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后复发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18岁。因骶髂部及双下肢进行性疼痛8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3d于2001年4月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跟腱反射活跃,双下肢L1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因胸背部疼痛15 d,双下肢截瘫并大小便失禁5 d入院.患者丁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伴紧缩感.对症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进展,发病10 d后突然出现乳头以下麻木、双下肢无力、行止网难及大小便失禁. 入院查体:T1~3棘突压痛、叩击痛.自乳头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0级,肛门括约肌肌力0级.舣膝腱反射(++++),双踝反射(++++),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Barbinski征(+),肌张力高.ASIA分级B级,JOA评分5分.X线片及CT扫描示T3~6多发半脊椎、蝴蝶椎畸形.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因颈部疼痛、左上肢麻木无力伴双下肢行走不稳4年,加重2个月于2017年11月5日入院。既往无颈部外伤、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结核以及肿瘤病史。体格检查:颈部外观未见明显异常,无发际低及短颈畸形,颈部旋转及屈伸活动明显受限,左上肢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右下肢及双下肢皮肤感觉无减退,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鞍区感觉无减退,左侧三角肌、肱二头肌、伸腕肌、肱三头肌肌力4级,左手内肌肌力3级,右上肢及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不能快走和迈大步走,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可引出,术前尿、便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2 d入院。患者3~4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发热,最高达40℃并有胸背部及双侧胁肋部疼痛,在村卫生室静滴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发热得以控制。入院前2 d晨起突然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费力。入院前1 d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并出现小便困难。入院时症见:胸背部疼痛,并伴有双下肢麻木无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77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8年,加重2个月"于2016年11月7日入院。患者8年前腰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明显加重伴双侧臀部疼痛,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并伴尿频、尿急。查体:腰背部压痛、叩痛明显,伴双侧臀部放射痛,腰椎屈伸活动受限明显,右小腿及足部针刺觉减弱,双侧胫前肌肌力Ⅳ级,双拇趾背伸肌力Ⅲ级,双足跖屈肌力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18岁,因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3周前再次出现胸背部疼痛,伴有双下肢乏力,脚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带感入院,无大小便障碍.体检:剑突以下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侧Ⅲ+级.腹壁反射消失,左踝阵挛(+),左膝反射亢进,病理征(+).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5岁。因“突发性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功能障碍4h”于2004年6月2日急诊入院。患者自述于2004年6月2日中午,在驾驶货车时无明显诱因忽感胸背部疼痛不适,随即出现腹部以下躯体及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不能活动,即送入当地医院救治,诊断不明。4h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呼吸、血压、脉搏均正常;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力、感觉正常;左侧平锁骨平面,右侧平乳头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触觉明显减弱;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跟腱反射、膝反射均减弱;双下肢踝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大小便功能障碍。行腰椎穿刺,未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胸椎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9岁,200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麻木、乏力,此后麻木逐渐向小腿、大腿、会阴部发展。10月出现行走时踏棉花感,伴大小便失禁。在外院行腰椎X片及CT检查后,诊断为“腰4~5相间盘突出症”,予以保守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任何改善。2002年11月30日来我院求治。体格检查:扶入病房。腰椎无明显畸形、压痛,会阴部及双下肢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各肌肌力为Ⅲ~Ⅳ级,双侧直腿抬高试验45( ),加强试验( );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右侧Babinski征( )。  相似文献   

