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规律,为蚊媒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3~12月采用诱蚊灯法在新会区城区随机选取4种监测生境,每月开展2次监测。结果共布放诱蚊灯80盏,共捕获成蚊846只,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97豫和47.87%,其他蚊种为白蚊伊蚊、骚扰阿蚊,年平均密度为10.6只/灯。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5月和8月。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城内居民区、医院、农户以致倦库蚊、白蚊伊蚊为优势种,野郊猪场则以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在4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猪场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结论初步掌握了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的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制和蚊媒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蚊虫是最重要的病媒生物之一,不仅传播多种疾病,还骚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笔者在2010~2011年对郴州市的蚊虫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作一总结,为蚊虫及蚊媒病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蚊幼和成蚊监测按照《湖南省登革热监测实施方案》进行监测。蚊幼的监测:在每年6~10月选择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5个地点用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监测工作。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3个地点为成蚊监测点,每年5~10月,每  相似文献   

3.
白纹伊蚊[Aedes(S.)albopictus]为我国登革热、乙型脑炎的媒介,研究越冬虫态对于掌握该蚊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地域划分,以便制定防制措施都有明显意义。1984~1985年冬季,我们选择常年多有白纹伊蚊孳生的福州市区、郊区、远郊3个不同地点,对白纹伊蚊越冬虫态和生活环境作了连续观察,发现该蚊在福州兼有卵和幼虫两种越冬虫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是一种被蚊虫叮咬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虫媒病毒性疾病。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目前在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均有报告病例,并且在一些未出现登革热流行的省份,例如云南省的白纹伊蚊中已分离出登革热病毒。我国登革热病例流行集中在3~11月  相似文献   

5.
2006~2007年江西省登革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松  罗利群  程慧健  施勇  刘晓青 《江西医药》2008,43(12):1419-1420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6~2007年登革热疫情概况。方法对收集的监测月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疫情报告等资料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我省登革热病例3例,主要以输入性病例或在异地发病为主;2006~2007年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7.5%。媒介伊蚊孳生地调查发现,婺源县清华镇2006年年均BI=20、CI=72.9,黎川县熊村镇2006年CI=64.3;媒介伊蚊带毒调查,实验室均未分离出登革热病毒。结论及时了解健康人群登革热IgG阳性率和伊蚊媒介蚊密度情况加强全省登革热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虹  陈汉彬 《贵州医药》2001,25(1):81-83
登革病毒 (DEN V)感染已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 ,全球约有2 5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的高危地区 ,每年约有 1亿登革病毒感染者 ,其中 4 5万例属于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DHF DSS)。 1978年以来 ,我国两广以及海南岛地区先后出现了登革热 (DF)流行[1.2 ]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 ,而在我国白纹伊蚊分布广泛 ,在大多数地区 ,它是传播登革病毒的唯一或主要媒介。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主要是“人 蚊 人”循环。关于登革病毒在蚊体内如何定植…  相似文献   

7.
张平 《丹东医药》2009,(1):32-33
目的掌握丹东市中华按蚊密度及季节消长,为预防疟疾提供准确的媒介蚊种资料。方法人诱帐法。结果2005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18.52%,2006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27.96%。中华按蚊活动时间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高峰季节为7-8月份。结论丹东地区中华按蚊和疟疾发病率相吻合,必须做到减少蚊虫叮咬,才能降低疟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黄冈市"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夜夹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粘蝇带粘捕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屋诱捕法。结果鼠密度为4%,小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12.8,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0.98,以家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1,主要为德国小蠊。结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搞好除"四害"工作提供依据。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好发夏秋雨季,传播媒介是伊蚊,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登     
16个县传疟按蚊地理分布调查分析1983年我省组织吴江、宜兴、溧阳、高淳、江宁、句容、如东、高邮、宝应、邗江、六合、盱眙、金湖、淮安、洪泽、泗洪等16个县进行传疟按蚊地理分布调查,初步结果如下: 一、按蚊种群比例7~11月共鉴定居室帐内饱血按蚊卵型26392只,其中中华按蚊(宽卵)25430只,占96.35%。雷氏按蚊嗜人亚种(窄卵)962只占3.65%,种群按月最高比例前者为7月占92.89%,后者为9月占44.6%,表明中华按蚊乃是我省传疟媒介优势蚊种,种群比例高峰出现时间中华按蚊比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早约二个月。二、地理分布情况本次调查共16个县、52个乡、139个村(队),中华按蚊遍及所查的县、乡、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广西登革热复燃的原因,分析发病风险并做好应对。方法 对 2006—2015 年广西登革热的 发病情况及 2013—2015 年媒介伊蚊和人群血清学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年以前广西登革热以输入 性病例为主,占 95.35%(42/45),且 75.71% 的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2014 年出现本地暴发流行,发病数占 10 年发病总数的 94.02%(849/903)。广西登革热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需 0~70 d(中位时间间隔为 6 d);发病高峰集中在 9~11 月,占 96.46%(871/903);南宁市报告病例数最多(83.37%),其次是梧州市(7.44%)和桂林市(4.81%),且这 3 个 市均发生了暴发疫情;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7.80%)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18.16%)。蚊媒监测显示伊蚊密度较 高,50% 以上的监测月份布雷图指数(BI)大于 20,而健康人群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性率则只有 3% 左右。结论 广 西登革热发病风险较大,应强化疾病防控意识,加强口岸监测,提高诊治水平,加强宣传,做好防蚊灭蚊,适时扩大和 调整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的登革热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通过对登革热的防控,探索适宜的防控对策。方法对番禺区2014年9~11月的登革热疫情进行检测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治疗、清除无用积水和减少媒介等爱国卫生活动,并加强监督工作;同时开展“以蚊治蚊”技术阻断登革热传播。结果截止2014年11月7日,广州市番禺区总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454例,发病高峰为9月下旬~10月上旬,前6位的镇街为洛浦街、南村镇、大石街、小谷围街、市桥街、钟村街,布雷指数最高达23。经过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部门的积极防控,登革热患病率的增长率逐渐下降,而布雷指数持续下降,至2014年11月7日本区的布雷指数为0.62,达到了安全水平。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疫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等特征。政府、医院、社区等部门应给予高度支持,并对各部门的工作加强监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早开展防治伊蚊、消灭伊蚊等阻断技术。通过有效的防控,本区疫情得到控制,番禺区登革热防控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地区登革热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西双版纳地区,与缅甸、老挝接壤,国境线长达900多公里,边民来往频繁,大部分地区同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具有本病的流行条件。为了搞好监测,于1981年7-9月和1982年8-9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集蚊虫和健康人群血清分别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采集 1.蚊虫标本:野外蚊虫,采用人工诱蚊法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和勐海三县居  相似文献   

