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石油工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紧张、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 100名石油工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紧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SCL-90评分纳入阳性症状者为阳性症状组,未纳入者为正常组.结果 ①1 100名石油工人SCL-90评分结果显示238(21.64%)名具有阳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疆地区部分汉族职业人群SCL-90常模比较,躯体化、恐怖2个因子得分均低于该常模,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该常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阳性症状组石油工人在个体紧张反应、神经质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自我保健、神经质、精神质、支持利用度是影响石油工人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结论 石油工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具有自身的特点,适度降低工作压力的同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合理有效的调解情绪是预防其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居住地在江苏的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178例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其中流动妇女729例。结果:①流动妇女总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均分高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流动妇女总分和各因子均分除偏执因子外均高于男性流动人口,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总分与男性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显示影响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客观支持、尚未找到工作、对生活状况满意程度、打零工和暂时不打算工作。结论:流动妇女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某部高射炮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部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3名某部高射炮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某部高射炮兵SCL-90的总分(151.88±38.39)、躯体化(1.63±0.48)、强迫症状(1.95±0.59)、焦虑(1.67±0.51)、敌对(1.78±0.62)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分别<0.05、0.01及0.001);第2年兵SCL-90各因子(除躯体化因子外)分均低于其他3组士兵;义务兵各因子(除躯体化因子外)分均低于士官,且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及以下学历组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与大学及以上学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士兵与农村士兵相比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组在总分、躯体化、抑郁因子分上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部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将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颜丹  潘英  汪枫  黄文才  卿晟  赵家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23-2524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开展性健康教育、性病咨询和对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性病患者对性病的认知状况、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认同与需求、症状自评量评(SCL-90)的9个基本症状因子.[结果]性病患者SCL-90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P<0.01).性病患者中有焦虑、抑郁和强迫心理的人数比例最大;其次是偏执、敌对和人际关系;人数比例最小的是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性病患者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除了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无显著差异性外,其余因子的均分干预组都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所有因子的均分都低于2分.[结论]性病患者存在着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性健康教育和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120例监狱服刑人员纳入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人格特征,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120例监狱服刑人员的SCL-90评定的9个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90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EPQ评定的内外向特征高于全国常模(P<0.01),精神质与神经质特征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掩饰得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1).服刑人员的刑期及服刑时间均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结论 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建立起相应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针对性开展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首批秋季入伍新兵分3个不同训练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1)与新兵常模和军人常模比较:1入伍7天: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新兵和军人常模,但躯体化、焦虑2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新兵和军人常模。2入伍1个月:除躯体化1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外,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新兵和军人常模。3入伍3个月: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新兵和军人常模。(2)女兵心理状况明显好于男兵,学历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小,只有个别因子得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变化规律:1在整体上,新兵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2在性别上,男兵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女兵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显著减少。3在学历上,高中/中专和大学学历新兵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减少,而初中学历新兵在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得分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新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女兵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男兵,学历在入伍初期和中期对新兵的适应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大专生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99年大专生在新入学时、二年级时及毕业前心理问卷测试.结果入学初,强迫、人际关系、偏执3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二年级时,人际关系、偏执2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毕业前,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精神病性6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对大专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入学时和毕业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冲动性人格关系,初步探讨心理健康与冲动性人格在甲亢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冲动性人格量表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抽取的217例甲亢患者进行评分测定.结果 甲亢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1.59±0.56)分,人际关系敏感(1.37±0.46)分,焦虑(1.50±0.56)分,恐怖(1.34±0.48)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性冲动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偏执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认知行为冲动与强迫、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焦虑、恐怖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人际敏感关系无关,计划性冲动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无关.结论 甲亢患者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冲动性人格特征与甲亢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北京市8个社区41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410名老年人SCL-90总分为(141.34±48.76),总均分为(1.51±0.32),均明显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躯体化、恐惧、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则偏低(P<0.05).男性强迫、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因子得分明显低子女性(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老年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老年人(P<0.05);患各种慢性病老年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身体健康老年人(P<0.05);丧偶或独身老年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婚姻持续老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生理机能减退和社会角色改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及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伤员与受灾人员2周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为心理救助提供依据.方法 对306名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伤员和216名受灾人员(对照组),在受伤1周内,采用心理学症状评定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结果 受灾伤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国常模(P<0.05),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与全国常模无差异;伤员SCL-90症状与社会支持存在着负相关,其中与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负相关显著;伤员组在躯体化上高于对照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支持分数方面以及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分量表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受灾伤员在遭受大地震的打击后,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且这些心理症状与社会支持存在着负相关;受灾人员的心理症状不轻于伤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