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创伤大以及对机体干扰明显,围术期常出现严重的循环及电解质和酸碱的紊乱[1]。肝移植术中是否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常需经验性的判断,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可以更好地维持病人术中的循环稳定,有利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2-4];另有学者认为,肝移植可以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进行,且不影响病人的远期生存[5]。  相似文献   

2.
在肝移植术(OLT)的术式中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SOLT)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做静脉转流的SOLT在断流下行新肝吻合,对外科手术及围麻醉期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6例均在无静脉转流下行SOLT术,在此就其围麻醉期血酸碱和电解质的变化及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原位肝移植应用静脉—静脉转流的酸碱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使用主心泵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期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转流前相比,pH变化不大,在7.35~7.45范围内,BE变化轻微,未低于-5mmol/L表明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能避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与血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体外静脉转流下行原位肝移植术,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家猪48头,体重17.5~25kg,静脉麻醉下,经右颈外静脉插入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取右颈总动脉血测血生化指标。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即门静脉与股静脉丫型连接后,再与左腋静脉连接。结果:体外静脉转流量达450±100ml/min的40例,整个过程其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血气指标变化轻微,但新肝期血K+、糖、肌酐及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体外静脉转流量小于250ml/min的8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均死亡。此外转流期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肝素,并不影响转流后凝血功能。结论:在原位肝移植过程中,良好的体外静脉转流对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的静脉-静脉转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生化、体温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JostraRotaFlow离心泵、热交换器、边缘肝素化进行开放式静脉-静脉转流。结果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时间(136.7±60.4)min,灌注流量0.5~3.5L/min,动脉压维持在(82.3±3.3)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4.05)cmH  相似文献   

6.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体、肺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采用Swaan-Ganz漂浮导管监测不同时期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手术期间MAP基本稳定;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功指数(LVSW)和右心功指数(RVSW),在转流期间有降低,在开放后新肝期15分钟有增高(P<0.05);肺动脉压(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在新肝期15分钟一定增加(P<0.05);体循环阻力(SVR)在无肝期增高,在新肝期15分钟降低(P<0.05);肺血管阻力(PVR)在新肝期15分钟增高;心率在转流期间加快(P<0.05)。结论原位肝移植手术中,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但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在无肝期和新肝早期仍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探讨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无肝早期和新肝早期变化和处理。方法:21例终末肝病病人接受肝移植手术,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观察无肝早期和新肝早期不同时间点的BP、HR、CO、CI和CVP值。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术临床麻醉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原位肝移植术期的变化及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复合硬外麻醉;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术中监测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体温、血糖、尿量及出血量。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无肝期均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力学埸于稳定。无肝期初期及新肝期理。结果 无肝期均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体外静脉转流应用于原位肝移植术,观察血流动力学及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变化。方法 杂种猪40头,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采用人工心肺机单泵,在非全身肝素化下,于实验猪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行门静脉、下腔静脉至上腔静脉的转流,测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的指标。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除在无肝期及开放后早期时间内有明显波动外,余无特殊变化,此外转流期部分肝素化,并不影响转流后凝血功能。体外静脉转流量达1000ml/min,整个过程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而静脉转流量小于500ml/min则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结论 在原位肝移植过程中,良好的外静脉转流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意义,转流后及时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可促进凝血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不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eng S  Huang D  Wu J  Wang W  Shen Y  Zhang M  Shen Q  Lu A  Fu P  Xu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26-328
目的 评价在成人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的结果和可行性。 方法 对 4 3例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原位肝移植和 15例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在采用和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 2组患者中 ,术后 3d血肌酐值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手术时间 (5 6± 1 4 )h ,术中出血量 (42 0 0± 85 0 )ml,术中输血量 (480 0± 92 0 )ml,ICU停留时间 6 3d ,均低于或短于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在大多数成人肝移植中是安全而又可行的 ,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缩短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on pH and the acid-base equilibrium by active and passive veno-venous bypass was exam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active veno-venous bypass may considerably decrease but not completely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acidosis by elimination of the pha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转流过程中的循环、代谢变化 ,并对转流的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 对 5 4例次行静脉 静脉转流的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转流过程中及转流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心输出量 (CO)、动脉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血K+、Na+、Ca2 +、BUN值与转流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H值在转流后 15min较转流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乳酸水平在转流 30min、6 0min和转流后 15min比转流前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5 )。