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媛  秦军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37-137
患者男性,38岁,因“左眼前暗影、视力下降22天”人院。入院后查体:T36.2℃ P84次/min,R201次/min,BP 140/80mmHg,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侧耳下可触及约4cm×3cm×2cn大小肿物,质中,压痛(+),边界清,活动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6,双眼睑外观无畸形,左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女患,19岁。15年前确诊为1型糖尿病,并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治疗极不规范,血糖波动在14~33mmol/L之间,多次出现酮症。检查:智力正常,满月脸,向心性肥胖,无第二性征发育,肝肋下2.5cm,双下肢无浮肿。随机血糖28.9mmol/L,尿糖++++,尿酮体+++,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女患,19岁。15年前确诊为1型糖尿病,并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治疗极不规范,血糖波动在14~33mmol/L之间,多次出现酮症。检查:智力正常,满月脸,向心性肥胖,无第二性征发育,肝肋下2.5cm,双下肢无浮肿。随机血糖28.9mmol/L,尿糖++++,尿酮体+++,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岁。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3个月,于2010年6月22日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区触及2cm×1.5cm肿物,质韧,无压痛。临床诊断为右腹股沟肿物待查,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大体观察可见灰红色肿物1个,大小3cm×1.5cm×1.2cm,切面灰红色,质软,有不完整包膜。  相似文献   

5.
急性血吸虫病合并流行性出血热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站于1995年7月至9月间,收治急性血吸虫病13例,其中2例会并流行性出血热,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48岁,因发热15d、双腰部疼痛10d入院。入院时T38.9℃,Bp11.7/7.1kPa,急性病容,眼结膜充血,呈酒醉貌。颈胸部可见散在出血点,压之退色。心肺无异常,肝胁下约2.0cm,剑突下3.0cm,质软,边缘清楚,无结节,肝区压痛(+),脾助下2.0cm,双肾区叩市病明显。化验检查:Hb85g/L,RBC2.93×1012/L,WBC11.2×109/L,DC:N72%,L11%,E17%,其中异然占6%;尿分析PRO,BLD;粪检中发现血吸虫卵,血清学检查CO…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6岁。因腹痛、腹胀20d于2009年5月11日入院。查体:左侧颈部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直径0.5—2.5cm,部分融合,质地中等。腹部不规则膨隆,左侧中腹部可扪及大小约15cm×15cm×10cm的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可以推动,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7岁,“闭经35周,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4℃)伴咳嗽15d,阴道出血1d”入院。患者孕28^+周考虑“先兆早产”住院进行保胎治疗。入院后血培养显示“甲型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11(7-11.9)×10^9/L;中性细胞比例83%-91%,淋巴细胞比例12.6%-5.4%,血红蛋白8.4—10.1g/L。心脏B超显示;房间隔中央有2cm×2cm的缺损,室间隔膜部有1.5cm×1.7cm缺损,三尖瓣及右心室流出道散在有5处赘生物,最大赘生物2.8cm×1.5cm。心包腔内少量积液。胸片显示心影增大,右下肺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刘春雨  张龑 《山东医药》2009,49(8):114-115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34也周,阵发性腹痛伴停止排便、排气3d,于2008年10月24日转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30d,LMP:2008-2-26,EDC:2008.12.3,定期外院产检,孕期化验大致正常。停经12周外院B超相当于13^+3周,左附件包块5.5cm×5.6cm。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4岁。于2007年5月13日入院,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主干内径23cm)和巨脾(脾肋间厚76cm、肋下长130mm)。5月14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41×10^9/L,血红蛋白99g/L,红细胞压积33.2%,血小板16×10^9/L;凝血系列:凝血酶19.7s,凝血酶原活动度38%,  相似文献   

10.