9.
 骨化性蛛网膜炎是较为罕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蛛网膜骨化或钙化,并因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骨化性蛛网膜炎临床少见[1-2],尤其是发生在马尾部位的骨化性蛛网膜炎。
男,54岁,既往有T8-9椎间盘突出手术史(具体不详),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但常感腰背部疼痛,因症状较轻未予治疗。3个月前,患者因摔伤而出现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行走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减轻,经严格保守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入院体格检查:腰部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棘突旁广泛性压痛及叩击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椎屈伸活动受限。左侧股四头肌肌力3级,右侧股四头肌肌力4级,其余诸肌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弱,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踝阵挛、髌阵挛阴性,肛门反射、双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正常,双侧Bakinski征阴性,无二便障碍。CT及MRI示腰椎退行性改变,T12~S1椎间盘膨出并椎管狭窄,以L1-2至L3-4椎间盘为重,L4,5椎体水平马尾骨化(图1,2)。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腰部酸痛不适11年伴双下肢疼痛,行走困难2个月入院.10年前腰部扭伤后一直感腰背部酸痛不适,保守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发作.此次发病出现腰部酸痛加重并双下肢疼痛、麻木.查体:腰椎活动受限,L4,5棘突左旁压痛,叩击痛,疼痛向双下肢放射,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5°),双侧"4"字试验( ),无病理性反射.辅助检查:腰椎X线片示:构成骨盆及L1~5各腰椎骨形态、大小均有改变,关节面骨密度明显增高,呈大片状或斑片状钙化(见图1)L4向前移位并双侧椎弓部峡部不连(崩裂)见图1、2.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3d入院.患者急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卧床时翻身困难,大小便失禁.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基本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会阴肛周感觉丧失,双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未引出.胸椎MRI:胸10~11椎体结核可能,胸段脊髓内信号异常,多考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4岁。因胸腰部疼痛伴双下肢进行性截瘫加重9个月于2002年6月19日入院。自诉从2001年10月开始不明原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后逐渐出现腰痛,疼痛有时缓解,双下肢乏力、麻木,行走困难。2002年2月上述症状开始加重,双下肢颤抖、僵硬,不能行走而休学。曾在外院诊断为“风湿”、“骨结核”,行多种保守治疗无效,感觉减  相似文献   

13.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4岁,汉族,因背部疼痛及右小腿外侧胀痛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腰背部疼痛,同时伴右侧腰部麻木和右小腿外侧胀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未进行诊治。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行走易疲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2岁.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伴进行性双下肢麻木、乏力、感觉障碍20个月,发病自双下肢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至剑突水平.近1个月明显加重,但尚能行走,晨轻暮重.拟"脊髓压迫症"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腰痛伴双下肢游走性疼痛9年入院,病程初期双下肢无麻木不适,至入院前2月开始患者自觉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需扶拐行走,并出现双足底及左足第4、5趾皮肤麻木。查体:跛行步态,脊柱无侧弯,胸腰段略有后凸畸形,腰椎活动受限,胸腰段棘突有明显叩痛,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多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发生于脊柱者少见.我院于2011年2月收治1例胸椎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4岁,因"右胸背疼痛2个月,加重伴行走不稳6d"于2011年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人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有胸背部隐痛,于我院门诊就诊口服中药等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入院前6d因胸背痛在当地医院行推拿治疗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走不稳,胸部有束带感,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并逐渐加重,小便有便意但排尿迟缓,便秘.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T4、T5棘突叩击痛(+),双侧乳头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双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3级,左(足母)背伸肌肌力3级,右弹背伸肌肌力2级,双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35岁,以"左踝关节疼痛肿胀伴功能受限27个月,进行性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伴功能受限,夜间疼痛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非特异性滑膜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60 mg每日口服,7 d后左踝关节疼痛得到缓解,回归日常生活。近2个月左踝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且影响运动及生活,疼痛呈钝痛,行走及运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于2016-05诊治腰椎巨大髓核游离至硬膜背侧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7岁,因"反复腰痛6个月,伴肛周麻木及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加剧2 d"入院。既往无肿瘤、结核病史。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劳累、活动后加重,无潮热、盗汗,无夜间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2 d前无明显诱因腰痛症状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发病第2天即出现右下肢无力,大  相似文献   

19.
王烈明  傅捷  张灼  吴江  卢军 《中国骨伤》2009,22(7):532-533
患者,男,45岁,甘肃籍。因胸背部疼痛5个月,双下肢功能障碍3d入院。患者在入院5个月前轻微劳动时感胸腰背部疼痛,无固定痛点,经口服止痛药、针灸、按摩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胸背部疼痛以夜间为重。4个月前出现右膝及右小腿麻木、乏力,不能奔跑,只能缓慢行走。以后症状逐渐加重,皮肤麻木平面上移,左下肢也出现麻木、乏力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21岁,以"外伤后胸背部疼痛、双下肢瘫痪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溜冰时摔倒致伤,当时感胸背部疼痛,未做任何检查,在家休养,外敷膏药治疗,于2周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用药不详),3 d前双下肢无力症状加重、无法下地行走,于12 h前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遂由家人急诊送至我院。胸椎CT提示"T3椎体形态改变、T3椎体骨质不连续"。患者平素无发热、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