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曲怡  何佳  杨月琴  邹丽娟 《吉林医学》2012,33(31):6730-6733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脑放射治疗,DT:40 Gy/20F/4W。12例患者颅内病灶数目≤3个,予三维适形放疗局部加量至DT:50Gy/25F,其中未行局部加量的患者中有9例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结果:1年生存率为34.5%,2年生存率为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或>60岁)、原发肿瘤控制情况、近期疗效评价、是否行局部加量放疗及是否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平均生存期有影响(P<0.05)。66例单纯全脑放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8.15个月,1年生存率为25.8%;12例行全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20.17个月,1年生存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患者,平均生存期21.78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与单纯全脑放疗的患者相比P<0.05。结论:年龄、原发肿瘤是否控制、近期疗效评价、是否局部加量放疗及是否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手段。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能提高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87-390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全脑化疗联合替莫唑胺组和单纯化疗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两组的有效率、生存周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联合组患者有效率为61.6%,单纯放疗组患者有效率为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损伤方面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可以有效增加MGMT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有效率而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69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18例,Ⅳ级31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50~60 Gy/25~30次/5~6周.35例未行化疗;34例同期或放疗后接受化疗(4~6周期),其中18例口服替莫唑胺,16例为其他方案化疗.中位随访期13个月(6~31个月). 结果 69例患者中,WHOⅠ级患者生存率100%,Ⅱ级94.4%,Ⅲ级61.1%,Ⅳ级41.9%.Ⅰ、Ⅱ级和Ⅲ、Ⅳ级肿瘤无进展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9.0个月(P=0.0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3.0个月(P=0.131),1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9.0%.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4周的患者和>4周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2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7%和68.0%.34例化疗和35例非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3.5个月(P=0.532),1年生存率分别为52.9%和51.4%.其中34例化疗患者中,口服替莫唑胺患者与其他方案化疗患者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187),1年生存率分别为为44.4%和62.5%. 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69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18例,Ⅳ级31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50~60 Gy/25~30次/5~6周.35例未行化疗;34例同期或放疗后接受化疗(4~6周期),其中18例口服替莫唑胺,16例为其他方案化疗.中位随访期13个月(6~31个月). 结果 69例患者中,WHOⅠ级患者生存率100%,Ⅱ级94.4%,Ⅲ级61.1%,Ⅳ级41.9%.Ⅰ、Ⅱ级和Ⅲ、Ⅳ级肿瘤无进展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9.0个月(P=0.0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3.0个月(P=0.131),1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9.0%.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4周的患者和>4周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2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7%和68.0%.34例化疗和35例非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3.5个月(P=0.532),1年生存率分别为52.9%和51.4%.其中34例化疗患者中,口服替莫唑胺患者与其他方案化疗患者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187),1年生存率分别为为44.4%和62.5%. 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4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23例(全脑放疗10例,立体定向放疗13例),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身化疗(放疗+化疗)组17例,对症治疗组4例,比较其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 单纯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1年生存率为17.4%;放疗+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1年生存率为52.9%;对症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1年生存率为0%.放疗+化疗组比单纯放疗及对症治疗组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是肺癌脑转移患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乔健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02-1103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转移瘤多来源于肺癌,女性以乳腺癌多见,临床表现以脑瘤型为主,占55.8%,放疗加化疗组、单纯放疗组、手术加放、化疗组及对症治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3.7%、9.4%、37.5%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个月、5.5个月、9.3个月和3.2个月。综合组(放疗加化疗组,手术加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和对症治疗组(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是否采取综合治疗、原发灶控制和放疗剂量。结论: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阳性表达的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GMT阳性表达的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34例(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间变性少枝细胞瘤11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分为替莫唑胺联合IMRT同步治疗组(治疗组)15例,单纯IMRT组(对照组)19例。2组均行头颅IMRT 95%计划靶区60 Gy/30f/42 d,治疗组在放疗同时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每周5 d,共6周,放疗结束后4周再接受4~6疗程化疗,150~200 mg/m2,连服5 d,28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46.67%,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分别为42.11%和84.21%;中位生存时间治疗组1.5年,对照组1.3年;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57.89%,2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IMRT同步治疗MGMT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不优于单纯IMRT。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33-1135
目的:对比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放疗联合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脑胶质瘤患者173例,术后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合替莫唑胺(TMZ)治疗78例,3DCRT结合尼莫司汀(ACNU)治疗95例。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CTCAE V3.0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4级以上的不良反应,3DCRT+TMZ组较3DCRT+ACNU组3级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3DCRT+TMZ组总有效率为53.85%,显著高于3DCRT+ACNU组41.05%(P<0.05);3DCRT+TMZ组6月、12月、18月生存率分别为87.18%、65.38%、39.74%,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均分别显著优于3DCRT+ACNU组的58.94%、50.52%、31.58%及13个月(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或联合尼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总有效率、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放疗联合尼莫司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对68例脑转移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普通放疗(RT)组48例、伽玛刀(GKS)组10例,GKS+全脑放疗组(WBRT)10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组、GKS组、GKS+WBRT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11、11.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7.5%、30%、40%;2年生存率分别为10.4%、10%、10%。三组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可使脑转移瘤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单发脑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NSCLC单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后均接受全脑放疗及化疗,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肺部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20.8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8.8%和13.9%;接受和未接受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5个月和25.