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作用。方法取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Con组);CoC l2组(CoC l2组):加入300μM CoC l2处理1 h,然后更换正常的培养基培养24 h,之后更换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脂肪乳剂组(Intralipid,Intra组):加入10%脂肪乳剂90μL预处理1 h后加入300μM CoC l2;异丙酚组(prop组)培养孔中加入10、20、50、100μM浓度的异丙酚预处理1 h后,同CoC l2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的凋亡。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oC l2组,10、20、50、100μM浓度异丙酚组,用RT-PCR检测NGF mRNA和TrkA mRNA表达。为探讨NGF/TrkA的作用,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C l2组,50μM异丙酚组,1.0μmol/L K252a组。结果脂肪乳剂组与CoC l2组比较,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μM异丙酚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增殖能力,减少凋亡(P<0.01),50μM异丙酚预处理上调NGF mRNA和TrkA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10、20、100μM异丙酚组与缺氧/复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K252a抑制(P<0.01)。结论 50μM异丙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NGF及其受体TrkA在异丙酚的预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阴茎肌源性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本试验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精准实验室完成。取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只, 体质量(200±50)g, 取其阴茎海绵体并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肌源性干细胞,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取第2代肌源性干细胞分为两组进行培养, 实验组:200 μl生长培养基+肌源性干细胞, 分别用终浓度为10 μg/L、30 μg/L、50 μg/L、70 μg/L、90 μg/L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对照组:加入200 μl生长培养基+肌源性干细胞。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加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溶液。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大鼠阴茎肌源性干细胞,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ukey检验。结果 (1)肌源性干细胞多呈Sca-1阳性反应[表达量为(79.90±1.82)%], 少数呈Desmin阳性反应[表达量为(68.60±0.72)%]。(2)两组肌源性干细胞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Mash1为切入点,深入研究NGF反应性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传至第三代的神经干细胞,在含不同浓度NGF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诱导,采用RT-PCR法测定诱导后Mash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均有Mash1的表达,其中空白对照组表达最少,以NGF100mg/L组表达量最高。结论:NGF能够促进NSCs内Mash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增龄对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将不同年龄新西兰兔角膜缘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以相同的细胞密度种植,观察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2个月龄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增殖期细胞所占比例均较1.5年龄组和3年龄组高。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最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s),用不同浓度GDF-5进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价其是否具有软骨样细胞的特性。方法取人抽脂术后的无菌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含0、50、100ng/mlGDF-5的软骨诱导液培养,观察形态变化,检测Ⅱ型胶原及GAG的表达。结果 hADSCs呈长梭形,P10以后仍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经GDF-5诱导的hADSCs逐渐变为圆形、多角形,部分细胞聚集生长,形成软骨样结节;诱导28d的细胞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甲苯胺蓝将GAG染成蓝色,但100ng/mlGDF-5诱导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50ng/ml诱导组。结论 hADSCs在100ng/mlGDF-5的诱导下可分化为软骨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嘌呤霉素(PAN)诱导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模型,观察甘草甜素(GL)及地塞米松(DEX)对足细胞及受损足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探讨GL在体外培养足细胞损伤中是否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对照组、PAN组、GL组、DEX组、PAN+GL组、PAN+DEX组。对照组采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终浓度50mg/LPAN;GL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DEX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DEX;PAN+GL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PAN+DEX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DEX(终浓度1μmol/L),培养24h及48h,采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N组24h及48h时足细胞增殖的光密度(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率(IE)分别为55.56%、59.10%;GL组中不同浓度组24h时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GL50mg/L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低浓度GL组(100~4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下降,高浓度GL组(600~8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升高。DEX组24、48h足细胞增殖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足细胞的IE较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GL组50~600mg/L浓度范围内,24h、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但PAN+GL组800mg/L浓度时足细胞增殖活性不再增加。PAN+DEX组24、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AN能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GL及DEX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足细胞增殖有轻微抑制作用,但二者均能促进受损足细胞的增殖,且GL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PAN诱导足细胞损伤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波形蛋白、肌动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心肌成纤维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率;加入TGF-β1,使其终质量浓度为5、10、20、40 ng/ml,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加入丹酚酸B 100μl,使其终浓度为10、30、100μmol/L,1 h后加100μl TGF-β1,使其终质量浓度为20 ng/ml,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形,排列较紧密,有的重叠交叉生长;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该细胞为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99%;1040 ng/ml的TGF-β1均可显著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1040 ng/ml的TGF-β1均可显著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10100μmol/L的丹酚酸B均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丹酚酸B对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低温保存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增殖活性,采用不同的冷冻条件保存兔角膜缘上皮组织;通过若丹明B染色方法定量检查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增殖活性,并对含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消化培养和组织块培养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浓度梯度和降温速率对冷冻角膜缘上皮原代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无显著性影响(P&;gt;0.05)。在细胞增殖活性上,血清培养组优于无血清培养组(P&;lt;0.05);组织块培养组优于消化培养组(P&;lt;0.05);RPMI1640组优于MEM组和DMEM组(P&;lt;0.05);3T3细胞滋养层组与巨噬细胞滋养层组结果相似(P&;gt;0.05)。结论: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具有血清依赖性和低温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在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其对眼表的影响.方法 将91例9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组46例5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术前及术后60 d均进行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羊膜为载体培养的胎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角膜缘碱烧伤的效果。方法 将胎兔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于羊膜上7d后。移植于兔角膜缘碱烧伤动物模型眼,并对治疗后的角膜进行临床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体外培养的胎兔角膜缘干细胞可在羊膜上保持高增殖力。