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8周后评定Barthel(BI)指数、Fegl-Mevyer(FMA)积分和神经功能评定量表.结果 康复组的BI指数和简易FNA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部分期针刺联合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于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等对2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显示,治疗前2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56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衡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内科药物脑复康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二组均结合康复训练,根据简式Fug1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舒相平 《中外医疗》2011,30(34):10-11
目的 观察针灸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针灸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针灸组治疗后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1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疗法有助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幕上大量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预防和减少幕上大量脑出血患者肩痛和肺炎的影响.方法:将97例40~80岁确诊为幕上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早期康复组(35例)、对照组(32例)和后期康复组(30例).采用FMA(Fugl-Meyer)评定及MBI(modify barthel index)法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肩痛是以患者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为阳性,肺感染依据症状、体征及胸片可诊断. 结果:康复2月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改善,肩痛及肺感染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后期康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肺感染及肩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