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同醇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少见的类型,仅占卵巢肿瘤的0.1%.此瘤好发于育龄妇女,多为卵巢实性肿物,术中常需进行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该肿瘤冷冻与石蜡切片的正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6例类固醇细胞瘤(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其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卵巢肿瘤冷冻切片检查中的作用,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4 693例卵巢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标本,将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常规石蜡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总符合率及冷冻病理误诊率。将4 693例标本分为规范化管理前及规范化管理后两组,分别计算两组的符合率及漏诊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 693例卵巢标本中恶性肿瘤335例(7.14%),交界性肿瘤143例(3.05%),良性肿瘤4 215例(89.81%)。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其中结果符合者4 663例(99.36%),误诊30例,误诊率为0.64%;规范化管理前组1 012例,结果符合者1 001例(98.91%),误诊11例,误诊率为1.09%;规范化管理后组3 681例,结果符合者3 662例(99.48%),误诊19例,误诊率为0.52%。与规范化管理前组相比,规范化管理后组的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卵巢肿瘤中的冷冻切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通过规范化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诊断准确性取决于病理医师的经验及肿瘤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冷冻切片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的快与慢,切片染色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又快又好地制好一张冷冻切片,一直是困绕病理技术员的难题.我们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对一些特定的标本,如乳腺肿瘤、卵巢实性肿瘤、子宫肌瘤标本,在接到标本后5 min内制好2张冷冻切片,制片结果符合诊断要求,质量令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收治3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片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30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93.3%(28/30)。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因素均影响预后,有远期复发可能,要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5.
正冷冻切片技术是由Pieterde Riemer首创,手术中的新鲜标本应在最短时间内冷冻,组织变硬后进行切片处理。目前冷冻切片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尤其是对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直接影响治疗方案[1-2]。为了做出全面完整的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本实验以2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病理诊断中快速冷冻切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存档的200例组织标本,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肺细胞瘤组织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快速冰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切除并诊断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病例及2例冰冻误诊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其他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冰冻及常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5例硬化性肺细胞瘤,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岁;临床诊断肺癌6例,余9例为其他良性病变;冰冻切片诊断6例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炎性假瘤,1例错构瘤,2例肺癌,3例良性病变,2例延迟诊断;肿瘤常由乳头、硬化、实性、出血4种结构中的2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冰冻切片中10例见2种组织结构,4例见3种组织结构,1例见4种组织结构;圆形细胞TTF-1、EMA(+),表面上皮细胞TTF-1、EMA和CK(+),两种细胞Ki-67指数<2%。冰冻误诊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2例,石蜡证实1例为混合亚型腺癌,1例为肺泡性腺瘤。结论:硬化性肺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癌,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低。冰冻及石蜡切片中,常可见2种或2种以上组织结构;冰冻切片中以乳头状为主时,易误诊为腺癌;以实性为主时,易误诊为类癌。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常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825例乳腺疾病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冷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病例数不断增多,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病理诊断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病例以乳腺疾病为最多,笔者总结上海某某基层医院825例乳腺冷冻切片资料,探讨基层医院提高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理(含术中冷冻切片)漏诊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原因,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7例P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病理诊断过程.结果 7例PC中有5例病理漏诊:(1)3例活检常规石蜡切片分别初诊为"脂质肉芽肿"、"纤维肉芽组织"和"慢性炎症";1例术中冷冻切片"考虑为结核病",冷冻切片检查后相应石蜡切片改诊为"肺隐球菌病";另1例术中冷冻切片诊为"结节病",相应石蜡切片仍误诊为"结节病".(2)病理漏诊的5例PC中,4例皆被及时纠正,得以正确治疗;1例术中冷冻切片及其常规石蜡切片皆被诊为"结节病"并于2个月后继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结论 病理漏诊PC的原因:①未虑及肉芽肿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病因相关性;②未将PC列入病理鉴别诊断思路;③观察镜下病变不仔细、忽视微细病变的诊断提示意义.术中冷冻切片可及时诊断PC,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需重视结节病与结核病、隐球菌病等感染性肉芽肿的病理鉴别诊断,应慎诊结节病.  相似文献   

9.
Xu XL  Yang WT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0):707-708
例1女,67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于2008年12月入外院就诊.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如孕4个月大小,边界清,质硬,无压痛,活动欠佳.B超示"混合性包块",外周血CA125为98 U/ml(正常值<37 U/ml),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冷冻切片检查报告"卵巢囊实性肿瘤伴腺纤维瘤成分,可能含颗粒细胞瘤成分,考虑良性或交界性".术后病理诊断"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在卵巢纤维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卵巢纤维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特征,并与CT扫描强化征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卵巢纤维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探讨CT扫描技术在上述两种肿瘤临床诊疗中的价值。结果我院收治的27例患者中卵巢纤维瘤21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6例,18例患者病灶位于左侧,9例患者病灶位于右侧;卵巢纤维瘤CT影像学图像显示为实性,浅分《可见于瘤体较大者,而纤维卵泡膜细胞瘤CT影像学图像表现为囊实性,实性与囊性之间分界明显,囊壁延续于实性区,肿瘤整体上边缘清晰;CT平扫影像图显示肿瘤密度无变化,相比正常子宫肌未见明显降低,27例患者增强后23例影像学图像无强化,仅4例轻度强化,低于正常子宫肌密度。结论卵巢纤维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CT影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强化征象显示肿瘤密度低于正常子宫肌,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