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影响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2002—2014年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产妇及婴幼儿的药物阻断、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及原因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报告1 705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其中随访至18个月龄存活婴幼儿1 536例,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死亡111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累计死亡率为67.51‰,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为57.01‰,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不同年度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率无下降趋势(χ~2=1.57,P=0.2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质量(OR=4.97,95%CI:3.12~7.92)是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孕12周前初检(OR=0.46,95%CI:0.26~0.80),婴幼儿服用联合抗病毒药物(OR=0.25,95%CI:0.15~0.4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河南省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死亡水平较高,应针对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泻婴幼儿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依据婴幼儿腹泻特点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此次我院纳入的实验资料为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参与诊治的222例腹泻婴幼儿,对所有婴幼儿的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同时给予病原微生物检验,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腹泻的婴幼儿阳性检出率、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生率。结果此次分析的222例腹泻婴幼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占据61.26%。1至3岁婴幼儿发生腹泻的概率最高,占据66.00%。轮状病毒感染占据39.63%;沙门菌属感染占据13.51%;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据18.01%;志贺菌感染占据4.95%;其它感染占据24.32%。结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成为主要的诱发因素,给予婴幼儿及时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对于治疗婴幼儿腹泻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诱发婴幼儿腹泻问题的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总结不同的感染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为预防婴幼儿感染提供临床经验。方法:以本院收治的23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掌握病原微生物类型与感染年龄特征。结果:婴幼儿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产生的腹泻问题,最为首要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为轮状病毒,其感染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为腹泻的婴幼儿患者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精准地找到致病因素,并根据感染状况选择相应的药物,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CT)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为临床快速诊断CT肺炎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婴幼儿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等样本进行特异性DNA核酸片段检测,对2019年10月1日—2021年1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和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10例下呼吸道炎症患儿进行CT核酸检测筛查,并将阳性病例按不同月龄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T引起不同月龄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410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5.61%。1月龄婴幼儿检测33例,阳性3例,阳性率为9.1%;2月龄婴幼儿检测112例,阳性14例,阳性率为12.5%;3月龄婴幼儿检测74例,阳性4例,阳性率为5.41%;3月龄以上婴幼儿检测191例,阳性2例,阳性率为1.05%。结论:CT感染婴幼儿肺炎在临床诊疗中不容忽视,进行肺部感染婴幼儿呼吸道、孕前体检和孕期生殖道CT筛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章礼真 《安徽医学》2010,31(1):35-36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96例有喘息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及99例无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检测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喘息患儿血MPAb阳性为36例,阳性率为37.5%;而99例对照组患儿血MPAb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获得性梅毒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兰  崔永鹏  张琦  时代强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3):228-228,234
目的探讨婴幼儿获得性梅毒的感染途径。方法通过对12例婴幼儿获得性梅毒患儿父母及密切接触者行梅毒检测,分析被感染的可能途径和方式。结果12例婴幼儿的父母梅毒血清学检测均阴性,而与其有密切生活接触史的外祖父母、祖父母或保姆均为梅毒患者。结论与梅毒患者密切接触易被感染,应重视婴幼儿抚养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贫困山区婴幼儿不同阶段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及损伤因素。方法 用PCR (聚合酶链反应 )法检测婴幼儿不同月龄晨尿CMV -DNA ;母亲问卷了解本次妊娠经过 ,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发育情况 ;对其中45例母亲孕期CMVIgM ( )者 ,同时检测分娩后 2周内乳汁CMV -DNA。结果 先天感染组婴幼儿均为母亲孕期CMV感染者 ;母亲孕期CMV原发性感染者与复发性感染者子代CMV先天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围生期感染组与围生期无感染组的母亲乳汁CMV -DNA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围生期感染组婴幼儿以母乳喂养为主 ,出生体重偏低。获得性感染组家庭人均年收入为 734 0 0元 ,低于无感染组的 12 81 4 8元 (P <0 0 5 )。先天感染与围生期感染组婴幼儿症状性损伤与早期喂哺CMV -DNA ( )母乳有关 ,但与喂哺CMV -DNA ( )母乳持续时间无关。结论 宫内传播是CMV先天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以原发性感染者明显 ,围生期感染与早期喂哺CMV-DNA ( )母乳相关 ,低出生体重与家庭经济状况差应视为婴幼儿CM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荆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北京万泰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的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结果腹泻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高发季节为秋冬季.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的找到病因,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避免误诊,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以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的病痛。方法:将500例2个月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婴幼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婴幼儿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500例婴幼儿发生医院感染12例,感染率为2.40%;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肺炎2例、消化道感染4例(轮状病毒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鹅口疮1例。