并分化为密集的角膜上皮细胞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兔角膜上皮完整、基质细胞浸润减轻、新生血管减少,与对照组和单纯羊膜移植组相比其临床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胎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碱烧伤可有效重建眼表,为临床应用胎儿角膜缘干细胞进行眼表重建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作为角膜缘干细胞替代角膜上皮细胞再生的潜能。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实验动物为来自暨南大学生理实验室5~8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单核细胞形态,细胞分选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将收集的单核迁移细胞置于新鲜角膜缘和角膜上皮组织块的微环境中共培养1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与诱导后细胞表面特异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的阳性率,诱导前与诱导后细胞表面角蛋白阳性表达率指数的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单核迁移细胞特异标志物细胞角蛋白阳性率为1.64%,诱导后单核迁移细胞特异标志物细胞角蛋白阳性率为11.30%。诱导前,实验组细胞角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7 d后,实验组细胞角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298±0.996)%,与对照组(1.786±0.2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诱导前细胞角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308±0.376)%,与诱导7 d后(10.298±0.9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前细胞角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诱导7 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作为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替代干细胞来源,被认为是角膜上皮重建的有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免甲状软骨细胞的影响,探索软骨细胞体外扩增方法,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鬼甲状软骨细胞,分4组培养,每组用含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一第1组:只用DMEM培养基;第2组:DMEM培养基 10%小牛血清;第3组:DMEM培养基加bFGF(10ng/m1);第4组:DMEM培养基 10%小牛血清 bFGF(10ng/m1)。采用软骨细胞计数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在培养基成分相同时,补充bFGF组比未补充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即第3组多于第1组,第4组多于第2组。结论 bFGF能够促进单层培养中兔甲状软骨细胞的增殖,在软骨组织工程细胞增殖阶段,可能成为软骨细胞体外大量扩增的主要生长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PDGF-BB和CTGF在体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慧  王斌  胡琼华 《江西医药》2010,45(10):969-97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BB)和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hCTGF)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增殖的影响,为寻求快速扩增HSF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手术中切除的正常皮肤,以常规组织块法体外获得皮肤成纤维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4~7代细胞种入96孔板,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rhPDGF-BB、rhCTGF或rhPDGF-BB+rhCTGF作用。于第1、3、6、9d采用四唑盐(MTT)法分别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观察上述两种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rhPDGF-BB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HSF增殖,在1~9d,0.1ng/ml~100ng/ml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rhCTGF也能明显促进HSF增殖,除第1d最大效应浓度为50ng/ml,其余时间点在10ng/ml~100ng/ml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而rhCTGF150ng/ml组的增殖效果相对100ng/ml组略成下降趋势。rhPDGF-BB与rhCTGF最大与最小效应联用组亦成浓度时间依赖关系。最大效应联用组的增殖效果与以上两种生长因子单独应用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效应联用组与rhCTGF10ng/ml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hPDGF-BB0.1ng/ml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最大效应浓度的两生长因子单独应用时,rhPDGF-BB促增殖效果优于rhCTGF(P〈0.05)。结论 rh-PDGF-BB和rhCTGF均可促进体外培养的HSF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而且前者优于后者。两者联合应用对HSF增殖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on immune function in mice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 Xia  Z B Lin 《中国药理学报》1989,10(5):453-457
It was found in vitro tha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TP) (50, 100, 150 and 200 micrograms/ml) augmente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on A and did not antagonize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hydrocortisone o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vivo TP promoted the plaque-forming cell (PFC) response to SRBC in mice. TP 50 and 100 mg/kg ip for 5 d produced 77.6% and 81.8% increases in PFC response respectively. At the doses of 150 and 200 micrograms/ml, TP decreased the interleukin 2 (IL-2) activities in the supernatant of culture media of mouse spleen cells. TP (50 micrograms/ml) enhanced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on A and increased the PFC response to SRBC by 47.1% in 14-month-old mi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羊膜做载体将兔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诱导为角膜上皮样细胞,探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的技术方法,为眼表重建提供材料。方法用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纯化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干细胞进行免疫表型鉴定。将筛选后获得的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种植在去上皮羊膜表面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置入插入式培养皿中进行气液界面培养,促进细胞分化形成复层。培养数日后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测,观察羊膜-复层上皮组织结构,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P63以及角膜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3(K3)并与角膜上皮组织比较。结果体外诱导培养数天后,羊膜载体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形成复层,在组织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上与角膜上皮相似。并且组织细胞P63、K3表达明显,角膜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获得的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呈克隆性生长,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体外培养可构建类角膜上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移植术治疗眼外伤后的假性胬肉及复发性胬肉的疗效比较,寻找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40例(47眼)眼外伤后的假性胬肉及复发性胬肉,分别进行胬肉切除加自体(或异体)结膜移植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复发率为(11.11%),明显低于结膜移植术(30.00%),BUT恢复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比较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眼外伤后的假性胬肉及复发性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BUT恢复快,且复发率低且疗效优于结膜移植。  相似文献   

18.
尹培荣  吴承龙  叶川  宋华 《贵州医药》2005,29(6):483-485
目的探讨肝素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软骨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其协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周龄的新西兰大白兔的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将第二代软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肝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肝素 bFGF联合应用,于48及72小时分别进行MTT检测软骨细胞的成活数。结果bFGF浓度在10ng/ml时即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当浓度增至50ng/ml,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单纯使用肝素并不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当联用bFGF,bFGF浓度为50ng/ml、肝素浓度为1250ng/ml时协同作用最明显。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单用肝素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bFGF联用时呈现协同效应,具有增强bFGF促软骨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