肝脾肿大、腹水、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5岁。因肝脾肿大3年,腹水、黄疸1年,进行性加重而入院。患儿自2岁时开始出现面黄、腹胀及肝脾肿大,曾在多家医院按组织细胞增生症X、EB病毒感染等治疗无明显疗效,病情逐渐加重,现已不能平卧入睡。查体:没有营养差,慢性病容,精神尚好,皮肤粘膜明显黄染,腹膨隆,腹围75cm,腹壁静脉曲张,显露明显,血流方向均为自下向上。肝右肋下6.5cm,剑突下3cm,质硬。脾在脐下1cm,质硬。肝脾无明显触痛。腹水征(+)。血常规:Hb80g/L,WBC8.4×10~9/L,PC139×10~9/L。ESR15mm/h。肝功:GPT31U,ZnTT正常,PP69g/…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患儿男,11岁。因间断发热1周于1995年7月24日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3.1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淋巴细胞50%,血红蛋白显29g/L。入院第2周病儿出现他张热,肝脾肿大,肝助下3cm,脾肋下2cm,全血细胞进行性减少,外周血肉细胞总数0.7×109/L,血红蛋白55g/L,网织红细胞0.3%,血小板46×109/L,骨髓涂片检查示增生低下,粒系、红系细胞重度抑制。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生年。予抗感染、输血、激素等治疗、入院第4周体温降至正常,肝脾缩小,肋下均未们及,外周血象恢复正常,白细胞总数5.3…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M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807例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MS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MS检出率为24.0%(194/807),40岁以上MS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女性发病高峰较男性提前。(2)本组人群MS相关疾病的检出率:糖尿病(DM)或糖调节受损(IGR)为25.4%,高血压为23.9%,血脂紊乱为30.1%,超重/肥胖为35.10A。男性高血压、超重/肥胖显著高于女性。(3)MS患者最多见的表现形式为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占32.5%,其次为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占27.8%。其中超重/月巴胖占89.7%(174/194)。(4)胰岛素抵抗在MS及各组分的伴发频率分别为:MS54.1%、DM69.1%、IGR50.0%、高血压41.5%、血脂紊乱48.6%、超重或肥胖43.8%。(5)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休闲体力活动、吸烟、经济收入、高盐饮食、年龄、性别7项。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MS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超重/肥胖是构成MS最常见的组分;IR在MS及各组分中普遍存在;MS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苏冲剂与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合用对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经内镜及病理证实为活动性PU者且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72例,随机按2:1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24例),内镜下溃疡面积≤2cm×2cm,且排除胃癌和肝病合并的溃疡,服药方法:治疗组,胃苏冲剂15g,3次/d,共6wk,羟氨苄青霉素0.5g,3次/d,甲硝唑0.4g,3次/d,共2wk;对照组,雷尼替丁0.15g,2次/d,共6wk.抗生素的应用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和Hp.结果①溃疡愈合率:治疗组愈合42例(87.5%),对照组愈合13例(54.2%),两组比较,P<0.01;②Hp清除率:治疗组清除33例(68.75%),对照组清除16例(6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胃苏冲剂合用抗生素优于雷尼替丁合用相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2岁。于入院前3个月出现颈、胸部体表多发肿物,外院颈部肿物活检未确诊。此后患者服中药治疗20余日。近半月上腹部烧灼样痛,并出现黑粪伴乏力、头晕。2006年7月15日以“上消化道出血”入我院。查体:贫血貌,颜面及下肢浮肿,颈部及胸部多发肿物,最大者3.5cm,其它1.5—2.0cm,触之与皮下粘连。血红蛋白27g/L,血清白蛋白17.7g/L。B超:肝、脾稍大,脾肾隐窝少量积液,颈部及胸部皮下脂肪层内多发实性结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4岁。夜间饮酒后摔倒在街头,受冻2小时后送至我院就诊。体检:神志不清,光反应迟钝,口唇发绀,四肢冰凉,无明显外伤。T34℃(腋下),P60次/分,BP80/50rnmHg,心率6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清,腹软无殊。血电解质检查:K^+5.2mmol/L,Ca^2+ 2.23mmol/L,BUN19.2mmol/L。血气分析:pH7.20,PCO2 15mmol/L。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56次/分,  相似文献   

16.
