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孕妇或产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以后,自述耻骨联合上方或者髋关节疼痛难忍,压痛阳性但表面无红肿,严重者不能站立行走,此时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不要以为是产妇娇气。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发生3例耻骨联合分离,其中1例为产前耻骨联合分离,2例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3例为产妇前诊断均属头位(一例为右枕前,二例为左枕前),产前检查骨产道均无异常,耻骨弓角度>90°,3例产妇均为自然分娩,婴儿体重最大为3700g,最小为3600g。3例产妇骨盆正位片诊断,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骨盆是由耻骨联合在一起的,耻骨联合是由纤维骨和上耻骨韧带和下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推拿复位手法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及腰骶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推拿复位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耻骨联合分离宽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耻骨联合分离宽度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3、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睡眠、精神、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传统西医治疗,采用推拿复位手法治疗可有效提高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缩小耻骨联合分离宽度,提高JOA评分和GQOLI–74量表评分,降低V...  相似文献   

3.
闫冰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0):117-118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行超声测量胎儿侧脑室对评价胎儿脑发育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4月我院妇产科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测量胎儿侧脑室的中晚期妊娠孕妇共100例,分析正常胎儿的侧脑室宽度与孕周有无相关性及产前超声测量胎儿侧脑室对评价胎儿脑发育畸形的诊断有无临床价值。结果:应用Spearman等级分析法对88例正常胎儿的侧脑室后角宽度与孕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胎儿的侧脑室后角宽度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胎儿侧脑室后角宽度与胎儿脑发育畸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后角宽度LV≥12mm为标准进行判断较为合适。结论:脑发育畸形胎儿的侧脑室宽度与孕周无相关性。产前超声测量胎儿侧脑室对评价胎儿脑发育畸形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耻骨联合分离多见于妊娠和产后,症见孕妇或产妇耻骨联合疼痛,笔者经中药治疗收效满意。现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如下。例1.周某,女,28岁,1996年9月21日初诊。妊娠8个月开始感耻骨联合不适,按之疼痛,妊娠9个月时,耻骨联合疼痛加剧。妇产科诊断,耻骨联合分...  相似文献   

5.
<正>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妊娠者为不孕症。我们用中药灌肠液联合杨氏消炎止痛贴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均排除男方不孕因素,均无盆腔结核病史,皆为盆腔炎症导致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年龄23~25岁1例,25~30岁12例,30~35岁2例。结婚2年未孕4例,5年未孕10例。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胎盘前置类型的价值及与围生期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超声诊断为妊娠晚期胎盘前置的孕妇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0例超声检查胎盘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类型妊娠晚期胎盘前置孕妇的围生期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年龄≥30岁比例、孕次、产次和流产次数以及剖宫产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研究组中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和流产次数以及剖宫产次数均明显高于部分性胎盘前置、边缘性胎盘前置、低置胎盘孕妇( P 均﹤0.05);研究组中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和胎盘粘连率以及新生儿低体质量率与5 min Apgar 评分﹤7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部分性胎盘前置、边缘性胎盘前置、低置胎盘孕妇(P 均﹤0.05)。结论超声能够有效观察妊娠晚期胎盘生长状况,产科的高危因素与妊娠晚期胎盘前置类型具有一定的联系,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干预,从而改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产后骨盆痛患者耻骨联合分离间距与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产后骨盆痛患者临床资料,以初诊时骨盆正位X线平片耻骨联合间距分为A组(6mm≤间距<12mm,11人)、B组(12mm≤间距<20mm,15人)、C组(20≤间距<30mm,8人)。比较3组患者初诊时一般情况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观察2月后复诊时耻骨联合间距与VAS的变化。结果:初诊时3组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诊时相比复诊时3组VAS均明显降低(P<0.05);C组耻骨联合间距较前减小(P<0.05),A组、B组耻骨联合间距较前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产后骨盆痛患者耻骨联合分离间距与疼痛程度无明显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习惯性晚期流产和早产在过去是困绕妇产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围产儿死亡率高。我院自1995年10月~1997年12月采用宫颈缝合术矫治宫颈松弛症,治疗习惯性晚期流产及早产18例,对延长孕周,保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1.三年龄及孕产史:该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36岁。18例患者中无一例宫颈裂伤史。晚期流产、早产次数平均为438次。其中最多者达10次,最少者3例。本组病例中17例宫颈机能不全,其中1例为双胎。l例为孕前未诊断宫颈机能不全,但有流产早产史4次,此次妊娠为双胎,且在妊娠后宫颈内口松可容一指。1.…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起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14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6岁,平均27岁;初产妇11例,经产妇3例;孕程最短|39周,最长41周;胎儿体质量≥4000g者10例,3000~3900g者4例;剖宫产1例,自然分娩5例,胎吸6例,急产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联合骨盆矫正带固定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12月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盆矫正带治疗,每天骨盆固定绑带制动不少于8h;将2022年1~7月的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床耻骨联合部位疼痛(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9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手法联合骨盆矫正带固定治疗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骨分离归合及矫正骨错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减轻耻骨联合部位疼痛的同时缩短了产妇卧床时间,促进耻骨联合分离的快速恢复,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阴道B超在早早孕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静  孙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1):1132-1133,1135
