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2013年民营医院卫生资源和服务提供状况和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对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云南省2010-2013年民营医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云南省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8.27%,其床位数占比为24.68%。2010-2013年全省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从621.23万人次增加到1,162.2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3.23%;出院人数从49.28万人增加到95.0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49%;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13.64万次增加到23.03万次,年均增长率为22.95%,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公立医院的增长率。[结论]云南省民营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高于公立医院,但民营医院总体规模较小。建议继续支持民营医院规模发展建设、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引导细分市场,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开展行业自律,提高社会信誉,促进我省民营医院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7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服务利用流向情况,为优化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经济3个维度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统计法对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分布和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项卫生资源按人口、地理和经济计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965~0.1494、0.2890~0.3338和0.1228~0.2615之间,总泰尔指数在0.0064~0.0792之间,其中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最小,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最大,组内差异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组间差异;各项卫生资源的增长率医院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医师的工作量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患者就医仍趋向流向医院。[结论]广西卫生资源人均量不足,区域性差异大,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相对较差,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下沉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发展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广西乡镇卫生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10对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床位、卫生人员、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 2013-2017年,广西与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均呈负增长,全国的下降速度比广西快,但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占总卫生机构数比重的下降速度比全国快; 2017年广西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 56张,远高于全国的1. 35张。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 96%、1. 39%、6. 99%,而全国分别为2. 49%、1. 80%、5. 99%;卫生人员学历以中专及中技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2017年拥有中专、中技及大专学历的人员占85. 16%。广西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年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除了诊疗人次数呈增长趋势外,其他方面均处于负增长。[结论]广西乡镇卫生院硬件卫生资源发展整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乡镇人口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卫生人才构成失衡,卫生人力整体素质不高;乡镇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各级医院的卫生服务量、医师工作量、工作效率等,为西双版纳州医疗资源配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各级医院卫生服务量,计算医师工作量及工作效率。[结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人次逐渐增多,县级医院的住院人次明显增多;州级医院至2011年医师人均工作量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县级医院医师人均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州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数、病床使用率均高于全国综合性医院平均水平,州级医院2010年、2011年病床使用率已达超饱和状况,县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低于全国水平,但病床使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平均住院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床使用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结论]应加大各级医院的人员投入,加强各级医院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方武  杨旭丽  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83-3085
[目的]了解江西省60岁以上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表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中两周就诊率7.01%,年住院率6.00%。城市老年患者主要选择县区级医院就诊,农村老年患者主要选择私人开业的医疗场所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较低。人均住院费用占人均医疗总费用的79.49%。两周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占总各费用的81.01%和68.29%。[结论]医疗费用与经济收入成为影响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农民卫生服务公平性 ,按照收入水平由低到高分为 5组 ,比较 5个收入组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就诊流向和医疗预防保健费用支出等指标。结果表明 ,各组农民住院率、未住院率和未就诊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低收入组两周就率高 (P<0 .0 5 ) ;就诊流向上 ,89.1%的门诊病人主要集中在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 ,5 2 %的住院病人集中在县乡级医院。低收入者乡卫生院门诊就诊比例较高 ,县乡级医院住院利用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各组年人均医疗预防保健支出没有显著差异 ,但最低收入组年人均医疗费用占收入的 19.6 % ,面临较重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广西公立医院的运营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7年广西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医院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医院业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人均药费、检查费占比及不同收入项目占医院总收入比重情况。[结果]①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药占比下降,门诊药占比由2014年的45. 6%下降至2017年的39. 6%,住院药占比由34. 8%下降至28. 4%,而人均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②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在2017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全面铺开时,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明显反弹;③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医生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负担较重;④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无法弥补药品零差率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结论]药品零差率改革初见成效,但次均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需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进一步解决当前城乡卫生医疗资源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对比,对我国城乡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2004-2014年,城市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50%,农村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5%;2009年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的25%; 2014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仅是城市人均费用的50%。2009-2016年,农村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量为城市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量的50%; 2015和2016年,全国医疗机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医院占比分别为77. 15%、77. 66%,乡镇卫生院分别占7. 46%、7. 37%。2012-2016年,城市的卫生人员数基本上都是农村卫生人员数的2~3倍,且在2016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分别是研究生人员比例为0. 1%、大学本科为10%、大专为41. 1%、中专44. 5%;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分别是研究生为7%、大学本科为32. 2%、大专为38. 7%、中专为20. 9%。