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于1992-1995年采用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学校卫生设施集体驱虫服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全区的10.2万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防治,使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蛔虫感染率由防治前的64.9%下降到防治后的1.77%,其他蠕虫感染率无降至1%以下。对今后如何控制新发感染,巩固防治成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虹口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方法 分层抽取虹口区3所小学及3所中学作为我区的监测点,调查了40700名学生,以1993年为基线,1995-1998年连续4年进行粪检,在2002年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普查。结果 6所监测点学校肠道蛔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蛔虫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已提前达到2000年小学生感染率降至5.00%以下的目标。通过综合防治,全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显著下降。除1998年不同学龄段的蛔虫感染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年份学龄段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我区防治学生肠道蛔虫感染获得了显著效果,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受治率100.00%。  相似文献   

3.
高密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达到卫生部和国家教委提出的到2000年中小学生常见肠道蠕虫(以蛔虫为主)感染率城市降到5%以下、农村降到15%以下的目标,我市自1992年以来,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规定要求,1992-1997年对市监测点校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蛔虫感染率依次为30.1%(14/475)、23.4%(117/500)、14.0%(74/528)、7.3%(41/565)、6.7%(40/98)和6.l%(36/592)。结果表明本市于lops年学生蛔虫感染率已达15%以下,防治学生肠道蛔虫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由1992年的30.1%降至1997年…  相似文献   

4.
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市县40所小学校的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5年的追踪观察。结果表明通过综合防治,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从1992年的23.76%下降至1996年9.92%,下降了13.84%个百分点;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从1992年至48.52%下降至1996年的25.85%,下降了32.67%个百分点。说明了我区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向林  赵建华  付益仁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3036-3038,3041
目的比较宁夏2002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状况变化,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2年和2011年2次按全国寄生虫调查方案对宁夏7个县区的人群进行蛔虫感染状况调查,比较分析2次调查结果。结果2002年宁夏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率5.79%,至2011年下降到3.77%,与10年前相比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率有显著下降(χ240.31,P0.05);2002年,感染率大于5%的县区有5个,到2011年感染率大于5%的县区仅1个;2次调查结果均显示:山区居民蛔虫感染率高于川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男、女性别和回、汉民族间蛔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年来,宁夏农村地区居民蛔虫感染率虽大幅度下降,但个别经济落后、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仍是蛔虫高感染地区和人群,应作为优先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学生蛔虫感染11年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渐江省1986~1997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对监测点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年均下降速度为20.51%,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比城市学生高,下降速度比城市漫。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年平均下降速度相近,但小学生感染率高于中学生。结论:学生蛔虫感染率下降过程的起伏与群体治疗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7.
全国中学生肠道蠕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率及发病趋势。方法 以蛔虫感染率为指标调查和分析了1992-1995年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结果 蛔虫感染率小学生为22.52%,初中生为18.19%,高中生为16.66%,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结论 《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规划纲要》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实施卓有成效,仍需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锦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10月至1997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郊区5个村520名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和市内5所小学530名学生及学前班儿童的粪便进行蛔虫、蛲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52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31%,蛲虫感染率为24%。城市53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2.8%,蛲虫感染率为1.8%。农村和城市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490名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18.6%,蛲虫感染率为16.9%。560名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5.2%,蛲虫感染率为9.3%。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蛔虫感染是常见的肠道线虫感染,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蛔虫等肠道线虫感染呈下降趋势,2001-2004年全国寄生虫病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人群蛔虫感染率为12.72%[1].为了解行桥镇中心小学学生蛔虫感染的现状,进一步防治蛔虫感染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年9月至12月对行桥镇中心小学学生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2年4月--1994年12月,对广西南宁、桂林等6个市县城乡地区自然人群2086人进行戊型肝炎感染流行状况调查调查研究。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EV-IgG。结果表明自然人 有较高的HEV感染、抗-HEV标化阳性率为20.2%。各地区的HEV感染率有较大的差别,从8.6%至47.0%,以桂西北山区壮族聚集的凌云县最高(47.0%),南宁市最低(8.6%)。城市人群HEV感染率(16.0%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我县2000年中小学生蛔虫防冶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开展一次冬季中小学生集体预防服药(驱蛔药为阿苯达吐),现将防治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农村和县城抽取小学、中学各一所作为监测点,采用改良加股氏法每两年开展一次蛔虫感染率调查,观察防治效果。2结果与分析各年度监测结果见表1。通过集体服药,蛔虫感染率由服药前的30.97%下降到2.66%。农村学生由1990年的3358%下降到4.33%。城镇学生由1990年的270%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了60年代以来,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追踪观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于每年春季进行全校性学生肠道寄生虫粪便普查(74、78年后调查)。1.2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74年前是玻片法)。2.结果2.1从表1看到60年代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以钩虫为主。蛔虫、姜片虫其次,70年代蛔虫感染率在10%一32%,鞭虫在3%-12%,80年代蛔虫感染率在0.95%-17%,鞭虫在0.5%一4.7%,90年代蛔虫感染率在0.05%-0.28%、鞭虫在O.09%一0.37%。2.2高中、初中入学学生追踪观察三年结果:1985届高、初中学…  相似文献   

