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输液治疗中控制输液时间和滴速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输液治疗的6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运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运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常规组运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翠琴 《护理研究》2005,19(13):1142-1142
临床上静脉输液,必须对输液滴速进行控制。在没有输液泵的情况下,往往借用手表来计算输液滴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简便计数控制输液滴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此法为匀速数数法,即以每秒作为一个数,匀速数几个数就是几秒,然后用60除以两滴之间相差的数,即为输液速度。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一个数,那么其输液速度为60/1=6gtt/min;如果两滴之间相差两个数,那么输液速度即为60/2=30gtt/min。以此类推。如果想使输液速度为10gtt/min则两滴之间需相差6个数,即60/6=10gtt/min。2应用效果此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省时…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滴速与输入量 ,不仅可准确及时给药 ,提高疗效与抢救成功率 ,而且可节省护士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目前 ,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滴系数已不限于 1 5滴 /ml。常用的有大滴输液器 ,滴系数分别为 1 0滴 /ml、1 5滴 /ml、2 0滴/ml;微滴输液器 ,滴系数为 60滴 /ml。因为滴系数不同 ,临床计算输液的滴速与输入量比较繁琐 ,由于计算的数值较大 ,常需花费较多的时间 ,而且容易造成计算的误差 ,影响输液滴速及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甚至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我们根据静脉输液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4.
杨翠琴 《护理研究》2005,19(7):1142
临床上静脉输液,必须对输液滴速进行控制。在没有输液泵的情况下,往往借用手表来计算输液滴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简便计数控制输液滴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心内科输液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采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采用输液泵调整输液速度;常规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3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情况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输液泵控制输液滴数与毫升数换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输液滴数与毫升数的换算,提供临床精确计算单位时间内用药量和控制血药浓度的依据。方法应用容积控制型输液泵和一次性输液器和两种不同型号的头皮针对两种临床常用溶液进行实验,记录10 min内的滴数、输液容积,算出不同情况下每毫升溶液的滴数,随后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输等渗溶液滴系数与其包装上标明的滴系数是一致的,溶液的渗透压会影响滴系数。结论护理学基础教科书应将滴系数的具体内容纳入其中,相关护理教师应该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刘长青  初慧敏 《现代护理》2003,9(5):374-374
每毫升相当 1 5滴是输液计算公式中的一个相对数值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用途很重要 ,笔者认为如果不考虑莫菲氏滴管管径粗细 ,而只是以每ml相当 1 5滴来计算输液滴数 ,会导致静脉输液量不能按时输完。1 分析原因1 .1 现在使用的一次性 5 .5 #头皮针输液器厂家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注明 (1滴± 0 .1 )ml=2 0滴 ,我们对此进行验证 ,厂家注明真实。1 .2 输液计算公式为 :每分钟滴数 =每小时输入量×每ml相当滴数 (1 5滴 )÷ 6 0 (min) [1 ] 。如果每分钟滴数一定时 (设为1 5滴 ) ,每ml相当滴数为 2 0滴代入上述公式则得 1 5× 6…  相似文献   