14.
玉芬 《健康管理》2012,(6):90-91
夏天湿湿热热的天气最利蚊虫孳生,无论走到郊外,还是留在家中,都难免受到蚊叮虫咬的打扰。虽然市面的驱蚊产品种类繁多,但不少都含有化学物质,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本刊就为崇尚天然的你介绍一些环保驱蚊法,健康地跟蚊虫Say Goodbye。  相似文献   

15.
张红生  张宏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53-153,155
目的:掌握烟台空港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防止外来蝇种传入、适时灭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6~10月采用诱蝇笼捕集法,对烟台空港口岸蝇类进行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捕获蝇类经鉴定隶属4科9属11种,优势种群为丝光绿蝇。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烟台空港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应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蝇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赣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触筒法和浸渍法测定成蚊和幼虫的抗药性.结果 南康区和瑞金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毒死蜱、杀螟硫磷、马拉硫磷、残杀威、噁虫威24h后死亡率均为100%,表现为敏感;对高效氟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分别为85.61%、93.33%,均表现为可疑抗性;对溴氰菊酯和0.08%高效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均低于80%,表现为抗性;另外,对氯菊酯和0.4%高效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南康区白纹伊蚊分别为78.47%和69.01%,表现为抗性,而瑞金市白纹伊蚊分别为86.71%和96.00%,表现为可疑抗性.南康区和瑞金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4968mg/L和0.7890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19倍和1.37倍,对双硫磷的LC50分别为0.0040mg/L和0.0030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50倍和1.88倍,对两种药均表现为敏感.结论 赣州市两地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减少该类杀虫剂的使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赣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触筒法和浸渍法测定成蚊和幼虫的抗药性.结果 南康区和瑞金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毒死蜱、杀螟硫磷、马拉硫磷、残杀威、噁虫威24h后死亡率均为100%,表现为敏感;对高效氟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分别为85.61%、93.33%,均表现为可疑抗性;对溴氰菊酯和0.08%高效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均低于80%,表现为抗性;另外,对氯菊酯和0.4%高效氯氰菊酯24h后死亡率,南康区白纹伊蚊分别为78.47%和69.01%,表现为抗性,而瑞金市白纹伊蚊分别为86.71%和96.00%,表现为可疑抗性.南康区和瑞金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4968mg/L和0.7890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19倍和1.37倍,对双硫磷的LC50分别为0.0040mg/L和0.0030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50倍和1.88倍,对两种药均表现为敏感.结论 赣州市两地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减少该类杀虫剂的使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掌握龙岗区蝇、蠊类密度和种类及防治肠道传染病提供生态依据。方法采用黏捕法对龙岗区进行蝇、蠊类的密度、种属监测调查。结果 2009年共布放黏蝇条623条,捕蝇570只,蝇平均密度为0.91只/(条·d);在居民区、餐饮店、旅馆等生境共布放蟑螂屋868个,捕获蜚蠊1037只,平均密度为1.19只/盒。家蝇和德国小蠊分别是蝇和蠊类的优势种类,分别占捕捉数量的85.09%(485/570)和96.72%(1002/1037)。结论龙岗区蝇、蠊类的密度较高,具有潜在的肠道疾病传播风险,并可能骚扰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生态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生态习性。方法:应用按景成蚊调查方法,对嗜人按都蚊成蚊生态习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形,5月有一小峰,10月达密度高峰;6~9月栖性以室外吸血,室外栖息为主要;6~9月叮入率室外高于室内,吸血活动呈“午夜型”,嗜吸人血,人血指数0.63;7~9月一个生殖营养周期2.1天,7~8月种群预期平均寿命为本10.60天。结论:从江县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与当地外界环境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证实我省有无夏秋季感染了子胞子,次年春末夏初才发病的间日疟长潜伏期虫株,我们于1982年在滇西北维西设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及方法 1.收集历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用图表显示各年疟疾发病月分布的高峰月。 2.在疟疾高发区叶枝公社设媒介按蚊季节予防消长观察点,每十天一次每次早晚人房、畜舍各两间,每间捕蚊十五分钟,从蚊虫开始活动的四月至十月,经统计处理将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