结论:儿科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婴幼儿护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卫生消毒意识行为,做好环境及物品的消毒工作,加大宣传人民讲卫生的意识行为,对症解决问题,为病患儿提供一个舒服卫生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宋志纯  王朋  丁友法 《现代实用医学》2013,(9):1044-1045,1080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Q-PCR检测126例临床疑似HCMV感染婴幼儿尿液中HCMV-DNA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以上婴幼儿血清HCMV-IgM抗体.结果 FQ-PCR检测尿液HCMV-DNA的阳性率为35.71%,ELISA法检测婴儿血清HCMV-IgM阳性率为16.67%.两种方法对HCM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Q-PCR检测尿液HCMV-DNA是早期诊断婴幼儿H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对于婴儿发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对婴幼儿体重、身高、头围的发育皆有促进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认知能力和智商都要高于非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可有意义地降低感染危险性,尤其是胃肠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婴幼儿反复感染性疾病与佝偻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我院采用"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230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0~3岁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患病情况测试。结果发现其中有105例患有佝偻病,患病率为45.65%,尚有24.08%为亚临床病例,大大高于全国婴幼儿佝偻病平均患病率26.7%。提示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确诊为MP感染的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38例,有肺外症状者52例.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肺外表现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53-56
目的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的临床特点及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幼儿9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结果男性感染者59.14%,女性感染者40.86%。先天性感染26例,占27.96%;围生期感染56例,占60.21%;出生后感染11例,占11.83%。先天性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3.85%,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5.38%,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19.23%,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54%。围生期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57.14%,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0.71%,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1.79%,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14%。出生后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45.45%,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8.18%,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0.00%,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00%。93例患儿中,2例先天性感染患儿死亡。随访患儿31例,年龄3个月~5岁,2例患儿Gesell智测略低,均为先天性感染。结论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围生期,容易合并其他各种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相对较差,临床上应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5.
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性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婴幼儿反复感染性疾病与佝偻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我院采用"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230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0~3岁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患病情况测试。结果发现其中有105例患有佝偻病,患病率为45.65%,尚有24.08%为亚临床病例,大大高于全国婴幼儿佝偻病平均患病率26.7%。提示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婴幼儿卵巢功能不健全,阴道粘膜菲薄;加之阴道邻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或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染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蛲虫感染等均可引起此病。婴幼儿阴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由大量脓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可使患儿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不同年龄段感染、季节性分布、重症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标本3788份,其中男性标本2299份,女性标本1489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重症感染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788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15.47%,男性标本阳性率13.35%,女性标本阳性率18.74%,女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较高,P<0.01; <1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9.01%;1~2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7.36%;3~5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9.51%,1~2岁婴幼儿组和3~5岁婴幼儿组感染率较高,P=0.000;春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8.59%、夏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00%、秋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0.99%、冬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65%,春季阳性率最高,P=0.000;3~5岁婴幼儿组中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占1.47%.结论 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女性患儿为多见,1~5岁年龄段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常见.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年长儿.  相似文献   

18.
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4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儿及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92例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腹痛的临床特征及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朱坚 《中外医疗》2011,30(3):169-169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指肺和支气管急性炎症。本文主要论述腺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有报道在秋冬季婴幼儿胃肠炎中,70~80%由轮状病毒引起。感染主要发生于18个月以内的小儿,尤以6个月~1年的小儿发病率最高。目前国内尚无抗肠道病毒的特异性药物,临床治疗重点是补液及支持疗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关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治疗的药物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