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2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实验结果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如抗心律失常、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等,抗心律失常效应是研究热点之一,现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丽娟 《天津药学》2012,24(2):65-69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血脂调节药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品种较多。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新一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多项研究显示,其效果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可以安全、高效地达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目标。瑞舒伐他汀通过多效性机制,在降胆固醇,尤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血管生成、抑制心脏肥厚和左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抗肿瘤、抗骨质疏松和快速免疫调节等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生存环境、提高心肌细胞电稳定性、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重要、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药物。现对其药效学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曾涛  江坤 《中国药师》2006,9(8):760-762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抑制血管增殖和调节免疫系统以及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发现许多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以往曾有许多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如硫酸镁治疗房扑、房颤、室上速、室速等,辅酶Q10用于房早、室早,ATP用于阵发性室上速,烟酰胺用于病窦、房室传导阻滞, 小檗碱用于房早、室早、室上速等。最新临床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现将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新进展及其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新一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同时,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并逆转斑块,抑制胆固醇酯在巨噬细胞的堆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是一种很重要、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他汀类药物。现对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作用外,已被证实具有多重效应。本文对近10年他汀类药物在心律失常领域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其主要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但现有证据包括ASCOT、PRINCE、CARE及REVERSAL等研究均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效应,尤其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因而,抗炎效应也是其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凝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  王文 《河北医药》2001,23(11):862-864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是 8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的调脂药物。与其它调脂药物相比 ,他汀类药物对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降低作用显著 ,而且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少 ,耐受性良好。他汀类药物已经被美国脂质教育项目 (NCEP)推荐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线药物。他汀药物基本药理机制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该酶活性的抑制会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 ,从而反馈性的增加肝细胞表面LDL C受体的表达 ,以增加肝细胞对血LDL C的摄取和清除 ,维持肝细胞内胆固醇的供…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statins)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基本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存在着非胆固醇依赖的多效性,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血管新生,抗炎,抗氧化以及减轻血管和心肌重构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3-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起到降脂作用。主要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多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作用除降脂以外还有多种作用,包括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复受损内皮、抗炎、抗氧化、促新生血管生成、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抑制心肌肥厚,抗心律失常[1]等。本文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statins)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基本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存在着非胆固醇依赖的多效性,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血管新生,抗炎,抗氧化以及减轻血管和心肌重构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黄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433-434
随着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他汀类药产生的获益大于降脂作用本身,提示他汀类药有着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近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具有减少心房颤动发生,改善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减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目前临床对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两方面。本文就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作用特点及用药须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茂本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127-1127
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 CoA还原酶 )的抑制剂 ,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及其它一些作用 ,尤其是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显著 ,而不良反应少见 ,并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他汀类药物作用特点、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 ,提出了一些合理用药建议。1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的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该类药物能抑制肝脏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 CoA还原酶 ) ,造成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减少 ,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的表达 ,因而使细胞LDL受体数目增…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但不能完全用其降脂作用解释.本文对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讨论.他汀类药物减少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通过其抗炎、调节免疫、抑制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的非降脂作用,在多个环节上干扰或阻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对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认识,有助于这类药物更广泛、更准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凶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药理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他汀类药物(Statins),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是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甲羟戊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并影响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他汀类药物有降脂和非降脂两种效应,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恶化、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和心血管病死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类药物大多在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少数可直接经肾脏排泄.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随着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一、二级预防中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系统地了解本类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常见毒副作用,为此本文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还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其他多效性,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调脂药ezetimibe--胆固醇吸收的选择性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树脂类、贝特类等药物因为不良反应大,降低胆固醇效果差而不易被病人接受。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效果好,但某些病人单用他汀类药物不能有效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因此本文介绍了新近在美国上市的ezetimibe,一种新型胆固醇吸收的选择性抑制剂,在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都能稳定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 (atorvastatin, Ato) 属于他汀类调血脂类药物.许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AD的患病风险[1],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另有很多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有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3].他汀类药物防治AD的机制除了与降低血清胆固醇有关外,可能还涉及其他许多机制:如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减少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从而改变淀粉样蛋白前体代谢途径,使β-淀粉样蛋白生成减少[4];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来抑制载脂蛋白E分泌,进而阻止老年斑块的形成[5];此外,他汀类药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Rho/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有关[6-7],如能明确该部分机制则至少可部分解释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以外的更广泛的药理活性.他汀类药物除抑制甲羟戊酸 (mevalonic acid, MVA) 合成,从而阻断角鲨烯生成胆固醇的体内过程外,还可抑制类异戊二烯如焦磷酸法尼基 (FPP) 和焦磷酸栊牛儿基栊牛儿基酯 (GGPP) 的生成.本实验拟从阿托伐他汀是否通过影响Rho-GTP蛋白的活性间接促进神经元树突发育的作用,为抗脑衰老及临床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而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了降脂作用以外,他汀类药物还有很多降脂外的作用,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肾脏保护等方面介绍其降脂以外的作用,为临床上对他汀类药物的全面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