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于美观,铸造金属翼板粘结桥应用于前牙修复是替代以往锤造开面冠和3/4冠焊接式固定桥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应用中,因选择固位方式的不同,其固位效果差异较大。作者就3种不同固位方式修复30例缺失单个上前牙,在其粘结面积和桥体长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对其固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在牙体缺失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牙体缺失患者200例,观察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进行牙体修复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进行牙体修复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修复体松动2颗,脱落1颗,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7.0%;对照组修复体松动7颗,脱落9颗,成功率8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结桥联合超级粘接剂应用于单牙缺失和两颗牙缺失临床疗效优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在牙体缺失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牙体缺失患者采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满意率为97.0%。随访1224个月,修复体松动2颗,脱落1颗,咀嚼功能良好,表现满意。结论: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应用于单牙缺失和两颗牙缺失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对高温铸造金属支架粘结桥粘固后的颌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得出结论,铸造金属粘结桥与传统固定桥在固位形式上的不同对其承担颌力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铸造金属粘结桥能承担比较大的咬颌力量,但同传统固定桥一样,还不能完全恢复缺失牙的咬颌力。强调在临床修复工作中,对铸造金属粘结桥采取减轻承担咬合力的措施,维护粘结桥基牙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对高温铸造金属支架粘结桥粘固后的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得出结论,铸造金属粘结桥与传统固定桥在固位形式上的不同对其承担力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P>0.05),铸造金属粘结桥能承担比较大的咬力量,但同传统固定桥一样,还不能完全恢复缺失牙的咬力。强调在临床修复工作中,对铸造金属粘结桥采取减轻承担咬合力的措拖,维护粘结桥基牙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最大的可能地保存牙体组织结构一直是高品质修复牙科学的目标之一。酸蚀粘结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保护牙髓活性。使粘结桥技术能应用于临床修复。经过几年的实践,体会到在牙体修复过程中,粘结桥牙体预备的重要性不次于标准全冠预备。这种预备牙体组织磨除少,而受到的力与全冠相同。且能达到理想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电解蚀刻技术应用于粘结固定桥,使金属的粘结界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峰谷凹陷,使之与粘合树脂的粘结力增加,超过树脂同酸蚀釉质面之间的粘接力,固定板的厚度也相应减小。这种粘接固定桥称为蚀刻固定板粘结桥,又叫马利兰固定桥。Ibsen 和Neville 认为粘结固定桥是近30年来固定桥最突出、最重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金属粘结面的不同处理及粘结桥的不同设计,来探讨后牙金属翼板粘结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金属粘结面在喷砂和氧化处理前、后及后牙粘结桥设计牙合支托及颊突的一年脱落率。结果对金属粘结面进行喷砂及氧化处理,其一年脱落率由处理前的61.5%下降为处理后的12.5%;后牙金属翼板粘结桥不设计牙合支托,其脱落率为100%;不设计颊突,其脱落率为62.5%;而同时设计牙合支托及颊突,其脱落率仅为12.5%。结论金属粘结面经喷砂及氧化处理,可增加后牙粘结桥的粘结强度;设计牙合支托及颊突是后牙金属翼板粘结桥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刘小宁  张洁 《海南医学》2000,11(5):28-29
目的:了解烤瓷粘结桥修复治疗中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82例烤瓷粘结桥修复三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有5%的烤瓷粘结桥修复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松动脱落,其次为瓷崩和基牙病变等。结论:提高烤瓷粘结桥的修复质量,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牙体预务时增加辅助固位形,同时优质粘结剂和酸蚀技术的合理应用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属翼板粘结桥的临床应用及评价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方赵平,蔡玉惠关键词金属翼板粘结桥,临床应用及评价中图号R783.3近十年来,随着粘结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金属翼扳粘结桥作为一种新的固定修复体,已被广泛应用临床。这种修复方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少磨...  相似文献   

11.
