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荥阳市中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125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初入院或体检时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根据AECOPD患者严重程度(COPD分级)将观察组分为观察a组(COPD重度、极重度,n=72)和观察b组(COPD轻度、中度,n=53)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IL-8、NF-κB及ICAM-1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IL-8、NF-κB、ICAM-1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AECOPD患者FEV1/FVC、FEV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EV1/FVC、FEV1%均低于观察b组,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每2周随访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接种疫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茶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和布地奈德吸入联合治疗COPD,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AC治疗1年,观察比较两组FEV1%pre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d明显升高(P0.05),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尿锁链素(DES)水平及其与病期及肺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患者30例(稳定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做对照组。采用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法检测各组尿锁链素,并测定三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_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结果: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尿锁链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COPD患者尿锁链素水平与FEV1/FVC及FEV1%Pred均呈负相关(r=-0.735、-0.643,P0.05)。结论:COPD患者尿锁链素水平可能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有望作为病情评估、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Th1/Th2状态,为COPD急加重的预防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3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用IFN-γ/IL-4比值来表示Thl/Th2细胞优势状态,同时检测COPD患者FVC、FEV1。结果:AECOPD组血浆IFN-,γIL-4及IFN-γ/IL-4分别与稳定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COPD组IL-4、IFN-γ/IL-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COPD组IFN-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存在着不同的Thl/Th2优势状态。急性加重期表现出Th2优势状态趋势,稳定期表现出Thl优势状态。测定血浆IFN-γ/IL-4优势状态可作为反映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夏文娟  王学中 《安徽医学》2017,38(12):1572-1574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的对照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PaO2、PaCO2、6MWD及mMR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周娇妹  张晔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946-948
目的观察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酌情使用茶碱缓释剂及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NAC治疗,200mg/次,3次/d,均于餐后服用,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包括治疗前后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E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AC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减轻气流阻塞,防止氧化应激,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住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共9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汤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的改善及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PaO_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FEV1、FEV1/FVC、FEV1%、PaCO_2和PaO_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aCO_2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 FVC、FEV1%、和PaO_2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阐明雾化吸入NAC作为AECOPD患者常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NAC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NAC组患者加用雾化吸入NAC,每次0.3 g,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问卷调查(CCQ)评分、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C组患者PaO2改善值明显升高(P=0.033),而PaCO2和肺功能(FEV1和FEV1% pred)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CCQ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雾化吸入NAC能明显改善老年AECOPD患者PaO2和临床症状,但对肺功能、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0例COP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AECOPD患者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90例。将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P〈0.01);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显著低于稳定期COPD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s-CRP、IL-8、TNF-α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FEV1、FEV1/FVC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曾凤枝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065-2067
目的:研究并观察舒血宁注射液(shuxuening injection,SI)静脉滴注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combivent)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0例临床肯定诊断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SI 15ml静脉滴注2次/d,10~14d为1个疗程,并同时给予combivent雾化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和计算下列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总数(Wbc)、纤维蛋白原(FIB)、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随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两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Wbc、FIB有明显差异(P<0.01、P<0.05、P<0.05);两组SaO2、PaO2、PaCO2及FEV1/EVC(%)、FEV1(%)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6%和87.18%,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两组分别为63.41%和41.0%,有显著差异(P<0.01)。疗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SI静脉滴注及combi-rent雾化治疗AECOPD疗效满意,较常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方法将3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家庭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期家庭氧疗(LTOT)。分别观察治疗前和2 a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行走距离(6MWD)、西雅图阻塞性肺病调查表(SOLQ)评分、病死率及每年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2 a后观察组死亡2例(12.5%),对照组死亡6例(42.9%),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每年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SOLQ评分均增加;而对照组PaCO2、每年住院次数增加,PaO2、6MWD、SOLQ评分均有减少,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缓慢,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实施家庭NPPV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闫荣香 《医学综述》2009,15(15):2370-2372
目的探讨多维评分系统(BODE)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稳定期COPD患者FEV1、BODE评分,随访12个月并记录COPD危险事件(包括呼吸衰竭和死亡)、就诊次数、住院次数、机械通气次数,评估存活病例的SOLDQ记分、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住院时间等。结果FEV1≥1L组及BODE评分<5分组,患者生活质量、死亡人数、就诊次数、AECOPD次数、AECOPD住院次数、机械通气次数、住院时间及SOLDQ评分均好于FEV1<1L组及BODE评分≥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DE评分与死亡例数、就诊频数、AECOPD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FEV1与住院次数、SOLDQ评分及机械通气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BODE评分系统和FEV1均能评价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BODE评分系统更为全面及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BODE指数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MMRC)和运动耐力进行测定。分析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分别与吸烟指数、6min步行实验及COPD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次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农村和城市COPD患者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分别与6min步行实验和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的关系。结果吸烟指数与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均无相关性(P>0.05)。FEV1%预计值与6min步行实验呈正相关(r=0.593 3,P<0.01);FEV1%预计值与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呈负相关(r=-0.325 2,P<0.01)。BODE指数与6min步行实验呈明显的负相关(r=-0.777 5,P<0.01);BODE指数与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呈正相关(r=0.514 2,P<0.01)。在COPD分级中度的患者中,FEV1%预计值在城市和农村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BODE指数在城市和农村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COPD分级重度的患者中亦得出相同的结果。结论 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均能够评价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但以BODE指数的判断更为全面及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探讨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支气管舒张剂两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硫酸沙丁胺醇单药吸入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PaCO2、PaO2、FEV1、FEV1/FVC等指标,比较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有效治疗AECOPD,有助于缩短疗程,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噻托溴胺联合盐疗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9例;噻托溴胺17例;噻托溴胺+盐疗18例;盐疗组18例治疗。治疗后12个月分别观察肺功能及因COPD住院次数。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噻托溴胺+盐疗组的FEV1、FEV1/FVC以及FEV1增加值分别为(0.17±0.05)L、(6.66±1.57)%以及(5.01±1.11)%,明显高于噻托溴胺组[(0.10±0.03)L、(6.31±1.49)%以及(3.64±0.62)%]和盐疗组[(0.04±0.03)L、(2.28±2.33)%以及(1.28±0.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胺+盐疗组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因COPD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盐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减少因COPD导致住院的次数且更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64/68)高于对照组的82.35%(5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 O2和p 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衰竭,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避免病情加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熊汉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15-316,31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做为观察组,以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及肺功能的差别,并对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hs-CRP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57.31±9.42)、(5.6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肺功能FEV1、FEV1/FVC显著相关。结论:AECOPD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正相关,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