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儿科疾病多年的临床观察,结合中医理论及相关中医文献资料,运用中医治疗中的望诊对患儿进行辨证诊断,为儿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Ramsay-Hunt综合征合并多对颅神经受损为临床较少见且较难治的疾病。中医临床上将Ramsay-Hunt综合征多归于"面瘫"一类治疗,但对于其合并多颅神经损伤的中医临床指导性诊断及治疗报道较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针灸治疗安全且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对临床一例典型病例分析,对目前Ramsay-Hunt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诊断及中医针灸治疗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引起重视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疗和相关电生理表现进行系统概括,并总结适用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保守治疗方法,给予不同中医临床分型以及不同程度上正中神经受累或损伤的病患及临床医生提供多元的参考作用。通过梳理电生理技术的进步及最新研究成果,更准确地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分型,提倡形成病情程度判断的标准化,减少失治误治案例,减少漏诊率,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医保守治疗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0~1984年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0例,均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为主,配合激素强的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儿科肾脏病协作组有关肾病的诊断标准。10例均为原发性肾病,其中9例属单纯性肾病,1例属肾炎性肾病。  相似文献   

5.
丁樱教授辨证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陕西中医》2009,30(8):1036-1037
丁樱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儿科学科带头人,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更是有独特的经验,现将丁樱教授的一些辨证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多年来采用中医扶正固表,滋阴护肾为治疗原则,自拟了扶正固表汤对本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治疗,并通过分析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定量及BUN、Cr、AIB、Hb等变化,对该方的疗效进行了初探,得取了较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3例,均来源于门诊,其中男28例,女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的11岁,病程短者90天,长者36个月,其中急性肾炎17例,慢性肾炎21例,肾病综合征5例,有15例患儿在中药治疗前均不同程度的服用激素。诊断标准:43例患儿均符合1979年、1981年全国儿科肾病会议有关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症  相似文献   

7.
罗笑容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禀承岭南中医特色,尤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脾胃病,对儿科杂病的辨治也颇有经验。现将其治疗儿科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静 《新中医》2002,34(1):53-54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范畴,有人称之为“燥毒症”。笔者在临床上,根据西医诊断,中医药治疗为主,辨证施治,对36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属燥痹者,予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西医诊断属干燥综合征,其中原发干燥综合征12例,继发干燥综合征24例,以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和伴发结缔组织病为其特征。其中男2例,女34例;30岁以下5例,31-40岁10例,41-50岁15例,引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2 治疗方法 中医采用益气养阴润燥为主,辨证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59-1961
张岫云(1894-1974),近现代辽宁名医,儿科名家,曾任职于辽宁省中医院,一直从事儿科教学及临床工作,因医技精湛,而被誉为"小儿王"。其毕生经验由弟子李树勋整理为《张岫云医案百例》一书,概括了张岫云学术思想。作者在整理辽宁地区名医经验时,幸得张岫云三篇门诊医案,均未收录于该书中。三篇病案均为1960年前后张岫云亲诊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限于当时医疗条件,均因西医诊断明确,但治疗无效而求张岫云诊治。一则诊断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治以牛黄千金散;两则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分别以四妙散、虎潜丸加减治疗。三则医案诊断明确,均为儿科神经系统疑难重病,张岫云单以小方小药,即可祛除顽疾。从中可以窥见张岫云精湛的医术,也为日下的中医儿科,增加中医自尊,并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殷明,著名儿科专家,现为江苏省名老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儿科临床40年,在实践中能采百家之长,发扬中医特色,擅长开展多种疗法,如内服、外敷、推拿、针刺、导引等,用以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杂症,见效快,疗程短,极富中医特色。兹取其验案几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1]。中医多以"血证"、"肌衄"论述、治疗。常克教授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中西医、世中联及高教儿科常委,国家中医药管  相似文献   

12.
王运增 《新中医》2011,(2):60-61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为1998—2009年本院门诊就诊患者,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男21例,女9例: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王广侠  刘庆平 《中医药信息》2000,17(3):F003-F003
帕金森氏综合征又称震颤麻痹,好发于50~60岁之间,男多于女。有少数病人有家族史。药物治疗能使病人的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1994年至1998年,我们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30例帕金森氏综合征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收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反射障碍中二个症状,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有多发性脑干或基底节梗塞,且判定该病归为引起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责任病灶,即可诊断。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52岁,…  相似文献   

14.
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与尿动力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观察16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尿动力学分型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尿道压是尿道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下焦湿热与膀胱不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由此证明了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尿道综合征的治疗和尿动力学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百日咳综合征 (PS)是一种临床上难与百日咳区分的症候群。但患儿咽拭子培养不是百日咳杆菌或副百日咳杆菌 ,有人认为此病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咳嗽 ,日轻夜重 ,属中医“顿咳”范畴。笔者自 1996年起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综合征 40例 ,并与纯西医治疗的 30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依据 :百日咳综合征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 ,主要参照《实用儿科学》[1 ]。临床主要根据 :1患儿有典型的类似百日咳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每次咳嗽连续十几至数十声 ,往往伴有呕吐 ,但少有咳后鸡鸣样回声。咳嗽…  相似文献   

16.
“辨质论治”与儿科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中,对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相同的病,相同的证给予相同的法,相同的方药治疗,未必得到相同的结果。原因何在?源于不同的体质,故应“辨质论治”。它在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中与中医辨证论治相得益彰,更显重要。尤其在儿科学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临床诊断为PMS的患者采用中药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Mortola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结果:卵泡期评分治疗前平均为(25.04±2.86)分,治疗后平均为(25.2±2.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评分治疗前平均为(55.4±5.44)分,治疗后平均为(30.5±5.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情绪异常、头痛、失眠、乳胀等明显好转。结论:中药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文章介绍了针药并用治疗CCS综合征1例,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治宜补气健脾,自拟汤剂口服、中药塌渍和针灸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李果  王秀超  陈琼  张莉  王川  刘馨 《陕西中医》2019,(9):1318-132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腹痛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西医治疗存在一些不足。多数中医医家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由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脏腑虚冷,或气血瘀滞所致,治疗上或内服,或外治,或内外合治,但不同医家的辨证论治侧重点不同,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参考近几年的文献,归纳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中医治疗,提供中医体质论治和辨证论治的思路,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42例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北京100091)郭薇,葛安霞,邓云龙近年来,我们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按1981年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第二次会议修订的“关于小儿肾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