8.
张文雅 《护理研究》2006,20(21):1960-1960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根据补液量来调节滴速或估计输液所需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护士在使用计算公式时均感到费时,不能够立即得出结果,甚至记不清计算公式。查阅1985年江苏卫生出版社的《基础护理学》(供中专生使用)和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护理学基础》(供本科学生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输液滴速的正确调节是保证治疗及护理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对本科室住院的输液患者就滴速调节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文雅 《护理研究》2006,20(7):1960-1960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根据补液量来调节滴速或估计输液所需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护士在使用计算公式时均感到费时,不能够立即得出结果,甚至记不清计算公式。查阅1985年江苏卫生出版社的《基础护理学》(供中专生使用)和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护理学基础》(供本科学生使用)中介绍的计算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不同卧位对输液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对输液的影响,以确保输液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同一病人,分别变换不同卧位后,输液滴速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平卧位改半卧位后输液滴速减慢5-10滴/min,平卧位改坐位后,输液滴速减慢8—13滴/min,平卧位改侧卧位后,其中15例输液滴速减慢1~3滴/min,另5例输液滴速加快1—4滴/min。结论护士应加强对输液病人的巡视,发现病人变换卧位时应及时调整液体的滴速,同时应重视液体的温度等因素对输液滴速的影响。护士在输液前还应对病人进行有关输液方面知识的宣教,使病人予以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输液滴速计数器,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输液滴速计数器由输液器卡扣、显示器、启动/模式切换按钮、电池、蜂鸣器、红外线感应区等组成。在试验室中,将该计数器测得的输液滴速与输液泵设定的输液滴速进行比较,评价该计数器滴数计数的准确率。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5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输液的200例患者作为应用对象,按患者输液时座位的序号分为试验组103例、对照组97例。试验组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对照组使用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计数。比较两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静脉炎、外渗、导管堵塞、回血的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收集护士使用该计数器的满意率。 结果 在试验室检测中,该计数器滴速计数的准确率为99.6%,计数器显示滴数与输液泵设置滴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9) 。临床应用过程中,试验组预计输液完成时间与实际输液完成时间的差值小于对照组,回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士满意率为96.1%。 结论 输液滴速计数器的准确性较高,使用该计数器有利于控制输液滴数,降低回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对脂肪乳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鲜于云艳 《护理研究》2010,24(7):1732-1733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对脂肪乳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均以40gtt/min的滴速静脉输注脂肪乳,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1.2μm、3μm、5μm、15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观察4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和输液时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4组中采用1.2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滴速未达标,其余3组滴速均达标,同时采用5μm和3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时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采用5μm和3μm孔径阿精密输液器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滴速过快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944例(其中婴、幼儿各占一半)门诊输液婴幼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前472例为实验组,后472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幼儿年龄层次、性别组成等均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采用对策后,婴幼儿滴速过快得到明显控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引起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滴速过快的原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儿家属调快;体位变动和患儿调快。通过采用以下对策: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与输液滴速挂钩;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把输液滴速过快的严重后果告诉家属;注重输液滴速的巡视,滴速过快可得到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15.
定时定量输液滴速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定时定量输液问题,无输液泵时要先算出滴速才能执行医嘱。为免去计算的麻烦,作者编制了此表(附表)。用法举例:例1要求在1h内输入200ml液体,查表得滴速应为50滴/min。例2要求在1h20min内输入400ml液体,因表中无1h20min这一栏,无法直接查得,由于1h20min等于80min,而输入速度400ml/80Ynin等于200ml/40min,故可按200ml/40min查得滴速为75滴/min。例3要求在24h内输入2000ml液体,由于输入速度2000ml/24h等于500nil/6h,故按后者查得滴速为20.吕滴/ndn。定时定量输液滴速表@张士青$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  相似文献   

16.
手机在调节静脉输液滴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芬香  朱长生吴容 《现代护理》2005,11(15):1265-1267
目的 利用手机来辅助调节静脉输液滴速。方法 设计“滴速计数器”软件。结果扩展了手机功能,帮助护士快速地调节好静脉输液滴速。结论 利用手机“输液滴速计数器”能够简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节静脉输液滴速,并能随时获得输液时间等相关信息,大大缩短了临床调节静脉输液滴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每毫升相当15滴是输液计算公式中的一个相对数值,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用途很重要,笔者认为如果不考虑莫菲氏滴管管径粗细,而只是以每ml相当15滴来计算输液滴数,会导致静脉输液量不能按时输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对脂肪乳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均以40 gtt/ min的滴速静脉输注脂肪乳,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1.2 μm、3 μm、5 μm、15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观察4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和输液时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4组中采用1.2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滴速未达标,其余3组滴速均达标,同时采用5 μm和3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输液时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采用5 μm和3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输液泵是一种准确控制输液滴速的机器,它可以让药物匀速,药量准确、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还可以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护理工作量。常用于需要严格  相似文献   

20.
鲜于云艳  刘平  朱翠红 《护理研究》2009,23(35):3231-323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输液器对头孢类抗生素所致静脉炎的影响以及滴速达标情况.[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均以30 gtt/min的滴速静脉输注头孢类抗生素,A组采用5.0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B组采用3.0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C组采用1.2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D组采用15.0 μm孔径的普通输液器.观察4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4组输液滴速均达标,应用1.2 μm孔径和3.0 μm孔径的输液器输液时未发生静脉炎.[结论]采用3.0 μm和1.2 μm孔径的精密输液器均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