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结论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对NSCLC单发脑转移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肺部肿瘤是否切除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单发脑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NSCLC单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后均接受全脑放疗及化疗,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肺部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20.8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8.8%和13.9%;接受和未接受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5个月和25.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结论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对NSCLC单发脑转移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肺部肿瘤是否切除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维持化疗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将初治放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在放化疗结束后使用替莫唑胺维持化疗,对照组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CI)。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脑转移阳性率,总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分别记录两种治疗方案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替莫唑胺化疗组与PCI组脑转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 vs.15.0%,P0.05)。替莫唑胺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1年生存率为86.3%;PCI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年生存率为79.1%;二者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反应及胃肠道反应,均为轻、中度。PCI组急性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部分患者发生远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替莫唑胺维持化疗对降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率的疗效不差于传统PCI治疗,且不良反应为轻、中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全脑放疗及调强放疗(WBRT+boos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肺癌脑转移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脑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全脑放疗及调强放疗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达到4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优于全脑放疗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帆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71-72
目的了解EGFR突变不明的肺癌脑转移患者EGFR-TKI联合全脑放疗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0例行EGFRTKI治疗同时行放射治疗,27例患者单纯放射治疗。全部患者行全脑照射;脑转移病灶少于或等于3个的患者全脑照射结束后行3D-CRT照射。结果 EGFR-TKI+放疗患者有效率为45%,疾病控制率为70%;单纯放疗患者有效率为18.6%;疾病控制率为55.5%。EGFR-TKI+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8月,1年生存率55%;单纯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1年生存率25.9%。结论全脑EGFR-TKI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EGTR基因突变不明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也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全脑放疗+同步推量适形放疗(SIB-CRT)与全脑放疗后序贯推量适形放疗(S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65例NSCLC合并1~3个脑转移瘤患者,分为同步组32例、序贯组33例,分别采用全脑放疗(38.7 Gy/18 f)+SIB-CRT(脑转移瘤52.2 Gy/18 f)、全脑放疗(30 Gy/10 f)后SCRT(脑转移瘤21 Gy/7 f).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以及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 放疗后1个月,同步组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1%、100.0%,分别高于序贯组的45.5%、81.8%(P<0.05).同步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7.0个月,长于序贯组的11.0个月(P<0.05).同步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3.8%、67.8%、32.1%,分别高于序贯组的75.8%、48.5%、9.7%(P<0.05).颅脑放疗方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序贯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同步组患者的2.55倍.结论 对于合并1~3个脑转移瘤的NSCLC患者,全脑放疗+SIB-CRT的疗效优于全脑放疗后SCR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替莫唑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放疗剂量DT60~Gy/30~33f/6~7周.化疗用替莫唑胺口服,75mg/m2,1次/d,5次/周,与放疗同步进行.结果 随访3~24个月,经CT或MRI复查,其中CR 5例,PR 10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0/8)、27.8%(5/18),中位生存期13.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可以显著提高术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术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从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回顾性收集175例手术切除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资料及治疗情况病例记录,后期随访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分析入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数据。构建Cox多变量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75例患者均可评估预后,175例患者的中位PFS为6.4个月(95%CI:5.62~7.18),中位OS为13.6个月(95%CI:11.08~16.12)。Cox模型当中对OS具有独立影响意义的变量为年龄(OR=1.45,P=0.025),ECOG评分(OR=1.77,P=0.011),WHO分级(OR=2.11,P=0.003)和手术范围(OR=1.85,P=0.009)。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未发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方案在术后脑胶质瘤患者中具有相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患者的年龄、ECOG评分、WHO分级和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蔡明伟  杜驰  蒋吉飞  周颖  林芳 《西部医学》2012,24(12):2336-2338
目的总结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放疗后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结果 4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7.7%,2年生存率为17.9%,3年生存率为3%;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腺癌组生存时间优于鳞癌组(P<0.05),孤立脑转移组生存时间优于多个脑转移组(P<0.001)。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亚组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及孤立性脑转移者可从放射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 WBRT )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WB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其中WBRT剂量为40 Gy/20次,替莫唑胺75 mg/( m2· d),放疗结束后继续予替莫唑胺200 mg/( m2· d)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对照组采用单纯WBRT,WBRT剂量为40 Gy/20次。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部MRI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统计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评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9%和55.6%(P=0.0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9个月和3.0个月(P=0.047),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0个月和4.9个月( 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结论 WBR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NSCLC脑转移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能够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放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的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本组含1~2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共21例,12例行三维适形放疗,9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2月、83.3%、58.3%和14月、88.9%、66.7%。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共39例,17例行三维适形放疗,22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月、58.8%、41.2%和13月、81.8%、68.2%。在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中,立体定向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都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