转流 6 0min时ACT较转流前延长 (P <0 0 5 ) ,血肌酐值术后第 1天比转流前有显著提高 (P <0 0 5 )。 结论 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可以使肝移植手术无肝期的血液循环动力学和代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但也存在增加手术和肝缺血时间、增加费用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4例肝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经典式原住肝移植术,麻醉前放置Swam-Gaze导管,右桡动脉导管及右股静脉导管,监测麻醉前期,切皮时,无肝前期末,无肝期5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5 min及术毕各个时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用t检验组间变化的差异性.再分别以麻醉前作时照处理数据.结果 24例肝癌患者均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手术时间(435±48)min,术中出血量(2 258±325)ml.术中输库存浓缩RBC(6.6±1.5)U、血浆(785±68)ml、平衡液(1 856±86)ml、血浆代用品(1 625±115)ml.①切皮时,中心静脉压(CVP),股静脉压(F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下降(P≤0.05或P≤0.01),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也随着降低(P≤0.05),MPAP降低(P≤0.05).②无肝前期末,CVP,FVP,MPAP,PCWP进一步下降(P≤0.01),CO和CI也随着进一步下降(P≤0.01),MPAP也进一步降低(P≤0.01).③无肝期5 min,CVP,MPAP,PCWP,CO,CI以及MPAP进一步剧烈下降(P≤0.01),即使周围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P≤0.05),MPAP依然进一步剧烈下降(P≤0.01),但FVP骤然升高(P≤0.01).④无肝期30 min,股静脉压有所回落(P≤0.01),MPAP,PCWP,CO以及CI较无肝期5 min有回升趋势(P≤0.01).⑤新肝期,CVP,MPAP,PCWP,CO,CI以及MPAP明显回升(P≤0.01);周围阻力下降(P≤0.05),FVP骤然下降(P≤0.01).⑥手术结束时,CVP,FVP及MPAP较新肝期进一步回升(P≤0.01),其他指标如MAP,MPAP,PC聊,CO以及CI也基本上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FVP基本上和CVP相差不大(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原位肝移植术期间,协同麻醉作用,减少全身麻醉药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影响,扩张硬膜外阻滞区域血管,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时,可增加回心循环的血流量,部分代替体外静脉-静脉技术的作用,减少血流动力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静脉转流经典原位猪肝移植术的麻醉期管理.方法 将3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对实验猪行经口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观察其各时相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生化及肝功能的改变.结果 38头猪中35头成功施行气管插管,3头行气管切开.实验猪对麻醉药有较大的耐受量,无肝期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无肝期和新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清K+在新肝期有一过性升高.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碱剩余(bases excess,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 h变化最剧烈.结论 对实验猪实施经口气管内插管可行;无肝期不需要深麻醉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随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 h期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anhepatic phase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veno-venous bypass has been used to keep systemic hemodynamics (SHD) in a stable condition. In this study, changes of SHD and oxygen transport and consumption (OTC) during the anhepatic phase used the passive bypass (PB) with Anthron bypass tub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used the pump-driven bypass (PDB) with a centrifugal pump in mongrel dogs.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the increased instillation rate and administration of dobutamine on SHD and OTC were evaluated. The portal venous and inferior vena caval pressure were increased in PB group, but not in PDB group. Whenever PB or PDB was used, cardiac index and oxygen consumption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caused by hypovolemia. In PDB group trebled the instillation rate, SHD and oxygen consumption were not improve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imarily cardiovascular depression during the anhepatic phase was related to the disturbance of SHD. When dobutamine was administered and the instillation rate was trebled in PDB group, SHD and OTC were maintained in a favorable state. It is concluded that PDB, administration of dobutamine and sufficient instillation are advantageous to maintain systemic hemodynamic stability during the anhepatic phase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麻醉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和麻醉处理。方法 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5例接受肝移植术,1例接受肝、肾联合移植术。观察术中诱导期、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Glu)、体温和尿量。结果 无肝期开始及进入新肝期MAP明显下降;HR变化增快,pH和剩余碱(BE)等代谢性指标变化较大,尤其是在新肝期BE平均下降4.4,呈代谢性酸中毒表现;2例患者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开始的10min内,血K^ 升高;无肝期后血糖明显升高;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血Ca^2 均偏低。结论 肝移植手术期间,尤以无肝期和新肝期早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糖等变化突出。应采取及时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纠酸、补钙,降低血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猪原位肝移植手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应用及不同转流途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50只健康家猪按体重接近原则配对分为供体组与受体组进行 2 5例原位肝移植手术 ,受体组无肝期采用不同体外静脉转流途径 ,其中A组 (1 6只 )经门静脉插管 ,B组 (9只 )经脾静脉插管。术中连续监测A、B两组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术后 2 4h ,A组存活 1 4只 ,B组 9只全部存活。A组血流动力学在无肝期开始及结束时均出现明显波动 ,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下降 ,心率上升 ;B组在整个无肝期内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结论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应用体外静脉转流 ,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而经脾静脉插管转流较经门静脉插管转流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