目的 通过阴道B超测量孕囊大小 ,判断孕龄 ,观察不同孕龄的流产效果。方法按阴道B超测定孕囊的结果及Rossavik等的孕龄计算公式 ,将要求药物流产者分为 2组。早早孕组 1 86例 ,孕龄 33~ 41d ,平均孕囊直径 <1 2mm ;早孕组 1 62例 ,孕龄 42~ 49d ,平均孕囊直径 1 2~ 1 9mm。两组均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 ,流产后复查B超 ,测子宫内膜厚度 ,离院后服用生化汤 2周。结果 早早孕组完全流产率 (94.62 % )明显高于早孕组 (87.65 %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早早孕组平均孕囊直径 [(7.61± 2 .31 )mm]明显小于早孕组 [(1 5 .83±1 .92 )mm] (P <0 .0 1 )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早孕组出血时间明显长于早早孕组 (P <0 .0 1 )。结论 行药物流产时应尽量选择孕龄≤ 41d ,阴道B超提示平均孕囊直径 <1 2mm的早孕者 ,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改变情况。方法对300例正常孕妇(按妊娠周期分成3组)和100例正常未孕妇女进行Holter检查,监测24 h心率、心律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24 h心率变异,对其时域、频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怀孕各组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怀孕各组心率变异各常用时域、频域分析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健康在孕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心率变异值降低,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有关。对不同阶段孕期妇女行Holter监测对评价孕期可能存在潜在心脏疾病危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小板的参数变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蓝田县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的血小板参数,240名孕妇分成两组,一组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112例);另一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NGT组128例)。结果:GDM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NGT组,GDM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和血糖的联合检测,GDM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聚集、消耗性减少及血栓倾向。对GDM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相关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2例。观察组:小于34周发病的孕妇46例。对照组:大于等于34周发病的孕妇46例。两组病例均为单个胎儿妊娠,年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最大年龄为41.5岁,最小年龄为21.6岁,平均年龄为30.6岁。发病的孕周最大者为41周,最小者为28周,平均发病孕周为34.5周。诊断标准符合文献所载。入院时监测血压、谷丙转氨酶、血肌酐、24h尿蛋白。动态监测血压,采取硫酸镁解痉降低血压、使用各类降压药物,保护肝脏、肾脏等综合治疗,对比两组入院时相关指标、孕妇相关并发症、围生儿结局。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珚±s)表示,P<0.05。结果:入院时相关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围生儿的相关并发症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孕周罹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者,并发症多、病情重。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与罹患该病的孕周相关,小孕周即罹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者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30例FGR孕妇(FGR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肘静脉血清、羊水和脐静脉血清中VEGF的表达。结果 FGR组肘静脉血清、羊水和脐静脉血清中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VEGF水平显著下降可能是FGR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携带)特别是HBeAg阳性情况下的妊娠结局.方法:对HBV携带孕产妇1163人发生产科并发症包括羊水过少、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和早产的机率进行回顾统计,与正常孕产妇对照。将HBV携带孕产妇分为两组,A组HBeAg阳性566人,B组HBeAg阴性597人,进行两组间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结果:HBV携带孕产妇发生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几率较正常产妇高;HBV携带孕产妇A组发生羊水过少、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机率较B组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对HBV携带孕产妇,特别是HBeAg阳性孕产妇的保健和治疗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现取我院2009年至2010年期间3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与25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浓度。按年龄段分为18岁~25岁孕妇组、26岁~33岁孕妇组、34岁以上孕妇组三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正常孕妇之间的BUN、Cr差异无显著性(〉0.05)。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浓度均较健康体检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正常孕妇的BUN、Cr之间变化不明显,肾功能生理变化不明显;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尿素氮与肌酐浓度比健康人降低,可提示临床医师对正常妊娠妇女尿素氮、肌酐结果的特殊性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8.
张柳红  李丹  李力 《山西中医》2010,26(5):48-49,51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临床治疗孕产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鱼腥草抗病毒有效成分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ODS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52∶48)为流动相;368 nm波长处检测,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为0.24-1.20μg,相关系数r=0.9973,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0.6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对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Twenty-five women who suffering with either amenorrhea, anovulatory cycle or luteal phase dysfunction were treated with TJ-23 and TJ-106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orally for 10 to 30 weeks. Blood was taken every two weeks prior to and during treatment and serum levels of LH, FSH, prolactin, E2, progesterone (P) and testosterone were assayed. Premarin test and LH-RH test were examined prior to and during treatment. Of 7 women who were suffering with amenorrhea TJ-23 treatment brought about menstruation in 4 women; 3 were ovulated and TJ-106 brought about menstruation in 3 women; 2 were ovulated. Of 4 women with anovulatory cycle TJ-23 or TJ-106 treatment brought about ovulation in 2 women. Of 10 women with luteal phase dysfunction TJ-23 treatment brought about normal midluteal P levels in 7 women; 4 among them were pregnant, and TJ-106 brought about normal P levels in 6 women; one of them was pregnant. Improvement of hypothalamic-pituitary function was suggested during treatment by Premarin test and LH-RH test. These evidences infer that TJ-23 and TJ-106 may exert their effect on hypothalamic-pituitary area and may activate ovarian function; however, direct effect on ovary and factors except endocrine mechanism may not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宫术宁胶棒与利多卡因作比较,研究宫术宁胶棒能否更好的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A、对照组B各130例,两组分别应用宫术宁胶棒、利多卡因局麻宫颈,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麻醉副作用。结论:宫术宁胶棒局麻宫颈简单、安全,可在广大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