13.
南平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基线调查周新明吴英群蛔虫感染是影响儿童少年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保护学生身体健康,认真贯彻“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我站于1992年10月对我市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的基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建国60 a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为开展蠕虫病防控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对建国以来北京市学生粪便蛔虫感染率监测结果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北京地区粪便蛔虫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建国初期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情况非常普遍,20世纪50年代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为84.95%,20世纪60年代城市、农村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0.74%和94.94%。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自1990年起蛔虫感染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历史任何时期。2000年以后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处于低水平,其中2005年城市学生粪便蛔虫卵检出率为0;201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0。结论蛔虫病已经不是北京市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组织的集体驱蛔、全面开展改水改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蛔虫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农村开展控制肠道寄生虫病课题研究工作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肠道寄生虫病在山区儿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山区某县1537名小学生和256名幼儿园小朋友进行了肠道一虫病问卷调查和粪检,并采取了相应干预措施和探讨,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采取单一药物驱虫法。结果干预组学生蛔虫感染率由51.54%降至13.83%,幼儿园小朋友蛔虫感染率由47.7%降至10.61%,对照组的蛔虫感染率反面有所回升。结论单一药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我校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校在市防疫站的指导下,于1991年5月份对本校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加藤氏法对1010名学生进行粪检,检出蛔虫和鞭虫感染者分别为314例(30.2%)和18例(豆.8%)。与1989年我校学生蛔虫感染率(51.7%)相比,1991年下降21.5个百分点。充分说明近年来进行的药物驱虫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表明在学生中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防止病从口人的重要性。岳阳师范附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何水望$湖南省岳阳师范附小!414000…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北省1992~2003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现状,分析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方法1992年以来的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资料、调查资料、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姑果1992年全省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为25.97%,到2000年下降至10.57%,达到了以省为单位终期规划目标,但2003年农村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出现反弹。小学生的肠道蛔虫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农村中小学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高于城市。结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学生蛔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农村及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1987 ̄1989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区20个县、市100个点,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粪检51883人,发现线虫7种,其中蛔虫、鞭虫、钩虫(美洲钩虫和二十指肠钩虫)、蛲虫、粪类园线虫、东方毛园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5.98%、47.71%、37.85%、35.50%、1.09%和0.02%。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82.74%。蛔虫感染者以中轻度为主,鞭虫、钩虫则以轻度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9.
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感染率较高、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病原体。我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气候寒冷,交通不例,冬季气温可达-40℃以下。为了解高寒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我站于1997年6月对我县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1对象与方法随机抽检1~6年级小学生546人,采用粪便饱和生理盐水漂浮法镜检。2结果2.1调查小学生共计546人,感染肠道寄生虫87人,感染率为15.93%。其中:蛔虫81人,感染率14.84%;钩虫3人,感染率为0.55%;姜片虫3人,感染率为0.55%;绦虫1人,感染率为…  相似文献   

20.
我县现有中、小学校711所,在校学生99026人,学生中肠道蛔虫感染率较高,1982年抽查为75.4%(1918/2545)。我站根据该县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率高的特点,制定了防治蛔虫病的10年规划,力争10年内使学生中肠道蛔虫感染率下降50%,经过10年的努力使学生的蛔虫感染率由1982年的75.4%,下降到1991年的14.1%(141/1001)。在10年期间,于1982、1987、1989、1990和1991年分别抽查中小学生粪便,其蛔虫感染率依次为75.4%、54.8%(515/939)、34.2%(291/852)、28.6%(286/1000)和14.1%(141/1001)。10年间学生蛔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