[结论]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地区存在卫生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卫生物力资源匮乏、卫生人力资源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院卫生人力发展与医疗服务量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人力发展与医院基本医疗服务量的相关性,为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动态数列、升降趋势检验(Cox-Stuar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生数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9.00%、108.00%,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00%、8.00%;卫技人员数和医生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门诊总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8.00%、112.00%,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00%、12.00%,门诊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P<0.01)。卫技人员数与门诊量、入院人数均呈正相关,与平均住院日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医院卫生人力及床位资源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卫生人力资源与医院基本医疗服务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测2016-2020年,全国三级和二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分流后能节省的直接医药费用。方法:使用直线趋势外推法,根据2006年-2015年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预测2016-2020年相应的情况。然后将不同类型病人的可分流比例分别取10%、20%、30%,计算分流后能够节省的直接医药费用。结果:若2016-2020年卫生服务利用趋势与样本年间一致,三级医院将保持门诊费用与患者人数的快速增长;若分别分流10%(20%,30%)三级与二级医院的患者至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能节省费用总额8%(16%,24%)。结论:要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引导患者合理就诊是前提,加强二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是重要举措,同时遵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分流比例的原则,还要注意分流目标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预测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为改善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现状提供建议。[方法]对广西2005-2017年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基尼系数(Gini)对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按农业人口分布和地理面积分布进行评价,建立灰色模型GM (1,1)预测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结果]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在逐年稳步增长,但乡镇卫生院的医技人员配置比较薄弱。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整体上较为公平,按农业人口的公平性明显优于按地面面积的公平性,灰色模型预测的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在逐年上升。[结论]灰色模型GM (1,1)预测结果可靠,建议从政府政策支持、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帮扶、医学生就业策略转变、乡镇卫生人员自我提升几个方面改善广西乡镇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吸引和稳定乡镇卫生人员队伍,提高乡镇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5-2019年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与医保待遇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从不同主体的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住院的次均就诊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和相对应的统筹支付占比等指标来描述分析广西2015-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和医保待遇水平情况;结果: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和住院的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长率变化区间分别为-3.49%~8.38%、2.93%~31.41%和-3.36%~10.42%;其中,总体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大学生、学生儿童、三级医院和异地就医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9%、31.41%、13.39%、13.01%和23.7%;平均住院日年均降幅在4.5%-10.26%之间。总统筹支付占比在37.82%~59.44%之间。结论:门诊大病费用增长较快;平均住院床日有效缩短;保障待遇水平应加强费用控制,减少患者就医中的不合理开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县域医共体改革对区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云南省临沧市L区医共体改革对区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区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数量和次均门诊费用改革后相较于改革前的变化趋势有差异(β3=-48.973,P=0.003;β3=-11.038,P=0.001),平均每月分别减少25.996人次和5.576元。乡镇卫生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人均住院费用改革后相较于改革前的变化趋势有差异(β1=-0.064,P<0.01;β3=32.747,P=0.016),平均每月分别增加0.095天和31.191元。结论县域医共体改革后,区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数量由改革前的稳定变为改革后的明显减少,次均门诊费用由改革前的增加变为改革后的减少;乡镇卫生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由改革前的减少变为改革后的增加,人均住院费用由改革前的稳定变为改革后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善并提升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法]根据TOPSIS法和RSR综合评价法的结果,以共生理论视角解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结果]2010-2017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良好,但执业医师的平均增速仅4.68%,平均诊疗人次的增速为6.85%,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平均增速为13.91%。此外,床位的利用RSR值乡镇卫生院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结论]共生单元: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但医师人数不足;共生模式:自身能力不足,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过于松散;共生环境: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应引入激励机制,营造激励环境;深化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共生关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重视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抽样加普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地区和经济状况选取7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网络调查.[结果]被调查样本2019年全年总诊疗人次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为(8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及2018年各地级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为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及各地级市合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Malmquist模型测算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利用CRS-CCR和VRS-BCC模型评估各地级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结果 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Malmquist指数为0.963,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1,技术进步为0.963。横向对比2018年广东省各地市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发现,地域间差异大,多数城市的乡镇卫生院投入足够,但医疗服务量不足。 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医疗水平;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增加基层的诊疗服务量,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2-2019年宁夏的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数据,分析其变化状况.结果:2012-2019年,宁夏卫生资源总量充足,卫生人员总数、医疗机构总数、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均有所增长;卫生服务的发展在逐年优化,具体表现为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人力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定西市安定区7所乡镇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及其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定西市乡镇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专业学历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分别占40.2%和46.0%;卫生人员的职称以助理为主,为51.7%;乡镇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现有需求量远不能满足近期需求总量。结论定西市乡镇医疗机构卫生人力总体学历偏低.性别年龄结构、专业和职称结构均不合理。卫生人力专业结构差异较大.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总量应按照需求增加。建议适度加大对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的总量投入,通过区域性卫生人力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技人员整体学历职称结构,有效提高居民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现状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利用情况,为优化其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近10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或年报资料,及2003和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相关数据,对乡镇卫生院的数量、人力资源、床位、房屋设备、筹资、医疗服务等现状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近10年来,中国乡镇卫生院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但卫生人力配置不尽合理,素质有待提高,政府投入相对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结论:应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完善新农合制度,拓展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