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01-3703
目的观察并分析垂体瘤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观察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肿瘤切除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对于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能提高垂体瘤疗效,彻底清除肿瘤,减少并发症,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鞍区及斜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垂体瘤及斜坡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 、技巧及优缺点.方法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27例、斜坡肿瘤3例(脊索瘤2例、鼻咽癌1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MRI扫描及内分泌检查.结果 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随访2年复发3例;并发症:尿崩11例,脑脊液漏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及斜坡肿瘤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较小、视野清晰、切除范围较广、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可能成为今后垂体瘤及斜坡肿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伟  孙勇  张海龙 《临床医学》2023,(11):24-27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行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照组56例行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与围术期指标(肿瘤全切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应激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激素水平[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生长激素(GH)]。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hs-CRP、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PRL、ACTH及G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垂体瘤的治疗中,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在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应激反应及改善激素水平等方面的效果均...  相似文献   

5.
崔健  杭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771-772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69例垂体瘤患者,25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4例行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前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并持续引流5~7d。结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全切肿瘤23例,次全切2例;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全切肿瘤39例,次全切5例;2种手术入路合计肿瘤全切率达89.9%,未发生1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随访6个月,69例均无脑积水发生。结论术前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可降低颅内压,术中手术视野显露增大,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蛛网膜粘连和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择取接受治疗的80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切除范围、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理想,操作更加简便,所带来的创伤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借鉴、采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的3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治疗后患者愈后良好,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经鼻蝶入路的手术步骤及神经内镜使用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快速精准传递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分析15例垂体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结果 15例手术医护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密切护理配合,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及要点。[方法]对40例鞍区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时关键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体会。[结果]40例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肿瘤全切40例,3例病人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术后1例出现短期脑脊液漏,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崩。疗效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病人恢复快,均痊愈出院。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减少到了最低程度。[结论]成熟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垂体瘤患者58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49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6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复发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质量是提高垂体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 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 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热、意识障碍1例。无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照明良好、视野开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显微镜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肿瘤全切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7例(87%),次全切除2例(3.7%),大部分切除5例(9.3%);手术时间1~2.0h,平均1.5h。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暴露直接、恢复快等优点,是垂体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明琪  张志刚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10-201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体会.[方法]对22 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手术方法予切除,观察其疗效.[结果]内镜下肿瘤全切18 例,近全切除4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6~24个月,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肿瘤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并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借助神经导航引导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导航组各60例,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入路与瘤体偏差距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等。[结果]导航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与瘤体偏差距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神经导航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病人明显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具有外观无切口、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在治疗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方法:15侧垂体瘤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引导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结果:14例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1例因瘤组织侵犯鞍旁颈内动脉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无余并发症发生。5例术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术后血清水平低于5.0,随访3-60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垂体腺瘤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导航的定位、肿瘤切除程度等。结果21例患者中,术中导航精确,神经导航注册误差为0.4~1.9 mm,平均0.9 mm,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除5例,所有视力、视野缺损患者均有改善。8例一过性尿崩症痊愈出院,1例脑脊液鼻漏经过改变体位治愈,1例垂体功能低下需激素替代治疗。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中能够准确、实时定位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可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并能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神经内镜组(25例,给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组(20例,给予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肿瘤切除情况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人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神经内镜组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视野指数(VFI)、模式标准差(PSD)、平均缺损(MD)均明显改善,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激素水平和视觉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技术。方法应用导航技术经鼻蝶窦切除49例垂体腺瘤。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监测肿瘤切除程度。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掌握神经导航仪的操作方法,备齐术中所需器械、物品和药物,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结果49例患者全切38例,次全切11例,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定位准、损伤小、反应轻、疗效好的微创手术,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及单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内镜组(予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和导航组(给予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联合应用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导航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航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和精神活力评分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获得更好的手术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