个牙缺失的粘结桥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莘 《黑龙江医学》2005,29(7):514-514
随着酸蚀技术和粘结剂不断发展,粘结桥已被公认是口腔修复中一种磨牙少、美观稳固的固定修复义齿,精密铸造的金属翼板贴合舒适,烤瓷桥体色泽逼真。尤其适合深覆殆,深覆盖的患。粘结桥固位力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正确选择适应证,良好的临床备牙及规范的粘结操作技术可以增强粘结桥固位力,减少脱落,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两单位单端金属翼板粘结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 16例2005至2009年间行单端金属翼板粘结桥修复的患者,修复后每6~12个月检查修复体固位和基牙健康状况。结果:16例患者共20件修复体的观察时间15~53个月,平均观察时间 34个月,1件修复体脱落,脱粘结率5%。结论:单端金属翼板粘结桥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峰  郑光 《中原医刊》2009,(5):38-39
目的本实验旨在对一颗后牙缺失的Kinnedy Class Ⅲ患者用沟槽辅助固位后牙粘结桥修复,并作短期随访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51例患者,用沟槽辅助固位的后牙粘结桥修复。所有60颗患牙:为非游离端的一颗后牙缺失,缺牙间隙正常,邻牙不松动,无牙龈炎、根尖周炎,釉质发育良好,袷面釉质磨耗少,咬袷关系正常。制作沟槽辅助固位固定桥,用Calibera树脂粘结剂进行粘结。然后患者每隔3个月复诊,评价其临床效果:固位体松动,修复体脱落、移位,基牙敏感,基牙牙龈出血指数。结果51例患者中,2例发生固位体松动、修复体移位、脱落,5例基牙敏感,修复前后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平均16个月的观察期内,用沟槽辅助固位后牙粘结桥修复的固定桥临床效果良好,经过严格的病例选择,沟槽辅助固位后牙粘结桥可望成为永久修复体,但仍需要长期的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表面粘结固位非金属树脂粘结修复单个牙缺失的临床研究。方法 62例单个牙缺失患者,上颌中切牙缺失28例,上颌侧切牙缺失19例,上颌尖牙缺失3例,下颌切牙缺失2例,前磨牙缺失8例,第一磨牙缺失小间隙2例。35例磨切约0.8~1.2 mm牙体组织,以达到需要的咬合间隙,对62例单个前牙缺失病例采用表面粘结固位的非金属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经6~48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62例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无脱落和折裂、美观、颜色逼真、无明显染色、表面粘结固位好、边缘光滑无继发龋。结论表面粘结固位的非金属树脂粘结桥磨牙少,釉质酸蚀技术粘结成功率高、美观、操作简单可行,是一种对基牙损伤小的微创伤固定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固定钢丝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常见因外伤或龋坏致个别恒切牙、侧切牙缺失,常用修复方法有活动义齿、粘结桥及烤瓷冠桥修复。其中活动义齿有摘戴不便及异物感,尤其对深覆合患者不适用。烤瓷修复则价格较贵,基牙需大量切削,有些患者不易接受;相比粘结桥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的修复方法,直接粘结桥由于两侧基牙生理动度不一致及粘结剂强度不能承受过大咬合力而多在半年内脱落。笔者在多例前牙直接粘结桥中,根据两侧基牙存在咬合承力时生理动度不一致和修复体需要相当咬合承力的特点,在两侧基牙间搭放硬质不锈钢丝来提高其咬切承力和水平抗力,从1993年至1998年修复16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带有非刚性连接体与刚性连接体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在模拟口腔功能状态下抗疲劳寿命的差别。方法:选择新鲜完整的离体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作为基牙包埋于自凝树脂中,模拟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连续缺失,制作10个模型试块,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第一前磨牙的远中设计栓体栓道式非刚性连接体,在第二磨牙的近中设计刚性连接体;对照组制作双端刚性连接的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将试块置于冷热循环机械载荷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加载,记录粘结桥发生破坏时的循环加载次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初次粘结后发生破坏时的平均循环加载次数分别为(134.34±8.17)万次和(92.58±19.73)万次,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α=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一端带有非刚性连接体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比双端均为刚性连接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的抗疲劳寿命长。结论:在体外模拟使用一端为非刚性连接体的长跨度金属翼板粘接桥的寿命要长于两端均为刚性连接体的传统粘接桥,结果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带有非刚性连接体与刚性连接体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在模拟口腔功能状态下抗疲劳寿命的差别。方法:选择新鲜完整的离体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作为基牙包埋于自凝树脂中,模拟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连续缺失,制作10个模型试块,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第一前磨牙的远中设计栓体栓道式非刚性连接体,在第二磨牙的近中设计刚性连接体;对照组制作双端刚性连接的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将试块置于冷热循环机械载荷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加载,记录粘结桥发生破坏时的循环加载次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初次粘结后发生破坏时的平均循环加载次数分别为(134.34±8.17)万次和(92.58±19.73)万次,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α=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一端带有非刚性连接体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比双端均为刚性连接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的抗疲劳寿命长。结论:在体外模拟使用一端为非刚性连接体的长跨度金属翼板粘接桥的寿命要长于两端均为刚性连接体的传统粘接桥,结果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固化粘结技术与金属支架联合粘结桥修复治疗单个前牙缺失 ,修复治疗 80例患者。采用牙科用白合金片和牙科用钢丝制成金属支架 ,用光固化树脂粘结固定于两侧基牙成联合粘结桥 ,用树脂修复缺失牙外形 ,在修复治疗 80例患者中 ,成功为 70例 (87.5 % ) ,失败 10例 (12 .5 % )。这种前牙缺失的固定修复方法 ,工艺简单 ,易于成功 ,临床效果良好 ,适合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期,陶瓷托槽因其良好的美学性能和较强的粘结力等优点得到正畸患者的青睐,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美中不足的是,陶瓷托槽的强粘结力容易导致去粘结过程釉质的损伤。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有学者尝试将激光技术应用于陶瓷托槽的去粘结,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文章综述了二氧化碳激光技术去粘结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