李胜 《山东医药》2010,(14):59-59
患者男,70岁。因右踝前肿物15a,切除术后复发0.5a于2009年11月入院。患者15a前发现右踝前有一肿物,约鹌鹑蛋大,无明显压痛,肿物生长慢,质地韧,有一定活动度。半年前在外地一医院行肿物切除,术后未做病理,具体术中操作不详。术后1个月复发。近1个月,局部出现破溃,有黄白色液体流出,后局部皮肤自愈。既往有乙肝病史,无结核、脉管炎病史,无外伤史。查体:右踝前见纵向刀口疤痕,长约3cm,局部皮肤隆起,可及皮下肿物2cm×2cm×1cm,不规则,质韧,活动度小,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3岁,间断下腹隐痛1个月,查体发现盆腔肿物20d。B超显示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侧有一15cm×10cm实性肿物,不规则,子宫后方有约8cm×6cm×5cm囊性肿物。手术探查:子宫如孕50d大小,右附件(-),左卵巢有一约15cm×10cm的实性肿物,形状不规则,切面灰黄色,行左附件切除并送冰冻,诊断为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衰老和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索随年龄增长、肥胖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对“九五”攻关糖尿病研究数据库中25896名40—99岁研究对象的年龄、肥胖、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等相应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按wHO(1999)标准对数据库中IGT和DM患者进行分类,按中国标准(2002)对数据库中全身性超重[体重指数(BMI)≥24]、肥胖(BMI≥28)、腹部肥胖(男,wC≥85cm;女,wC≥80cm)及腰臀肥胖(wHR≥0.93)患者进行分类。结果 (1)DM患病率与年龄增长(男:R^2=0.99,女:R^2=0.91)和IGT(男:R^2=0.96,女:R^2=0.96)呈正相关。(2)DM患病率与超重(男:R^2=0.23,女:R^2=0.88)、肥胖(男:R^2=0.96,女:R^2=0.99)和腹部肥胖(男:R^2=0.82,女:R^2=0.74)呈正相关;IGT患病率与腹部肥胖(男:R^2=0.98,女:R^2=0.98)呈正相关。BMI、wC、wHR三项指标组合与DM/IGT患病率呈正相关。(3)BMI随年龄增长而下降,wC、wHR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随年龄增长肥胖程度增加可明显增加DM/IGT患病率。结论 衰老、BMI、腹部肥胖与DM和IGT患病率增长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衰老同时伴全身和腹部肥胖可加大DM和IGT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男,17岁。6岁确诊为1型糖尿病,不正规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平均30U/d,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多介于16~30mmol/L之间,多次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并易发生低血糖。智力正常,但生长发育迟缓,至17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疑有下丘脑-垂体病变或皮质醇增多症入院。体检:血压134/82mmHg(1mmHg=0.133kPa)。智力正常,身材矮小无畸形,身高133cm,体重29kg。说话童音,面圆、腹部略大,四肢较瘦,似向心性肥胖外观。无第二性征,睾丸、阴茎如12岁大小。双眼早期白内障,眼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肝肋下2.5cm,质软。其他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尿酮±~+,尿白蛋白〉300mg/L(正常值〈30mg/L)。空腹血糖(FBG)12.4rnmol/L,餐后血糖(PBG)2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11.2%(正常值4.0%~6.5%)。血TG2.7p.mol/L。8:00血皮质醇〉1.4p.mol/L(正常值〈0.6pt.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42.6pmol/L(正常值〈46pmol/L),均可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2mg隔夜法),  相似文献   

20.
<正>肝癌牙龈转移较罕见,国内外都少有报道,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以牙龈肿物为首发症状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明确诊断后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阿帕替尼治疗,效果较好。1病例资料病人女,74岁,因发现牙龈肿物1月余,在外院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炎症,但肿块逐渐增大,遂于2021年1月4日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右上颌15牙位处可见3 cm×2 cm×1 cm肿物(见图1A),15缺失,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